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1)
2023(5402)
2022(4779)
2021(4584)
2020(3866)
2019(8801)
2018(8703)
2017(16424)
2016(9101)
2015(10330)
2014(10195)
2013(9707)
2012(9405)
2011(8281)
2010(8399)
2009(7577)
2008(7541)
2007(6553)
2006(5735)
2005(4999)
作者
(25504)
(21199)
(20970)
(19699)
(13930)
(10319)
(9714)
(8188)
(8008)
(7650)
(7587)
(7355)
(7030)
(6599)
(6506)
(6375)
(6249)
(6184)
(6123)
(6105)
(5348)
(5289)
(5105)
(5096)
(4711)
(4703)
(4678)
(4671)
(4389)
(4228)
学科
(30613)
经济(30560)
(18947)
管理(18326)
(15146)
企业(15146)
(10971)
方法(10774)
地方(9142)
中国(9046)
(8713)
业经(8125)
数学(7810)
数学方法(7638)
农业(7529)
理论(6902)
(6239)
(6057)
(5743)
贸易(5739)
教育(5732)
(5718)
(5458)
(5458)
金融(5454)
(4866)
银行(4847)
环境(4830)
(4639)
技术(4194)
机构
大学(124274)
学院(121798)
研究(45646)
(42516)
管理(41795)
经济(41398)
理学(35580)
理学院(34936)
管理学(34162)
管理学院(33912)
中国(33362)
科学(29905)
(28012)
(23582)
(22963)
研究所(21662)
(21499)
师范(21308)
中心(20724)
(20203)
(19689)
业大(18730)
农业(18160)
师范大学(17554)
北京(17379)
(16550)
财经(15936)
(15820)
(14414)
科学院(13334)
基金
项目(83240)
科学(64489)
研究(62144)
基金(58625)
(52539)
国家(51622)
科学基金(42460)
社会(37813)
社会科(35418)
社会科学(35404)
(32754)
基金项目(31478)
(28420)
教育(28401)
自然(27243)
自然科(26525)
自然科学(26513)
自然科学基金(26026)
编号(25997)
成果(23055)
资助(22835)
重点(19085)
(18489)
课题(18342)
(18095)
(17106)
创新(15819)
(15681)
科研(15670)
大学(15515)
期刊
(52242)
经济(52242)
研究(36749)
中国(26895)
学报(22287)
(22021)
科学(20434)
教育(19046)
大学(16601)
(15301)
农业(15278)
学学(15126)
管理(14788)
(10087)
金融(10087)
图书(9226)
(9083)
技术(8829)
业经(7876)
(7771)
财经(7313)
资源(7285)
书馆(6983)
图书馆(6983)
问题(6979)
经济研究(6708)
世界(6689)
(6622)
(6427)
论坛(6427)
共检索到188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璐嘉  
文化世家是中国历史上难能可贵的人文地标。常熟翁氏家族以耕读起家,以文学见长,受常熟深厚历史文化的滋润和熏陶而兴盛,成为人才辈出、科第联翩的文化世家。翁氏家族作为中国历史上众多传统文化世家的一个缩影,反映出藏书、读书、用书与修身、为善、立业相统一的关系,体现了书香孕育对于“润身”与“淑世”的重要意义与积极作用。文章通过探讨翁氏文化世家形成发展的文化因素,解析翁氏家族书香传承、绵延不衰的人文缘由,展现传统文化世家对于书香的尊崇与挚爱,并立足于当前新时代发展背景,为当代书香家庭、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乃至书香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忠良  
本文通过对常熟翁心存、翁同龢家族耕读家风和"诗书传家"理念的梳理和阐发,指出了"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的价值观,对于家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晓峰  
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今江苏南通)范氏即是其中一例。该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绵延13代,先后诞生文学家20余人,撰著、辑录超过200部著述。与科举蝉联、世代簪缨的"科宦-文学世家"相比,其以布衣为主体的世家形态显示了古代家族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文章通过家族史与文学史的双重梳理,重点研究与一般关注相结合,呈现家世谱系和家族文脉,归纳出文学家族文献生成中坚持文学传世、具备中坚人物、重视文献积累的普遍规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文彤  
借助香港元朗天后诞实例分析发现,民众在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当中发挥着基础性核心角色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持与恢复重现其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发政府、企业等主体参与这一进程,从而推动城市传统文化的强化与发展,避免衰落或消亡的结局。这一"自下而上"的机制与政府、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机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无功利性,正是这一特性保证了前者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得诸多传统文化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得到延续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缺乏市场价值的城市传统文化而言更为关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经纬  
山阴祁氏家族书香传家、忠敏义烈、孝友睦谊之家风和在藏书、戏曲、诗文等方面的家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明的学术特色,尤其作为中国著名藏书家,称为浙东三祁的祁承?、祁彪佳、祁理孙子孙三代,更彰显了以藏书为特色的家风家学。他们对于图书采访、分类、编目等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于今仍熠熠生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春焕  丁玲辉  
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优秀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教育传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对于西藏学校来说,教育者应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承内容,拓展传承的途径,通过课堂、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和文化作品等方式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向瑞  张俊豪  
