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4)
- 2023(12505)
- 2022(10338)
- 2021(9599)
- 2020(7784)
- 2019(17243)
- 2018(17265)
- 2017(32494)
- 2016(17340)
- 2015(19302)
- 2014(18586)
- 2013(18284)
- 2012(16628)
- 2011(14699)
- 2010(15098)
- 2009(14282)
- 2008(14242)
- 2007(13102)
- 2006(11708)
- 2005(10456)
- 学科
- 业(87351)
- 企(70095)
- 企业(70095)
- 济(69633)
- 经济(69544)
- 管理(62320)
- 农(46570)
- 农业(31203)
- 业经(29809)
- 方法(25487)
- 财(22351)
- 技术(20358)
- 中国(18377)
- 数学(17498)
- 数学方法(17337)
- 务(16964)
- 财务(16951)
- 财务管理(16938)
- 制(16505)
- 企业财务(15931)
- 策(14844)
- 理论(14755)
- 地方(14543)
- 和(13633)
- 技术管理(13411)
- 划(13347)
- 体(12942)
- 贸(11564)
- 贸易(11550)
- 易(11178)
- 机构
- 学院(245608)
- 大学(234611)
- 管理(100460)
- 济(100079)
- 经济(98068)
- 理学(85965)
- 理学院(85171)
- 管理学(84040)
- 管理学院(83594)
- 研究(76423)
- 中国(62920)
- 农(56627)
- 京(49203)
- 科学(46456)
- 财(44434)
- 农业(43580)
- 江(41288)
- 业大(41232)
- 所(37695)
- 中心(37331)
- 财经(34543)
- 研究所(33784)
- 州(32138)
- 经(31178)
- 北京(29716)
- 范(29622)
- 经济管理(29337)
- 师范(29313)
- 经济学(27814)
- 省(27690)
- 基金
- 项目(161310)
- 科学(128546)
- 研究(123011)
- 基金(115464)
- 家(99340)
- 国家(98234)
- 科学基金(86348)
- 社会(79128)
- 社会科(74539)
- 社会科学(74521)
- 省(68253)
- 基金项目(62354)
- 教育(54383)
- 自然(54286)
- 划(53867)
- 自然科(53055)
- 自然科学(53046)
- 自然科学基金(52174)
- 编号(51540)
- 资助(43692)
- 创(40165)
- 成果(39402)
- 业(38790)
- 发(36857)
- 创新(36461)
- 重点(35435)
- 部(34711)
- 课题(34502)
- 制(32604)
- 国家社会(32166)
- 期刊
- 济(124768)
- 经济(124768)
- 研究(68147)
- 农(59894)
- 中国(55607)
- 农业(41320)
- 管理(40593)
- 财(37274)
- 科学(34504)
- 学报(34202)
- 业经(28653)
- 大学(27255)
- 技术(26051)
- 学学(25834)
- 教育(25059)
- 融(24371)
- 金融(24371)
- 业(22080)
- 问题(16600)
- 财经(16500)
- 经济研究(16418)
- 技术经济(14907)
- 农村(14411)
- 村(14411)
- 经(14373)
- 农业经济(14073)
- 版(13309)
- 科技(13227)
- 现代(13106)
- 世界(12604)
共检索到376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丕东 欧国武 孙秋
基于循环农业的理论和视角并通过实地的案例调查,认为侗族传统的稻鱼鸭农耕系统符合现代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是侗族传统循环农业的本土实践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生计和文化价值。这一传统的农业实践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稻鱼鸭农耕系统 侗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琳杰 李峰 崔海洋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同时人们开始重新发现和思考传统农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有机农业的生产理念和技术规程天然耦合,蕴含着现代农业所倡导的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从稻鱼鸭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及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预防和治理作用。以期通过对稻鱼鸭共生模式的价值挖掘和动态保护,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同时也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晓洁 童亮 李久林
[目的]农业生产效率是衡量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准,其生产效率测度结果对研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皖北农耕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2017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生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自评和他评的角度对2017年皖北各县级单元的农业经济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结果的迥异进行效率、冗余及空间分异的分析。[结果]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整体效率较低,呈现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各种投入要素配置不尽合理,皆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冗余,整体上看塑料薄膜冗余最高、化肥施用的冗余最低;空间分异显著,南北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S”型趋势、东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扁平状“v”型空间分异特征。[结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导致了皖北农业生产效率整体较低,应完善生产要素配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皖北地区农业整体性协调发展,提升地区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永乐
文章指出,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项目之一,青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应坚持动态保护、整体保护和原地保护的原则,其保护内容包括稻田养鱼复合生态系统、农业耕作制度、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景观格局。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为世界农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世界农业遗产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极有可能为世界农业遗产保护事业和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玉冰 戴勇
农耕文化是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封闭性、保守性、悠闲性、平均主义、经验主义、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血缘与地缘意识浓厚等特征。这种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产生冲突,并给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负面影响,表现在:桎梏国企改革的深入;影响企业的快速成长;不利于规范化和科学管理;制约企业的创新活动,阻碍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利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及其他内部制度的贯彻;引发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彼此的不信任和矛盾;不关注外界变化导致企业应变能力低下等。
关键词:
农耕文化 管理实践 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翠萍 侯鹏 刘阳 余燕
