- 年份
- 2024(9907)
- 2023(14340)
- 2022(12058)
- 2021(11161)
- 2020(9339)
- 2019(21026)
- 2018(20517)
- 2017(39844)
- 2016(21425)
- 2015(23923)
- 2014(23712)
- 2013(23422)
- 2012(21619)
- 2011(19375)
- 2010(19669)
- 2009(18800)
- 2008(18116)
- 2007(16642)
- 2006(14369)
- 2005(13016)
- 学科
- 济(88642)
- 经济(88559)
- 业(65332)
- 管理(54167)
- 农(50806)
- 企(43914)
- 企业(43914)
- 方法(37819)
- 农业(33773)
- 数学(32842)
- 数学方法(32522)
- 中国(28272)
- 融(27475)
- 金融(27472)
- 银(26129)
- 银行(26104)
- 行(25212)
- 业经(25180)
- 财(23707)
- 制(20831)
- 地方(20185)
- 贸(17167)
- 贸易(17156)
- 学(16872)
- 易(16708)
- 务(14839)
- 财务(14804)
- 财务管理(14768)
- 企业财务(14070)
- 理论(14005)
- 机构
- 学院(304695)
- 大学(297239)
- 济(125463)
- 经济(122794)
- 管理(113259)
- 研究(100287)
- 理学(97679)
- 理学院(96657)
- 管理学(94928)
- 管理学院(94391)
- 中国(82984)
- 农(69907)
- 科学(61273)
- 京(60563)
- 财(57760)
- 农业(53970)
- 所(51185)
- 业大(50195)
- 中心(49828)
- 研究所(46310)
- 江(46216)
- 财经(45915)
- 经(41630)
- 范(39521)
- 师范(39120)
- 经济学(38541)
- 州(37767)
- 北京(37266)
- 经济学院(35033)
- 院(34524)
- 基金
- 项目(199912)
- 科学(156524)
- 研究(148415)
- 基金(143639)
- 家(124376)
- 国家(123196)
- 科学基金(105049)
- 社会(94741)
- 社会科(89468)
- 社会科学(89442)
- 省(80694)
- 基金项目(75986)
- 教育(67107)
- 划(65952)
- 自然(65815)
- 自然科(64294)
- 自然科学(64275)
- 自然科学基金(63154)
- 编号(62531)
- 资助(57869)
- 成果(50113)
- 重点(44864)
- 发(44744)
- 部(44036)
- 课题(42134)
- 创(41995)
- 性(39421)
- 创新(39161)
- 国家社会(38828)
- 农(38409)
- 期刊
- 济(143604)
- 经济(143604)
- 研究(85801)
- 农(72465)
- 中国(60146)
- 学报(49114)
- 农业(48540)
- 科学(44538)
- 财(44342)
- 融(43525)
- 金融(43525)
- 大学(37643)
- 管理(36034)
- 学学(36000)
- 业经(30177)
- 教育(29624)
- 技术(24162)
- 业(23676)
- 财经(22370)
- 经济研究(21846)
- 问题(19673)
- 经(19172)
- 版(17731)
- 农村(15911)
- 村(15911)
- 农业经济(15159)
- 商业(15093)
- 世界(14717)
- 技术经济(14468)
- 理论(14098)
共检索到45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梅亮
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对农户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对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应注重对农户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进行解读。在市场冲击下,农户基于对人情面子等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会寻求面子成本替换以节约交易费用,这有利于"关系型信用"向"契约型信用"转变,进而促进农村消费性金融发展。因此在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的安排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习俗的特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真实的市场需求,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政策。
关键词:
传统文化习俗 市场冲击 消费性金融需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毅峰
文化空间营造是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一种教育传统和文化定势,教育习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在古村落,正通过集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这一综合性文化空间营造过程,实现教育习俗的集成化展示、体验式感知和多元化传播,从而发挥教育习俗其特有的教育价值,并逐步实现对现代教育的观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建华
任何养老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养老,任何养老都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特色。我国农村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农村的养老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念有利于维持传统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却妨碍着现代养老方式———养老社会化的推进。在新时期,必须以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创农村养老的新局面。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敏 王冠宇
农业产业低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特点是农村金融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基于二者理性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为了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整体思路是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的预期收益。因此,从需求视角下提出的金融供给的对策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需求 金融供给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红
价格杠杆可以撬动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自价格弹性绝对值在各项数据中位居第三,文化消费对于江苏农村居民而言属于发展型与享受型;居民文化消费受自身价格影响最大;食品价格对文化消费影响明显。必须提高江苏农村居民中低收入户的收入、降低农村文化产品价格、提高公共文化供给、稳定农村食品价格、减轻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的挤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敏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手段,实证研究了农村数字金融应用对消费的扩容效应,并探讨了其中的异质性。总体来看,数字金融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规模,从而创造显著的消费扩容效应。同时,农村数字金融的消费扩容效应也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表现在居民家庭之间因不同维度差异而带来消费刺激效应的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较高收入群体、较高消费水平群体的消费刺激效应更为明显,对务工农民、有个体经营农民也更具有消费刺激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亚男 刘钟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钮明
农村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手段,对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的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消除农村金融抑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从博弈论的角度,着重分析了由需求不足造成的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并在此次基础上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博弈 需求型 金融抑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志毅 邹唯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开发 ,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从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角出发 ,指出了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探讨了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家寿
我国农村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保护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科学、有效的新农村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机制,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
新农村 传统文化 生态保护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再新
在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品的保护与传承中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和思潮,农村传统文化产品的保护工作现状极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弱化。政府应从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构建多渠道保护模式、重视传承人培育、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农村传统文化产品 保护 政府主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农村土地及其利用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在目前人们的土地价值观仍然是较为单一的经济价值观而缺乏文化价值考虑的情况下,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已经或者正在对农村中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光伟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农村金融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农民金融问题和乡村金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农业金融问题。而农业生产从来都是面临低预期收益与高风险,这也是农业金融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在这个条件的约束下,农村金融需求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供给,其结果必然是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因此,本文认为,打破低水平金融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提高预期收益。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潜伟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内需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因此,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而难点也在农村。基于法律的研究视角,分析和探讨如何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农村消费 政策措施 法律视角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俊渠 秦红增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村落社区整体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就是要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整体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基于南宁市的案例分析发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机理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村落自治组织引导下的草根文化团体、政社互动下的公共文化事业、资本和市场引导下的文化产业。要实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需要进一步从村落社区规划、村落产业开发、村落组织建设、村落主体培育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