本文结合湘西古丈县龙鼻嘴村、毛坪村两个苗寨田野调查结果,试图探讨湘西苗族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传承中的几个特性,包括传承程度的不平衡性、传承范围的隔代性、传承内容的选择性以及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泓涓  周芷涵  
家族传承,在当下中国是个热门的话题。传承,顾名思义,传递和承接。一个家族为什么要传承,不传承会怎么样?如果要传承,应该传递什么,后代怎样去承接?本文一起梳理一下这些问题。发掘价值探索传承密码好的传承可以富过三代。在中国近代,最常见的家族兴衰过程是这样的:第一代白手创业,第二代维持守业,第三代家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坤  刘新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连娟  刘甲良  宿春娣  
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与中国皇位传承有诸多相似之处,探寻皇位传承规律,从中获得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经验启示,从历史视角思考接班人选择中的"家族继承"、"立贤还是立长"、"选才还是选德"、"立储困局"、"接班过程中的兄弟纷争"和"继承中的颠覆"等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宏  徐金发  
浙江的民营经济与家族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对浙江省非上市家族企业和深交所中小板浙江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浙江家族企业普遍处于高度家族控制下,家族控制则进一步造就了企业在形态、规模和绩效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家族企业当前的关注重点和优势在于资产方面,但企业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强化。浙江家族企业正朝着控制权开放和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这个过程将比较漫长而艰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婧  
宁波镇海桕墅方氏家族,是上海著名的钱业世家。作为上海金融史、宁波商帮史的经典个案,常被这些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引用。然而,受《上海钱庄史料》和《宁波帮企业家的崛起》的误导,既有研究在方氏家族发迹第一人、第一家钱庄的创始人等关键问题上认识有误,也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对家族早期历史和家族钱庄等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基于族谱、档案和近代报刊等资料,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方氏家族的发展历史。首先,从"修剪家族树"的视角,梳理了方氏家族发展的脉络。方氏家族分别在1870年和1911年左右发生过
关键词: 家族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墨沈微  池玉莲  张富豪  
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具体财务行为一直是一个"黑箱"。本文对HX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的上一代在即将卸任时会通过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财务手段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这一看似"损己"行为实则有着"利他"目的,即为下一代接班提供可转回的"秘密储备",使其在继任之后再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而使公司业绩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助其顺利接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盈余管理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帮助下一代树立权威,但这毕竟是以损害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代价的,所以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墨沈微  池玉莲  张富豪  
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具体财务行为一直是一个"黑箱"。本文对HX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的上一代在即将卸任时会通过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财务手段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这一看似"损己"行为实则有着"利他"目的,即为下一代接班提供可转回的"秘密储备",使其在继任之后再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而使公司业绩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助其顺利接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盈余管理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帮助下一代树立权威,但这毕竟是以损害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代价的,所以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颜节礼  朱晋伟  
诚信和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持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超越了资金、技术等硬实力范畴,更表现为企业文化软实力范畴的竞争。文章通过研究荣氏家族企业以诚信理念和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及其特点、影响因素,希望对现代企业,尤其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有所启示。文章强调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地发展,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不可缺少。同时,积极的企业文化必须符合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和现代市场经济商业文明的基本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