基于河南省沈丘县一个普通农耕村的跟踪调研,对其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生背景及产权设置、经营管理、盈余分配等主要做法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合作社得以产生并稳定运营主要归因于农业生产主体的结构性弱化、家户农业经营的低效、农村能人的威权信任以及强化村级治理的现实需求。尽管合作社发展取得了经济以及社会方面的双重外部效应,但是,其在治理方式、制度规范、经营管理等方面仍然面临难题。提出,传统农耕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应本着自下而上的内生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应始终置于合作社基本框架下规范发展、不能简单放弃"政社合一"的治理模式、地方政府应该在发现人才和地方立法两个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远 程菲 张俊红 李国怀 张余洋 别之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衍涛 韩同吉 许盈 石维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促进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深入推进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形成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就业工作"山农模式"。
关键词:
就业工作 体制机制 创新实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华 刘某承 张丹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优秀模式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但逐渐被当代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替代。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的贡献,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地区,传统农业模式比现代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针对农民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对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综合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农户而言,稻田养鱼模式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净收入,但其投入也较高,因此不利于激励农户进行该模式的农业生产;对全...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常规农业 生态效益 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守云 付会洋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方式对典型小农农耕村落的农耕知识传播进行研究,追溯从建国后到市场化发展至今农耕知识传播的演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传播实践中,农耕知识传播作为一套权力话语体系和一种发展干预手段,将小农的传统农耕知识建构为落后、缺少生产效率及不科学的方式,将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农业的方式界定为现代化的科学农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民变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传统耕作方式被改造,地方性知识逐渐消解,社区农业生产关系被改造。亟需重构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农耕传播,并配套以相应的政策激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
关键词:
农耕知识 传播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守云 付会洋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方式对典型小农农耕村落的农耕知识传播进行研究,追溯从建国后到市场化发展至今农耕知识传播的演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传播实践中,农耕知识传播作为一套权力话语体系和一种发展干预手段,将小农的传统农耕知识建构为落后、缺少生产效率及不科学的方式,将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农业的方式界定为现代化的科学农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民变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传统耕作方式被改造,地方性知识逐渐消解,社区农业生产关系被改造。亟需重构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农耕传播,并配套以相应的政策激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耕知识传播的特点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农耕知识 传播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懋华
汪懋华院士简介:汪懋华,男,广东省兴宁市人,193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6月毕业于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系,1958年10月到前苏联莫斯科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学院从事电力拖动与自动化学习与研究工作,1962年6月获苏联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 闵庆文 吴殿廷 王旭海
文章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文章认为: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最后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和建议:通过典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展示一个世外山村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村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充分接触中感受生活,营造现代人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在人与自然和谐系统之下,梳理出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研修教育、山村风情体验、乡土娱乐、山水休闲和文艺部落休闲等5个主要部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雯 眭海霞
总结近年来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方面的实践,借鉴国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经验,明确在新常态下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重点,对加快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孝丽 周应恒
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其主要体现在节肥、节药、抑草、改善土壤和水体等方面上。本文根据对南方稻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和2001-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数据及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技术标准,实证分析了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节肥、节药的生态环境效应。调查分析显示,稻-鱼模式下农户化肥使用量比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的使用量要减少15.21%,农药使用量要减少40.17%;相关性分析表明南方稻区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的稻田面积占水稻生产总面积的百分比与化肥、农药使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 2和-0.979 9。可以看出,在稻-鱼的稻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