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5)
- 2023(12183)
- 2022(9845)
- 2021(8974)
- 2020(7339)
- 2019(16305)
- 2018(16172)
- 2017(31097)
- 2016(16060)
- 2015(17803)
- 2014(16961)
- 2013(16635)
- 2012(14797)
- 2011(12972)
- 2010(13206)
- 2009(12626)
- 2008(12854)
- 2007(11760)
- 2006(10395)
- 2005(9724)
- 学科
- 业(82475)
- 企(78056)
- 企业(78056)
- 管理(67460)
- 济(66079)
- 经济(66007)
- 业经(29764)
- 方法(25565)
- 财(24164)
- 农(22243)
- 技术(20154)
- 务(19340)
- 财务(19325)
- 财务管理(19309)
- 制(19195)
- 企业财务(18230)
- 中国(17643)
- 数学(17031)
- 数学方法(16893)
- 农业(16312)
- 理论(15223)
- 策(14312)
- 银(14119)
- 银行(14114)
- 划(13830)
- 和(13707)
- 技术管理(13676)
- 贸(13281)
- 贸易(13266)
- 行(13187)
- 机构
- 学院(223517)
- 大学(216676)
- 管理(96478)
- 济(93978)
- 经济(92072)
- 理学(81711)
- 理学院(81018)
- 管理学(80261)
- 管理学院(79805)
- 研究(63833)
- 中国(55623)
- 财(45747)
- 京(44541)
- 江(36208)
- 财经(35368)
- 科学(34753)
- 经(32037)
- 中心(31019)
- 农(30837)
- 所(29486)
- 州(29192)
- 北京(27717)
- 商学(27689)
- 商学院(27445)
- 经济学(27383)
- 业大(27207)
- 研究所(25894)
- 范(25888)
- 财经大学(25877)
- 师范(25690)
- 基金
- 项目(142162)
- 科学(115812)
- 研究(112028)
- 基金(103571)
- 家(86863)
- 国家(85981)
- 科学基金(78076)
- 社会(74195)
- 社会科(70285)
- 社会科学(70266)
- 省(57948)
- 基金项目(54490)
- 教育(50007)
- 自然(47274)
- 编号(46551)
- 自然科(46285)
- 自然科学(46277)
- 划(45700)
- 自然科学基金(45572)
- 资助(39086)
- 成果(37168)
- 创(37039)
- 业(34213)
- 创新(33368)
- 发(30943)
- 重点(30889)
- 国家社会(30833)
- 课题(30634)
- 项目编号(30523)
- 部(30443)
- 期刊
- 济(111214)
- 经济(111214)
- 研究(65675)
- 中国(48521)
- 管理(43690)
- 财(40780)
- 农(29316)
- 融(26446)
- 金融(26446)
- 科学(25814)
- 教育(24731)
- 学报(24103)
- 技术(23409)
- 业经(21670)
- 大学(19989)
- 农业(19717)
- 学学(18488)
- 财经(18155)
- 经济研究(17295)
- 经(15831)
- 图书(14433)
- 技术经济(13857)
- 业(13830)
- 问题(13267)
- 商业(12876)
- 财会(12841)
- 现代(12254)
- 科技(11643)
- 会计(11197)
- 坛(11163)
共检索到35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依绍华 梁威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商业企业承担着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础性功能。近年来,受电商冲击及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影响,传统商业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如何转型脱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百货企业较早开始以数字技术融合传统业态探索转型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以王府井集团和天虹数科2家百货企业为典型案例,从价值链理论与服务主导逻辑相结合的视角,构建以“价值共创平台网络”为核心概念的系统理论框架,阐释百货等传统商业企业转型的微观机理,提出企业间由竞争向竞合转型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发现,传统商业企业借助数字技术与数据资源优势,以服务主导逻辑为核心,通过由内向外迭代价值创造能力、建立新联结点推进价值共创、构建立体式价值共创平台网络三个阶段,与顾客、供应商和同业企业共创价值并形成差异化的“媒介”方式。通过从解构、结构到重构价值创造路径的转型过程,传统商业企业由单一价值链增值转变为实现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增值。本文丰富了传统商业企业转型、价值共创、服务主导逻辑等理论研究,将企业内部能力与组织更新牵引式解构、外向自发式结构、与参与者协同式重构的价值共创过程具象化,为传统商业企业的转型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路明 张惠恒 许文东
价值共创是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提出了价值共创的10个假设,构建了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影响价值共创的概念模型,以平台能力为中介变量,探讨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影响平台能力进而影响价值共创的微观机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五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都不直接影响平台的价值共创,但通过平台能力间接产生作用;服务主导逻辑不仅直接影响平台能力,还通过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间接影响平台能力;顾客参与不仅直接影响平台能力,还通过网络嵌入间接影响平台能力;网络嵌入通过影响平台能力来间接影响价值共创;平台能力在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与平台价值共创中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理念革新,引导顾客参与,并通过网络嵌入结构的优化,共同提升平台动态能力,发挥平台网络效应,实现价值共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青 姚景辉 杨伟
