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1)
2023(10929)
2022(8577)
2021(7574)
2020(6370)
2019(13970)
2018(13664)
2017(26687)
2016(14168)
2015(15654)
2014(15248)
2013(15244)
2012(13733)
2011(12052)
2010(12252)
2009(11654)
2008(11877)
2007(10955)
2006(9726)
2005(8866)
作者
(38949)
(33201)
(32698)
(30626)
(20662)
(15733)
(14567)
(12699)
(12372)
(11698)
(11186)
(10824)
(10587)
(10133)
(10053)
(9767)
(9586)
(9400)
(9348)
(9301)
(8192)
(8011)
(7914)
(7629)
(7329)
(7326)
(7301)
(7129)
(6529)
(6516)
学科
(82865)
(67163)
经济(67077)
(66364)
企业(66364)
管理(54563)
(45221)
农业(30130)
方法(28806)
业经(28624)
(22442)
数学(21181)
数学方法(21076)
(16999)
财务(16995)
财务管理(16984)
中国(16437)
技术(16214)
企业财务(16090)
(14549)
(14142)
(12685)
(12262)
理论(11567)
(11516)
贸易(11511)
(11459)
(11188)
地方(10889)
企业经济(10826)
机构
学院(213161)
大学(201574)
(97520)
经济(96044)
管理(90517)
理学(78758)
理学院(78137)
管理学(77402)
管理学院(77018)
研究(61401)
中国(50919)
(48656)
(42833)
(39403)
农业(36814)
财经(34413)
业大(34139)
科学(33910)
(33358)
(31301)
中心(29674)
经济学(29197)
(29192)
经济管理(27970)
经济学院(26631)
研究所(26035)
商学(25630)
(25574)
商学院(25415)
财经大学(24826)
基金
项目(139368)
科学(113605)
研究(107162)
基金(103884)
(87772)
国家(86765)
科学基金(77796)
社会(74196)
社会科(70225)
社会科学(70206)
(57243)
基金项目(55665)
自然(46973)
教育(46512)
自然科(45994)
自然科学(45987)
自然科学基金(45274)
(44252)
编号(43830)
资助(39525)
(35458)
(32966)
成果(32504)
(31580)
(31474)
国家社会(31042)
重点(29954)
创新(29756)
(29741)
(29004)
期刊
(116310)
经济(116310)
研究(59082)
(53465)
中国(39724)
农业(36290)
(35095)
管理(34981)
科学(28388)
业经(27514)
学报(26576)
大学(22405)
学学(21831)
(20825)
金融(20825)
技术(19901)
(19050)
财经(17473)
经济研究(16500)
问题(15984)
教育(15293)
(15242)
技术经济(13889)
农村(13785)
(13785)
农业经济(13748)
世界(12682)
商业(11726)
现代(11357)
经济问题(11281)
共检索到312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从明   樊茜   刘自敏  
农业强国的核心在于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既需要关注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也需要关注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优秀的传统宗族文化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的分工和协作,提升农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历史上的族谱数据,实证研究了传统宗族文化对现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族谱密度越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进一步分解显示,传统宗族文化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方式,主要在于提升农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效率,而非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以地级市与朱熹书院的最短距离为宗族文化的工具变量进行的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表明,上述结论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启示是,传统宗族文化的凝聚力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文超   朱丽琴   梁平汉  
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商业纠纷会破坏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加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交易成本。现有研究大多从正式制度的视角探讨商业纠纷治理路径,忽视了宗族文化塑造的非正式制度在商业纠纷治理中的作用。本文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2005年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传统宗族文化化解商业纠纷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能够显著减少企业面临的商业纠纷,从而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机制检验表明,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可以降低企业履约环境的不确定性,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分享,从而帮助企业在纠纷中获得更好的司法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栾健  张哲晰  
研究目的:探讨村集体介入的农地组织化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为打破农地流转困境、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参考。研究方法:处理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与农户分散流转相比,村集体介入实现的农地组织化流转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且多种检验均表明研究结果稳健;(2)机制分析表明,农地组织化流转促进了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表现为地块规模的扩大和转入期限的延长,并分别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地权稳定效应实现农业提质增效;(3)进一步分析表明,农地组织化流转有效降低了化肥施用强度,能够实现农业增效与增绿的协同发展。研究结论:在继续坚持并创新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应稳妥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农地流转市场中的组织协调职能,实现农地高效流转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衔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威毅  李在永  
我国当前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 ,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嵘均  
现代农业生产组织的融资活动虽然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但无法须臾脱离其所处的基层社会结构并且受到诸多乡村社会机制,尤其是非正式规则的影响,因而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也即社会资本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融资过程中因其所蕴含的社会关系、道德与信任、社会规范等机制而作用巨大,它能够显著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进而防范道德风险,因此它成为隐藏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融资背后,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社会动因。鉴于社会资本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融资中的双重效应,政府需要引导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客观认识社会资本的价值,合理把握社会资本的嵌入方式,同时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运行机制和组织载体,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黎钟  郭之骁  
