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2)
2023(9125)
2022(7551)
2021(6666)
2020(5248)
2019(11520)
2018(11252)
2017(21342)
2016(11205)
2015(12493)
2014(12727)
2013(12730)
2012(12444)
2011(11681)
2010(12001)
2009(11121)
2008(10813)
2007(9740)
2006(9067)
2005(8757)
作者
(34326)
(28547)
(28450)
(26921)
(18410)
(13539)
(12984)
(11012)
(10967)
(10254)
(10027)
(9489)
(9363)
(9355)
(8935)
(8772)
(8473)
(8217)
(8111)
(7903)
(7510)
(7070)
(6906)
(6747)
(6497)
(6468)
(6278)
(6141)
(5849)
(5642)
学科
(75554)
经济(75504)
管理(26654)
地方(26031)
(23885)
中国(21530)
方法(19058)
(17404)
企业(17404)
地方经济(16261)
业经(16117)
(16020)
数学(15476)
数学方法(15388)
(13153)
(11799)
农业(11541)
(11217)
金融(11215)
环境(11010)
(10229)
银行(10220)
(10106)
(9784)
(9686)
产业(9517)
(9317)
贸易(9307)
(8794)
发展(8567)
机构
学院(172254)
大学(169399)
(81788)
经济(80151)
研究(69583)
管理(58844)
中国(52491)
理学(48646)
理学院(47923)
管理学(47231)
管理学院(46880)
科学(40237)
(37544)
(35908)
(34450)
研究所(32120)
中心(30052)
(27927)
财经(26417)
(26367)
经济学(26318)
师范(26160)
(25919)
(24852)
北京(24701)
(23719)
经济学院(23214)
(22653)
科学院(21672)
师范大学(21044)
基金
项目(104939)
科学(82973)
研究(80688)
基金(73653)
(63379)
国家(62792)
社会(53397)
科学基金(52971)
社会科(50659)
社会科学(50650)
(42372)
基金项目(38108)
教育(35231)
(34983)
编号(32516)
(30933)
自然(29990)
资助(29324)
自然科(29197)
自然科学(29192)
自然科学基金(28630)
成果(27194)
发展(25784)
(25356)
重点(24630)
课题(24167)
(22385)
国家社会(22257)
(21523)
创新(20183)
期刊
(108571)
经济(108571)
研究(61095)
中国(41022)
(25562)
管理(24845)
(24227)
科学(23393)
学报(23143)
教育(21453)
(19607)
金融(19607)
经济研究(18118)
大学(17854)
农业(17635)
业经(16864)
学学(16677)
技术(16280)
财经(14089)
问题(13666)
(12446)
技术经济(10285)
(10159)
世界(10120)
国际(9341)
商业(9264)
(9114)
资源(9087)
经济问题(8945)
(8593)
共检索到289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雅琳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认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阶层即观念人力资本,而观念人力资本阶层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指出传统文化作为观念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的来源之一,内生化并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在传统文化积淀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构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锦云  范敏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能,服务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通过要素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内涵,从文化素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用高科技武装自身,而且要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来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锦云  范敏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能,服务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通过要素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内涵,从文化素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用高科技武装自身,而且要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来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质量,还要与创新精神和现代文化接轨来提升区域发展的现代性和先进性。同时,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约束资本缺陷等功能,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以产业文化为特征的竞争优势,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昭华  郑忠良  
本文深入分析了区域优性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区域优性文化的资源优化整合效应,并以硅谷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阐明了区域优性文化对区域企业成长的作用力。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有利于区域企业“快生”、“长大”、“做强”的优性文化环境,关键在于实现五个方面的文化观念转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丹  
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高物质基础,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提供素质支持,这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同时相互约束。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翔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文章认为,传统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能改善地域文化环境,对区域在特定产业竞争优势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降低区域经济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并可能阻碍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因此,地方政府应为集群的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技术和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允生  
工商业传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行业性与因袭性特征。工商业传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相关,它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而且对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其路径选择起着诱致、维系与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相郁  武鹏  
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本文主要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新西兰政府部门所设计的文化指标,设计了中国各区域的文化资本存量水平的估计指标,其中共包括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均值化方法,本文计算得出了2005年中国各省级区域的文化资本存量水平的横截面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各区域的文化资本的区域分布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不平衡性,其特点可概括为:低水平的普遍性,低水平的严重性,高水平的有限性。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的回归分析表明文化资本对区域产出具有的8.54%的贡献率,这同时也验证了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面影响的观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惠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两者的和谐共生需要中介变量——文化的介入与调节。文章基于文化学视角,厘清文化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发展历程,探寻价值引导与特色理念在两者联动中的文化缺位,明晰文化功能、作用、性格与张力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效用,从新的视角与维度重构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招生就业机制的文化路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渠爱雪,孟召宜  
区域文化观念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并以其为载体和中介,在微观层次,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产权安排、产业选择等;在宏观层次,影响区域经济活性、区域创新和区域综合力等。而二个层次的对接、互动与耦合,使得区域经济模式打上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同时,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二者的互动发展与一体演进又构成了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浩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晓  陆书磊  
在时空环境下,经济现代化的地域模式与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性、一致性和耦合性。在区域综合力各分力中,自然力是基础、经济力是核心、文化力是动力源。本文从文化观念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视角,以定量分析方法来探讨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寻求区域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苏平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综合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进变化等不同侧面。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是由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决定的 ,另一方面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文化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 ,关键在于其效率。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强调其差异性与协调性是提高配置效率的重点。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张碧晖  
区域经济是以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地域单元。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的形成,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区域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全局发展的关系,注重整体关系、效益、多样性、协调几个重要原则。各区域经济发展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主要发展战略有梯度方法、跳跃式方法和成长点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勇  闫晓从  
河北区域拥有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燕赵大地上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流传至今,受到了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缺乏时代性的创新,使本来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加速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失去了活力。因此,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化管理,进行时代性的创新和开发,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品牌效应和区域特色,以此来促进河北区域的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