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9)
2023(9052)
2022(7354)
2021(6745)
2020(5300)
2019(11769)
2018(11094)
2017(20138)
2016(11158)
2015(12910)
2014(12977)
2013(12002)
2012(10982)
2011(9928)
2010(10453)
2009(9413)
2008(8357)
2007(7610)
2006(6908)
2005(6307)
作者
(31835)
(26368)
(26250)
(25055)
(16812)
(12427)
(11864)
(10227)
(9917)
(9697)
(9236)
(9057)
(8576)
(8409)
(8391)
(8233)
(7942)
(7864)
(7729)
(7596)
(6939)
(6704)
(6534)
(6146)
(6033)
(6022)
(6006)
(5944)
(5523)
(5484)
学科
(37797)
经济(37766)
(31939)
管理(30202)
(26487)
企业(26487)
(25178)
金融(25176)
(22321)
银行(22292)
(21717)
中国(19704)
技术(14609)
方法(14004)
(12692)
数学(11879)
数学方法(11646)
理论(11435)
业经(11118)
中国金融(10979)
(10949)
地方(10555)
(10435)
农业(9448)
教学(8830)
教育(8374)
(8300)
(7474)
财务(7449)
财务管理(7438)
机构
学院(157391)
大学(147747)
(56985)
经济(55504)
研究(53026)
管理(51143)
中国(44289)
理学(43262)
理学院(42747)
管理学(41717)
管理学院(41463)
科学(32996)
(31571)
(27176)
(26882)
(26693)
技术(26036)
中心(25824)
(25586)
研究所(24873)
职业(22781)
业大(22611)
(22212)
师范(21939)
财经(21413)
(21370)
农业(20890)
北京(19894)
(19391)
(19264)
基金
项目(103288)
研究(81082)
科学(80301)
基金(69315)
(60437)
国家(59848)
科学基金(50274)
社会(47763)
(45621)
社会科(45232)
社会科学(45215)
教育(40938)
(37209)
基金项目(36305)
编号(35431)
自然(30581)
自然科(29905)
自然科学(29897)
自然科学基金(29323)
成果(28758)
资助(27843)
课题(27308)
重点(25071)
(24318)
(24004)
(23392)
创新(22304)
(21843)
(21060)
项目编号(20825)
期刊
(63015)
经济(63015)
研究(45514)
中国(39233)
教育(32632)
(28796)
金融(28796)
(25368)
学报(24844)
科学(22482)
技术(20786)
(20037)
管理(19492)
大学(19097)
学学(17960)
农业(16998)
职业(14540)
财经(10654)
(10286)
论坛(10286)
业经(9994)
经济研究(9665)
技术教育(9605)
职业技术(9605)
职业技术教育(9605)
(9219)
(8871)
科技(8713)
技术经济(8255)
(7721)
共检索到242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廷哲  黎勇  
根植于中国轴心期的我国传统技术伦理蕴含着"济世、利民"的技术目的观、"礼、器"结合的技术设计观、"兼爱、非攻"的技术使用观、"功致为上"的技术发展观以及"道技合一"的技术进取观等核心价值观,对技术主体、技术行为与实践具有根本的约束力和积极的教化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应将传统技术伦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传统技术伦理思想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构建以及技术训练过程的融合,使高职学生树立技术公平、技术正义等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崇高职业操守的现代技术公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邹宏秋  
在日常用法中,相对于"道德"范畴而言,"伦理"更多地用于物和事,更具有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伦理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反映共同需要的规范经社会认可后的具体化。西方社会学交换理论代表者乔治o霍曼斯认为,所有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菁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一些高水平大学陆续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计划、参与国家举办的各类创新实验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试图在不同层面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述举措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就现实而言,实际可参与到科研的机会仍仅限于少数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雅  刘洁  
会计作为国家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岗位,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也对组织的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知识结构将对会计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合格的会计人才并非仅仅是依法取得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熟练运用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等专业知识进行账务处理的人员,而是指具备健全的职业素养,在重大交易和事项的判断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合理开展会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镜  胡正明  张雁平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特征,从丰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涵、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开放性等角度阐述了融合特征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即理念贯穿课程、平台整合资源、师资牵引项目、实践融于体验、氛围形成文化,以此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和针对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晓丽   朱倩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有企业属性又有教育属性,能够打通产教融合育人“最后一公里”。以首批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目前虽形成了企业内生人才培养、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四种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但仍存在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待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育人体系待完善等问题。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进一步发挥企业大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优化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艺乐  
对物流专业专创融合的意义及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存在着理念与课程脱节、师资与项目脱钩、实践与体验脱离、平台与资源缺乏、引导与制度欠缺、形态与文化欠佳等现实问题。基于上述问题,从理念与课程融合,打造物流专业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师资与项目融合,构建物流专业专创融合实践项目体系;实践与体验融合,形成物流专业专创融合综合体验链;平台与资源融合,构建物流专业专创融合资源平台保障体系;引导与制度融合,建立物流专业专创融合制度保障体系;形态与文化融合,营造物流专业专创融合文化环境提出物流专业专创融合的实施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勋锋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是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在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精神"为出发点,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音乐技能人才,树立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能力。以实例说明,信息技术可衡量"标准",并发挥"标准"在音乐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继而发展学生思辨力以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科学建构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传播平台,是提升高职学生音乐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成林  柳小芳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发挥育人双主体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益。目前,产教融合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政策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育人的主体地位缺失、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尚待提升等困境,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制定策略,即完善组织管理与制度体系、探索"政-企-行-校"多元合作办学模式、联合企业共建"三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丽敏  
新时代呼唤新型旅游人才,我国出境游的增长对导游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分析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因素基础上,运用差异分析模型和学习模块模型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高职导游人才的路径,提出校企深度合作的举措。为旅游职业培养优秀导游人才提供了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金昌  
从技术型人才培养角度阐述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以培养较低层级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育人体系,建设适合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等路径,以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戴岭  程广文  刘冬冬  屈静如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展开,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下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层面、专业技术人才质量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优化、育人资源配置完善这4方面具有系统的内在契合性。虽然从理论层面来看,"1+X"证书制度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贯彻和落实中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校企融合育人资源配置不高、专业化人才培养实践指导能力弱、配套证书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缺失等。这就需要通过校企共建与产教融合,创新改革育人资源配置;通过企业实践指导与院校教育融合,构建"1+X"证书实践指导体系;通过校企联合改革与制度完善,健全"1+X"证书配套体系;通过多方参与机制与综合评价,完善"1+X"证书专业化人才评价体系等路径来消弭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嘉佩  
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产业需求与教育培养的深度融合挑战。文章在探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路径,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研究发现了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企业合作等方面的关键路径,以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燕  
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于国家、产业和院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不足、科研机构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衔接不畅的实然困囿。高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应凝聚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力,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科研链深度融合的良性格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利星  
当下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亟需推动人力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因此,从产教融合的视角,分析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为此,首先,要从专业定位出发,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其次,要继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最后,加强产教融合,促进校企之间的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