现代农业不仅是生产资源、技术和方式的现代化,而是供产销全过程的现代化运作,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片面的研究不能完全解释其先进性以及其实施路径的内在逻辑联系,片面的模仿也不能有效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本文从供应、生产、销售、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和可持续发展六个紧密相连的维度,系统、深入地剖析美日两国看似迥异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发现,它们只是在不同资源禀赋和人文背景下依据相同的理念和路径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释了其现代化的实质,如扩大单体规模、促使产业集聚、加速科技转化、推进行业交融、完善监管体系、实现产品分级、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持续发展等,借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万斌  常欣  程序  
农业生产力的计量方法直接决定着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进而决定生产者对生产方式的选择。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农业的功能与属性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其对自然资本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配力量。然而当前沿用的农业生产力计量方法却反映不出这些变化了的特征和需要,以致于严重削弱了现时农业生产力也使损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当生产方式被肯定、支持和鼓励。本文梳理了农业生产属性演变和生产力计量方法发展的脉络,提出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和方法体系来计量农业生产力的设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光和  王建洪  王定祥  
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是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农户行为的碳排放评价体系和模型,测定和预测了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变动水平与趋势。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碳排放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由于各因素变化率VAR检测值的分化,未来农业碳排放增长率表现为进一步升高的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芬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引擎。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业比较利益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还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滞后。因此,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服务部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付新  
通过对1985~2005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户性质变迁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决定农业组织演进的变化过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存在状态,产生了农户打破自给自足和"小农均衡"状态的经济剩余。农户作为配置和利用农业生产要素的经济组织,正从传统农户和商品农户向现代农户转变。促进我国农户向现代农业组织演进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玉同   宋洪远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何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一直是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传统水稻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产业园的转型实践活动拥有不同于一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思维,产业园以类似“领导者+服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深入洞察传统水稻生产方式痛点问题,依靠制度嵌入、技术嵌入、关系嵌入的方式为传统水稻生产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详细指导与服务保障,并基于“需求-响应-实现”逻辑形成引导农业劳作形式与农业生产主体数字化的转型机制,成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主体。因此,为推进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工作,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注重确立长期转型计划,对数字生产模式做出前瞻性认知并提供相应服务,为数字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乡野普及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一批成熟可推广的数字农业生产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豪玮   穆月英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有助于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本文基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市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通过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了农户层面的环境效率,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显著提高环境效率,且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马太效应”,即农业生产性服务对高环境效率农户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3)从作用机制看,农业生产性服务提高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是绿色生产技术采用数量和环境感知的提升。由此,本文建议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关注农户间的差异性特征,提高服务主体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而实现环境效率的全面提升,以期助推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加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程佳朦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宗族文化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所在村居的宗族文化越强,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水平越低。利用移民样本控制了宗族文化的环境因素后,传承因素仍然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且该影响在控制了村居固定效应后仍然显著。对于城市女性而言,宗族文化对劳动参与的影响显著减弱。对于处于生育和非生育阶段的女性,宗族文化对劳动参与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宗族文化增强了个人的传统性别观念与家庭观念,且不会影响劳动力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吉跃  
农业产业集群助推现代农业建设国内外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农业产业集群对现代农业建设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在当前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以此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