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3)
- 2023(16598)
- 2022(13276)
- 2021(11986)
- 2020(9820)
- 2019(21649)
- 2018(21614)
- 2017(41661)
- 2016(22395)
- 2015(24676)
- 2014(23928)
- 2013(22998)
- 2012(20066)
- 2011(17691)
- 2010(17758)
- 2009(17093)
- 2008(16746)
- 2007(14914)
- 2006(13018)
- 2005(12078)
- 学科
- 济(95845)
- 经济(95737)
- 业(91292)
- 企(82778)
- 企业(82778)
- 管理(77749)
- 方法(42917)
- 业经(34545)
- 数学(34409)
- 数学方法(33831)
- 农(30442)
- 财(28708)
- 中国(23910)
- 农业(21751)
- 务(21735)
- 财务(21684)
- 财务管理(21665)
- 企业财务(20526)
- 制(20494)
- 技术(19033)
- 理论(17731)
- 贸(17465)
- 贸易(17454)
- 易(16864)
- 银(16593)
- 银行(16556)
- 划(16168)
- 策(16049)
- 和(15616)
- 行(15555)
- 机构
- 学院(317055)
- 大学(308585)
- 济(129508)
- 管理(127721)
- 经济(127153)
- 理学(110540)
- 理学院(109516)
- 管理学(107491)
- 管理学院(106960)
- 研究(95569)
- 中国(77795)
- 京(63522)
- 财(59585)
- 科学(59130)
- 农(56838)
- 业大(48741)
- 财经(47758)
- 江(47629)
- 所(47338)
- 农业(45027)
- 中心(44478)
- 经(43410)
- 研究所(42933)
- 经济学(38954)
- 北京(38860)
- 州(38084)
- 范(36249)
- 师范(35772)
- 商学(35711)
- 经济学院(35393)
- 基金
- 项目(212547)
- 科学(168815)
- 基金(155593)
- 研究(152548)
- 家(136034)
- 国家(134836)
- 科学基金(117878)
- 社会(99351)
- 社会科(94456)
- 社会科学(94428)
- 省(85419)
- 基金项目(81792)
- 自然(77054)
- 自然科(75442)
- 自然科学(75424)
- 自然科学基金(74121)
- 划(70030)
- 教育(69747)
- 资助(63000)
- 编号(61478)
- 创(47421)
- 重点(47402)
- 成果(47003)
- 发(45453)
- 部(45057)
- 业(44478)
- 创新(43579)
- 国家社会(41432)
- 课题(41386)
- 科研(40741)
- 期刊
- 济(142197)
- 经济(142197)
- 研究(85264)
- 中国(56935)
- 农(53174)
- 管理(51953)
- 财(49054)
- 学报(48403)
- 科学(45360)
- 大学(37059)
- 农业(36019)
- 学学(35528)
- 融(31695)
- 金融(31695)
- 技术(29637)
- 教育(28016)
- 业经(27504)
- 财经(23648)
- 经济研究(23354)
- 业(21747)
- 经(20344)
- 问题(18330)
- 技术经济(17732)
- 商业(16891)
- 统计(15751)
- 现代(15517)
- 版(15460)
- 策(15458)
- 财会(14977)
- 科技(14647)
共检索到45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赛叶·普拉桑纳 陈新
(接上期)七、分析现实可行的选择(ORA)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企业除了拥抱数字化以外,可能别无选择。可是,从转让定价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于,企业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对交易做出不同的安排。市场上的独立实体都应该是理性的。基于这一前提,一项决策的经济成本,便是次优方案的价值。税务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赛叶·普拉桑纳 陈新
(接上期)五、"数字化强度标准"的概念由于数字化在整个经济领域中的发展并不均衡,47因此,可比性分析需要赋予技术性标准一定的重要性。既然已经说明有必要对定性进行改变,以及为交易的独立交易分析寻找可比的商业情形,故而数字化强度标准可能会增加数字化经济中可比性分析的可靠性。一旦按照OECD转让定价指南第2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赛叶·普拉桑纳 陈新
鉴于商业模式的数字化和近期围绕企业重组的诉讼,本文认为需要扩大基于独立交易原则所做分析的适用范围。本文作者建议,在功能、资产和风险分析中,综合数字化的各项因素,修改对于实体的常规定性。本文作者还提出了"数字化强度标准",并对以此来改善可比性分析进行了讨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张君秋 叶宝升 陈一华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与知识基础观,引入知识管理与企业家导向变量,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情境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管理在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相比于低水平企业家导向,高水平企业家导向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弱化知识管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海 韩佳平
开放式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这是战略与创新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本研究考察了数字化情境下创新开放度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扮演的中介角色。基于一个数字化新创企业的大样本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化情境下,创新开放深度能够显著提升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并且商业模式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这一学术对话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做出了贡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北伟 孙婉君
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探讨动态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商业模式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数字化价值提供、数字化价值获取、数字化价值收益均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数字化商业模式通过动态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通过技术感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信息重构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基于此,企业应将数字化认知提高到组织战略层面的动态能力上,及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有侧重地发展动态能力调整企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关键词:
数字化商业模式 动态能力 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金朋 孙新波 钱雨
通过对制药行业的头部企业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从资源与渠道两方面出发,基于不同场景归纳出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从数字技术的视角分析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键行为,总结出数字技术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机制;最后,借助NICE属性框架(即新颖性(N)、锁定性(I)、互补性(C)、效率性(E)所构成的属性框架)对制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归纳总结,以指导中国情境下的制药企业实现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卫力 张秀 赵振
基于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差异以及情境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第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三,战略激进度在企业数字化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却并不显著。基于此,提出管理者应当审慎判断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以牢牢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苗 张冰超
基于赋能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利用192份企业有效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动荡性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组织韧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在动荡环境下,企业将数字化视为提升组织动态能力的跳板,赋能组织架构,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塑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显嶽 寗家洋
当前,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零售企业的经营方式也随之改变,很多传统零售企业都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从而实现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此外,各种零售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性途径,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研究以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观为视角,通过借助数字资源整合和数字资源应用对数字化时代下零售企业创新性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具体通过对当前数字化零售企业400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对积极型压力和施压型压力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积极型和施压型两种压力类型在企业不同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优势条件,研究发现,除被测试零售企业实现创新性商业模式外,还对其他同类型零售企业进行数字化创新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荣艳芳 陈淑芳
本文基于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流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文本挖掘法量化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水平,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技术嵌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的流通企业表现出低生产成本率、低物质资本效率、高交易成本率、高人力资本效率、高创新投入与产出等特征;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存在明显改善机制,且对滞后期财务绩效的积极作用更突出;引入技术嵌入后的当期财务绩效对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弹性更大,技术嵌入正向调节商业模式数字化对财务绩效的改善机制;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的改善效果以及技术嵌入的调节效应在强环境动态下更显著。基于实证结论,得出全面推动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和建立现代流通服务与数字技术协同发展机制等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云乐鑫 徐海卿
文章以潍柴控股集团为研究对象,对以数字化转型为战略导向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编排动态演化机制进行研究,对过程中有关键影响的资源与能力进行识别,通过对资源与能力的不断分解与融合,获取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编排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资源的运用,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的“获取—稳定—调动”,通过到转型进行阶段的“积累—丰富—协调”,最终在转型多元化阶段的“剥离—开拓—部署”,实现价值再造与价值逻辑的变革,完成商业模式创新。此类转型实现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时满足了新颖性与效率性的要求,使得企业数字化转型附有现实意义的变革价值。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导,同时对商业模式创新中的资源编排演化路径方面的研究给予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过程 商业模式 创新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