【目的/意义】"互联网+"使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催生出多样化的价值共创模式。【设计/方法】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归纳出"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从发起主体、核心能力、价值主张、推进机制和价值实现五个维度归纳总结出三种价值共创模式,即机构引导型、社群推动型和机构-社群协同型,并以多点公司、虎扑社区和微信小程序为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论/发现】"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须以共同的价值目标为出发点、以人性为着眼点、以创新为支撑、以服务为主线,致力于价值共创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振东 唐守廉 Pierre Vialle
对价值共同创造进行深入研究,在原有服务主导逻辑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分析了企业和顾客在价值共创中的新角色,探讨了顾客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提出了一个价值共创概念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艳玲 高长元 翟丽丽 张树臣
[目的/意义]大数据联盟是我国数据资源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多主体间能否顺利开展价值共创活动决定了大数据联盟运行的成败,也决定了系统功能的整体发挥。[方法/过程]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将用户纳入数据服务创新体系,构建了大数据联盟数据服务创新超网络模型,并从"资源—能力—关系"协同维度揭示了大数据联盟数据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机理。[结果/结论]大数据联盟各主体在不同维度间的联合互动和跨界合作,可使超网络中的资源、能力和关系上彼此协同促进,共同发挥大数据联盟协同服务创新优势,有利于为用户提供特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以此实现价值共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福 刘欣悦 刘俊华 长青 韩丽萍
场景能够基于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与企业动态能力进阶交互赋能商业模式创新,但其机理不清、路径不明。综合运用案例研究与程序化扎根分析方法,发掘和提炼场景基于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与企业动态能力进阶交互协同演化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和路径。研究发现:(1)企业从“产品功能—服务效用—场景体验”的价值主导逻辑演变出发,通过“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企业动态能力进阶,识别市场机遇把握、个性定制驱动和场景体验赋能的价值创造动因;(2)在用户时空化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及其变化驱动下,价值主导逻辑演变利用场景驱动企业动态能力进阶,而企业动态能力进阶又借助场景刺激用户消费期望变革,进而激发价值主导逻辑演变;(3)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与企业动态能力进阶交互形成离散化场景链,针对用户不同场景节点的消费期望,企业通过场景解构、改性和重构商业模式实现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斌杰 王远乐 梁家栋
先动型市场导向在匹配市场环境、掌握市场信息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资源整合视角,构建“服务主导逻辑-资源编排-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框架,并将先动型市场导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服务主导逻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基于387家零售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服务主导逻辑能够对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积极影响;零售企业服务主导逻辑能够促进资源编排;资源编排在零售企业服务主导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先动型市场导向在服务主导逻辑影响资源编排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服务主导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丰富理论研究成果,也有利于零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雷 杨怀珍 简兆权
遵循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将网络平台功能性视为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触发点,充分考虑顾客使用经历、任务常规性在其中可能发挥的调节效应,并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将电子服务质量作为中间环节引入其中。对634名网上银行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功能性对电子服务价值具有直接驱动效应,顾客使用经历、任务常规性在这一直接驱动效应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电子服务质量则是这些效应一个共同的中间环节。研究结论打开了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黑箱",推动了服务主导逻辑向电子服务环境繁衍和深化,可以为电子服务型企业依托网络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雷 杨怀珍 简兆权
遵循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将网络平台功能性视为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触发点,充分考虑顾客使用经历、任务常规性在其中可能发挥的调节效应,并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将电子服务质量作为中间环节引入其中。对634名网上银行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功能性对电子服务价值具有直接驱动效应,顾客使用经历、任务常规性在这一直接驱动效应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电子服务质量则是这些效应一个共同的中间环节。研究结论打开了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黑箱",推动了服务主导逻辑向电子服务环境繁衍和深化,可以为电子服务型企业依托网络平台驱动电子服务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贠晓哲 谢群
