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5)
- 2023(4710)
- 2022(3803)
- 2021(3449)
- 2020(2959)
- 2019(6384)
- 2018(5988)
- 2017(11608)
- 2016(6038)
- 2015(6845)
- 2014(6889)
- 2013(6667)
- 2012(6203)
- 2011(5428)
- 2010(5868)
- 2009(6056)
- 2008(5086)
- 2007(4688)
- 2006(4313)
- 2005(4277)
- 学科
- 融(24623)
- 金融(24622)
- 银(22152)
- 银行(22151)
- 行(21612)
- 济(20863)
- 经济(20831)
- 业(17912)
- 管理(16410)
- 企(16216)
- 企业(16216)
- 中国(16111)
- 中国金融(10884)
- 制(9701)
- 财(8836)
- 地方(8038)
- 业经(7458)
- 方法(7210)
- 农(6943)
- 务(6378)
- 财务(6360)
- 财务管理(6350)
- 理论(6165)
- 企业财务(6135)
- 体(5618)
- 事业(5300)
- 数学(5187)
- 数学方法(5103)
- 农业(5095)
- 产业(4973)
- 机构
- 学院(78799)
- 大学(77963)
- 济(32342)
- 经济(31413)
- 中国(28018)
- 管理(27385)
- 研究(24950)
- 理学(22127)
- 理学院(21902)
- 管理学(21532)
- 管理学院(21380)
- 财(19091)
- 银(17119)
- 银行(16575)
- 京(16087)
- 行(15605)
- 中心(15215)
- 融(14339)
- 财经(14283)
- 金融(14059)
- 江(13924)
- 人民(13319)
- 经(12753)
- 州(12241)
- 科学(12203)
- 国人(11834)
- 中国人(11772)
- 中国人民(11656)
- 所(11403)
- 范(10889)
- 基金
- 项目(45700)
- 研究(37466)
- 科学(35784)
- 基金(32143)
- 家(26035)
- 国家(25703)
- 社会(24515)
- 社会科(23352)
- 社会科学(23349)
- 科学基金(22534)
- 省(18756)
- 教育(17132)
- 基金项目(16297)
- 编号(16097)
- 划(14839)
- 成果(14754)
- 资助(13335)
- 自然(12075)
- 自然科(11821)
- 自然科学(11820)
- 自然科学基金(11609)
- 课题(11451)
- 性(10712)
- 发(10569)
- 项目编号(10493)
- 融(10379)
- 重点(10374)
- 年(10257)
- 创(10240)
- 国家社会(9872)
共检索到141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磊 陈培瑞
本文分析、归纳了新生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表现及由此生成的向好变化与异化现象,提出了古今融合、推陈出新的思路与举措。
关键词:
新生文化 传统文化 创生与异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莲纯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地不断兴起,创造了文化和商业价值。东北的二人转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及自身特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为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作出了表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产业化 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烨丽
从时代呼唤和现实要求两方面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势在必行。目标培养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包含性、方式方法的通用性、途径的结合性,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提供了可能。价值引领性、文化渗透性、理实一体性、育人实效性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的应有特性。基于此,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应构建联动育人体制机制、营造特色文化育人氛围和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德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阳登科
当前,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不乐观,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注重功利、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高校传统文化存在教育缺失现象。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怎样保持本民族在"西方普世价值渗透"中不迷失方向,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保持本民族特色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高校探索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在德育的教学中的多种路径,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校 德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王传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二者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力求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康佳琼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注重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关键词:
高等人才培养 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 相融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龙
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道、佛、法等诸多文化流派为内容的丰富而瑰丽的文化生命体。中国管理现代化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先贤的智慧和思想,借鉴当代西方先进的管理科学,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推动中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中国现代化管理与西方现代管理"和而不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淑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民族院校的这一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民族院校应加强对当代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寄宛 王红
作者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认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娟 孟宪辉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作为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水之源、木之本作用。文章针对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种类和现状,提出了系列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对目前我们建设幸福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承德地区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娟 孟宪辉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作为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水之源、木之本作用。文章针对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种类和现状,提出了系列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对目前我们建设幸福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承德地区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保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小军 王乐生 张瑾
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基础地位,并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研究生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火萍 黄河 王列盈
高等学校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是在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引之下,在前人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把大学四年学习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教育过程,教育者按照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设置相应的情景模拟,引导大学生在各种情景中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实践和感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一种教学形式。根据当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在阐述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基础上,构建"明确目标—转换角色—过程管控—体验设计—评价反思"的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大学生群体和教学载体,有针对性地运用沟通体验法、情境体验法和环境体验法。同时,应注意强化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理念,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