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5)
2023(3250)
2022(2788)
2021(2838)
2020(2501)
2019(5691)
2018(6114)
2017(10288)
2016(6369)
2015(7315)
2014(7593)
2013(6840)
2012(6230)
2011(5657)
2010(6064)
2009(5879)
2008(5947)
2007(5255)
2006(5041)
2005(4917)
作者
(15355)
(12659)
(12633)
(12425)
(8225)
(6064)
(6061)
(4983)
(4877)
(4743)
(4424)
(4398)
(4310)
(4272)
(4031)
(3856)
(3807)
(3780)
(3693)
(3682)
(3602)
(3110)
(3093)
(3080)
(3066)
(2997)
(2947)
(2859)
(2645)
(2559)
学科
(17132)
经济(17090)
管理(13325)
(10214)
(10170)
企业(10170)
教育(9236)
(8972)
中国(8913)
(6501)
理论(6495)
业经(5829)
(5607)
体制(5549)
(5544)
教学(5486)
(4932)
银行(4931)
地方(4894)
(4794)
方法(4528)
(4300)
(4179)
金融(4178)
税收(4152)
(4107)
制度(4001)
(4001)
(3943)
(3822)
机构
大学(80200)
学院(74071)
研究(29234)
(25533)
经济(24649)
管理(23427)
中国(22134)
(18405)
理学(18276)
理学院(17937)
管理学(17424)
管理学院(17223)
(16607)
科学(15786)
(15376)
师范(15292)
(15274)
(14337)
教育(14082)
中心(13297)
北京(12514)
研究所(12375)
师范大学(12261)
(11854)
财经(11112)
(10626)
(10412)
(10276)
(9906)
技术(8518)
基金
项目(39803)
研究(35109)
科学(30692)
基金(25364)
(20648)
社会(20479)
国家(20333)
教育(19299)
社会科(19089)
社会科学(19083)
科学基金(16915)
成果(16878)
(16542)
编号(16248)
(14099)
课题(13089)
基金项目(12292)
(11686)
大学(10618)
资助(10605)
项目编号(9992)
(9915)
规划(9598)
重点(9372)
(9159)
研究成果(8975)
自然(8837)
(8648)
(8630)
自然科(8611)
期刊
(38578)
经济(38578)
研究(35133)
教育(28918)
中国(27506)
(13921)
管理(11128)
学报(10804)
(10770)
金融(10770)
(10319)
大学(10100)
科学(8861)
图书(8539)
学学(7253)
书馆(7020)
图书馆(7020)
技术(6689)
财经(6303)
职业(6147)
农业(6127)
高等(6011)
业经(5643)
(5586)
经济研究(5166)
高等教育(5118)
(4869)
论坛(4869)
问题(4768)
(4536)
共检索到147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影响两岸大学招考改革的传统文化因素,主要有重视教育、读书至上;依托人情、好走关系;诚信缺失、防范作弊等几个方面。两岸大学招考改革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制约,才不致引发更大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礼业  李政  
职教高考制度的提出,源自于现行单轨制高考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作为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招考关系,其理应得到深入讨论与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梳理我国高职院校招考关系的演进脉络,发现职业教育招考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协调职业院校和政府之间,围绕自主发展权和职业教育治理的国家事权所形成的关系,本质是对教育资源分配权的博弈。近年来中央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催生了招考分离的土壤。从招考一体到招考分离,有利于提升考试工作的专业性与效率性、促进跨专业创新人才与特色人才的培养、维护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质量。然而,实施招考分离仍存在高职院校招生的“关系”之忧、高职院校的招生能力之忧、中职的教学工作之忧以及学生的备考成本与负担之忧等疑虑。未来职教高考的招考关系改革,应处理好中央、地方和学校在招考分离制度中的权责关系,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和项目认证制度,把提升学生对职业院校的选择自由度作为招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以确保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在正确而合理的方向上进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桂红  
我国研究生招考制度主要有原生制度和次生制度两种形式。改革开放后,为维护原生制度的合理性,政府不断调整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全国统考、推荐免试等次生制度。尽管如此,原生制度本身及次生制度所引发的问题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论争。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必须厘清原生制度是否必须继续坚持,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能否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政府应如何对待次生制度改革等问题。坚持以"考试"为核心的原生制度,尽可能在开放环境下积极稳妥地改革次生制度,我国研究生招考制度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桂红  张应强  
自1913年"申请推荐"免试确立以来,研究生招考方式已历经百年,为适应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甄选人才的功能,其一直处在改革之中,并在申请推荐免试、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全国统考与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三者之间迂回。在政府主导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的路径、内容、进程下,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从模仿走向了自我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桂红  张应强  
