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7)
- 2023(17187)
- 2022(14584)
- 2021(13382)
- 2020(11236)
- 2019(25710)
- 2018(25074)
- 2017(47825)
- 2016(26198)
- 2015(28759)
- 2014(28816)
- 2013(28701)
- 2012(27279)
- 2011(25026)
- 2010(25461)
- 2009(23740)
- 2008(23271)
- 2007(21085)
- 2006(18737)
- 2005(17172)
- 学科
- 济(130387)
- 经济(130266)
- 业(70021)
- 管理(68758)
- 企(52618)
- 企业(52618)
- 方法(50196)
- 数学(44360)
- 数学方法(43837)
- 农(36680)
- 中国(34452)
- 地方(33719)
- 业经(27269)
- 学(27216)
- 财(26432)
- 农业(25589)
- 制(21520)
- 贸(21444)
- 贸易(21431)
- 易(20654)
- 地方经济(18660)
- 环境(18370)
- 融(18281)
- 金融(18277)
- 银(17990)
- 银行(17926)
- 行(17257)
- 技术(17003)
- 和(16847)
- 发(16113)
- 机构
- 学院(384506)
- 大学(383003)
- 济(166154)
- 经济(162887)
- 研究(142314)
- 管理(141429)
- 理学(121471)
- 理学院(119917)
- 管理学(117581)
- 管理学院(116874)
- 中国(105613)
- 科学(89772)
- 京(81859)
- 农(76284)
- 所(75432)
- 财(71952)
- 研究所(68685)
- 中心(63611)
- 业大(62118)
- 农业(59997)
- 江(59560)
- 财经(56672)
- 北京(51867)
- 经济学(51616)
- 范(51488)
- 经(51228)
- 师范(50851)
- 院(50382)
- 州(47328)
- 省(47022)
- 基金
- 项目(255491)
- 科学(199608)
- 基金(184013)
- 研究(179548)
- 家(163530)
- 国家(162145)
- 科学基金(136534)
- 社会(115329)
- 社会科(109268)
- 社会科学(109234)
- 省(102854)
- 基金项目(97341)
- 自然(88933)
- 自然科(86853)
- 自然科学(86826)
- 划(85877)
- 自然科学基金(85269)
- 教育(81199)
- 资助(75376)
- 编号(70651)
- 发(60796)
- 重点(58812)
- 成果(56801)
- 部(55269)
- 创(52728)
- 课题(50299)
- 创新(49426)
- 科研(48970)
- 计划(48808)
- 发展(47786)
- 期刊
- 济(192019)
- 经济(192019)
- 研究(114510)
- 中国(79300)
- 农(70797)
- 学报(68177)
- 科学(61486)
- 财(54139)
- 管理(51560)
- 大学(49966)
- 学学(47668)
- 农业(47663)
- 教育(36420)
- 融(36190)
- 金融(36190)
- 技术(32765)
- 经济研究(31365)
- 业经(31349)
- 财经(28453)
- 问题(25408)
- 业(25256)
- 经(24649)
- 技术经济(21087)
- 统计(20941)
- 版(19576)
- 贸(19409)
- 策(19148)
- 科技(18665)
- 资源(18559)
- 商业(18278)
共检索到58693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伟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它与经济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人口产业结构也就谈不上经济产业结构,反之,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人口在各产业中的分布。一个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状况如何将对其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影响。80年代初,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非农产业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当然,产业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在业人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利勇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决定经济发展前景。河南省作为我国内陆新兴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空间和环境决定产业呈"二三一"的结构特点。通过河南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分析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进而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策略。
关键词:
河南省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互动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廖岷
进入80年代,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到1985年为止,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年以下(这是划分贫困人口的标准线)的低收入人口仍有10200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2.2%,其中近4000万人年均纯收入不足150元,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4%。经过努力,到1987年,2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比1985年减少了3136万人,下降了30.1%。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玉强
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河南省金融发展与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对金融业的政策支持来加速河南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相互均衡和失衡的动态变动中实现调整、优化。通过剖析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信贷结构的现状及问题,找寻以信贷杠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探寻优化升级的途径,以期对河南省制定区域信贷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信贷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宁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将继续坚定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对寻找减排途径,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和碳排放的关联度最大。进一步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工业碳排放总量进行关联性分析,测算得工业内部中有一部分行业和碳排放之间的显著的关联性。最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同时注意减排和发展两个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 刘俊娟 杨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非
笔者通过运用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对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产值进行预测,认为河南第三产业结构自“十五”后趋于合理,房地产业、公交邮电通讯业、批零商业等日趋重要,相应的对策是应在保持这些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些新行业,促进河南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服荣 张海鸥
河南省贫困县自然条件差、人口素质偏低、地处偏远地区、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省政府对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效益,但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困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震宇 王超 范青凤
边界地区经济学是一片尚未开恳耕耘的“处女地”,特别是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研究就更少。文章从河南省边界经济发展态势着手 ,研究其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 ,提出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边界地区 经济发展 河南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涛 李姗姗
本文应用产业变动度和偏离度分析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存在问题,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水资源消耗水平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联系,提出了在南水北调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河南省 产业结构 水资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本文从区域空间关联性出发,分析环境管制、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探讨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存在性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环境管制能够通过筛选效应、内部技术溢出和外部技术溢出,促使绿色经济效率形成"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进而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环境管制对改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时滞性,长期治污投资能显著提高绿色经济效率;从长期来看,环境管制能显著提高东、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但"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各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曹治星
本文利用2004-2005年河南省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测算了"十五"末期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十五"末期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证明了扩大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产出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河南省的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张超阳
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河南5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各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全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河南产业结构水平仍然低下,但河南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②河南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③河南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3种类型。④产业结构变迁对河南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研究指出,利用高新技术对河南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SSM模型 河南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