服务主导逻辑的提出,近十年在学术领域中不断地被讨论、检验与应用。关于服务创新议题的研究,在营销领域中更是被广泛的讨论。相关的服务创新探讨大多以企业角度出发,着墨于服务创新的商业模式或服务绩效(销售量、企业规模成长、市场占有率及财务绩效等)指标,以顾客(民众)视角来探讨顾客对于服务创新的感受则付诸阙如。文章首先探讨了何谓服务主导逻辑及其重要性,进而讨论了应如何应用并延伸其概念至服务产业。接着从服务主导逻辑的内涵,研判了服务创新前因后果关系的形成,说明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创新需要建设的三种内驱力。
关键词:
服务主导逻辑 服务创新 内驱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应良 蔡凯佳
文章以网络众筹为研究对象,尝试基于服务主导逻辑构建网络众筹的价值创新理解与分析模型,从价值主张、服务根源、服务过程与服务价值四个维度分析刻画了众筹价值创新的内涵与逻辑;考察了众筹价值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众筹价值协同创新模型,指出众筹商业模式的价值创新应该包括顾客与众筹平台之间的价值创新、众筹产业链价值协同创新;最后结合案例阐述了众筹服务创新的应用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志军 刘伟 高洁
根据服务主导逻辑理论,物流集成商不直接创造价值,只提供价值主张,即提供客户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整合物流分包商、物流中介商的资源,通过提供物流服务的方式增加顾客感知,实现价值共创。价值创造可以通过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互动展开,通过互动,物流集成商了解客户企业的潜在价值诉求,为客户企业提供合适的物流解决方案,并通过与物流中介商、分包商之间的互动,在客户企业的全程参与下实现价值共创;价值共创也可以通过关系、资源和网络的整合来实现。通过关系整合,物流集成商可以与多个物流分包商、中介商和客户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关系能力;通过资源整合,物流集成商可以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李明
社区团购因其经济便利并具有社交属性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商品同质、行业准入门槛低使得行业发展受限。文章在服务主导逻辑以及价值共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社区团购平台价值共创机制,并提出价值共创的途径。
关键词:
服务主导逻辑 价值共创 社区团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法敏 古飞婷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逻辑理论,从中国农村电商和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现实情境出发,探讨本地平台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制度逻辑转换,最终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本文通过对清远市寻乡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展开研究,结合制度逻辑理论,建立起本地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度逻辑转换进而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首先,在制度逻辑视角下,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可视为多重制度逻辑环境下数字平台采取混合策略的结果,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数字化方案向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参与者传导多样化制度逻辑,促进参与者的制度逻辑转换;其次,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参与者的集体行动推动农业场域逻辑产生多样化转换,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本文提出的本地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了现有文献中商业模式研究类型,深化了商业模式创新与制度逻辑理论的交叉研究,也为中国情境下农业农村数字化之路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闯 李贺 彭丽徽 祝琳琳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平台是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窗口。基于链接分析深入了解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的运行状况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以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12家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8种链接指标和人均页面访问量次数、网页排名等构建新的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谷歌搜素引擎和站长之家相关工具搜集到平台的链接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12家开放式创新平台网络影响力进行排序。[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网络影响力有待提高且存在长尾效应,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的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整体网络影响力相对落后。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平台结构、拓宽链接渠道、打造创新生态等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网络影响力优化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