通过梳理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之流变,指出历次改革所呈现的特征。在总结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论争的基础上,提出扩大招生单位及导师招考自主权、加强新闻舆论和法律监督、健全淘汰机制可能是博士生招考方式未来改革之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张应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不容回避的一个具有现实性的理论问题。但是,我国高教理论界对此还缺乏应有的关注。最近,有学者在围绕传统文化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商榷中①②,把这一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程民选  
精研优秀传统文化 诚探经济发展方略──海峡两岸资深学者“中国经济之前途”学术研讨会综述刘灿,程民选由中国《经济学家》杂志社、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台湾"亚洲与世界社"共同发起的海峡两岸资深学者"中国经济之前途"学术研讨会,9月11~17日在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良  
招考制度的衔接主要包括招生规格、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它作为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接口",其合理性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从规范入学标准、创新招考模式、改革考试内容、实行双向选择等四方面入手改革招考制度,并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实施监督评估等措施保障改革的实施,将有利于切实打通中高职前后衔接、向上延伸的发展路径,提高中高职衔接的系统性、相容性和递进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雕  
英国普通教育证书(GCE)自1951年推行以来,历经数次改革特别是2011年的全面调整后,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内容、考试和报告标准。本文梳理了GCE证书的演变历程,分析研究了GCE证书的具体内容、考试要求、评价方式和基本特征,以期为我国当前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特别是为如何实现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招考相对分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阳武  蒋小明  潘科  梁伟业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着计划管理方式滞后、招生周期过长、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复试环节不够重视、第二志愿劳而无功、网上调剂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短期的改革办法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简化考试程序且缩短招生周期、调整考试科目设置、强化复试环节的作用、取消第二志愿、完善网上调剂系统等;长远的改革办法是实行招考分离的国家主导型模式,完全尊重导师和招生单位的自主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桂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历经了"免试"与招生单位自行考试或全国统一考试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考试入学"前提下,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选择了"倾斜式试点模式"和"增量式改革模式"等渐进变迁路径。尽管存有不足,但文化传统、时代主题及路径依赖决定了渐进变迁仍是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的未来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伟  邓岳敏  
残疾人单独招考制度在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功能。随着特殊教育快速发展,残疾考生数量和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快速增长,招考成本高、高校之间竞争加剧、高中教学秩序受到干扰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优化考试科目、统一考试大纲、逐渐建立以"联考为主、注册入学为辅"的多元化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是残疾人高考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上,来自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复旦等40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在大学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再造弥足珍贵的资源,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羿君  王晓晓  朱江容  陈宏  
为更好地了解两岸大学交流生在交流地的生活适应状况,本研究以在台陆生和在陆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两岸交流生的社会支持、两岸认知及生活适应的现状及其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交流生的社会支持认同度与生活适应皆为中上程度;(2)台生与陆生交流前后的两岸认知皆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背景之交流生其生活适应间呈显著性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思晗  孙梦琪  邓石帆  
相隔海峡的台湾与大陆文化发展从古至今一脉同源,但特殊的历史背景又使得台湾地区近代城镇发展与大陆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差异。台湾先后经历了农村生产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再生治理阶段,为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在这些政策实施的十几年过程中,台湾地区同样面临传统聚落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随着新农村再生治理机制的实行,以及2005年出台了《文资法》后,台湾对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评价、保护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基于文化视角对海峡两岸地区的传统聚落景观评价体系进行了比对研究,并对两者产生差异性的因素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作出了论述,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