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6)
2023(17843)
2022(14968)
2021(13924)
2020(11881)
2019(27191)
2018(27066)
2017(52210)
2016(28423)
2015(31953)
2014(31992)
2013(31511)
2012(28800)
2011(25830)
2010(26028)
2009(24289)
2008(24482)
2007(22401)
2006(19380)
2005(17785)
作者
(81359)
(68003)
(68002)
(64795)
(43554)
(32747)
(31002)
(26340)
(25625)
(24764)
(23068)
(22958)
(21707)
(21651)
(21214)
(20944)
(20714)
(20226)
(19829)
(19466)
(16787)
(16702)
(16624)
(15611)
(15302)
(15291)
(15252)
(15167)
(13763)
(13615)
学科
(118178)
经济(118016)
(105619)
管理(98682)
(94337)
企业(94337)
方法(54125)
数学(44193)
数学方法(43612)
(39216)
(36018)
业经(34445)
中国(28641)
(28262)
(27652)
财务(27582)
财务管理(27525)
企业财务(26132)
农业(24800)
技术(22073)
理论(21712)
(21206)
贸易(21196)
地方(20690)
(20607)
(20566)
(20457)
(19754)
(19409)
(19182)
机构
学院(410440)
大学(405232)
(167474)
经济(163885)
管理(162151)
理学(138696)
理学院(137283)
管理学(135018)
管理学院(134237)
研究(128925)
中国(101299)
(84360)
(82433)
科学(77401)
(68280)
财经(64766)
(64699)
(64276)
中心(60997)
业大(59044)
(58539)
研究所(57887)
农业(53419)
北京(52425)
(50826)
经济学(50518)
(49874)
师范(49345)
财经大学(47734)
(46507)
基金
项目(265351)
科学(210080)
研究(195299)
基金(193232)
(166887)
国家(165413)
科学基金(143899)
社会(123765)
社会科(117331)
社会科学(117301)
(105156)
基金项目(102006)
自然(93634)
自然科(91468)
自然科学(91441)
教育(91179)
自然科学基金(89865)
(87116)
编号(79906)
资助(79138)
成果(64587)
重点(59396)
(59141)
(57490)
(56224)
课题(54914)
创新(53100)
(51887)
教育部(51108)
科研(51093)
期刊
(189518)
经济(189518)
研究(117419)
中国(80388)
(70128)
管理(64905)
(63054)
学报(59853)
科学(56261)
大学(46462)
学学(43801)
农业(42415)
教育(42110)
技术(39422)
(38738)
金融(38738)
财经(32890)
业经(32778)
经济研究(28982)
(28242)
(25117)
问题(24850)
技术经济(22122)
财会(21031)
(19783)
(19721)
现代(19363)
统计(19235)
商业(19092)
理论(18906)
共检索到61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庆瑞  陈政融  吴画斌  刘海兵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淼  苏敬勤  王淑娟  
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八类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为分析单元,研究发现: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系统包括架构、元件和测试技术,测试技术是联接架构与元件技术的纽带;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三类技术分别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系列化,引进、国产化与周边元件改进、核心元件研发与元件改进,以及匹配性测试、周边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三个发展阶段。最后通过与"简单"产品制造企业技术演化特征的比较,提出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具有架构与元件技术并行消化吸收、测试技术促进架构与元件技术发展、核心元件技术研发模式多样的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桂菊  
老字号品牌成长与新品牌营销不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继承上的创新。现有战略创业理论强调企业发挥战略优势基础上的创业与创新,但总体上以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老字号企业的具体战略创业行为及其实现过程解释不足。为了构建本土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分析框架,本文对恒源祥的品牌成长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行为以"争做第一"、"变革治理结构"、"构建外部网络关系"、"建立内部学习型组织"、"树立国际化形象"为主,并借此推动企业的品牌创新和文化创新,从而突破发展瓶颈,最终实现老字号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画斌  陈政融  魏珂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特别是制造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起着创新引领的作用,选取海尔的COSMOPlat为研究对象,剖析海尔的智能制造模式及转型升级服务。研究显示:企业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两化融合,满足用户最佳体验,使其全流程、全周期参与,实现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系统。同时,领先企业通过构建平台可以提供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带动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连上实现整体升级。借此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李苗  
企业集团应如何进行管理控制模式选择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因此,探讨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知识转移成本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以海尔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匹配探讨并解释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包括权力配置、选择控制手段和设定控制目标三个步骤;企业集团通过识别和汇总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形成不同的匹配情形,继而导致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的异质性;在此过程中,企业集团通过权衡机制进行权力配置,通过耦合机制选择控制手段并设定控制目标,进而实现了管理控制模式的合理选择。本文从双重成本理论视角探索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对完善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理论和指导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张晨   李妍  
平台企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战略支撑和新引擎,实施平台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的过程与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过程与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编排实现平台化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依附-交互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意识萌发、参与-拓展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核心构建、联动-集成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价值创造,并形成了“资源获取—转化能力—实施行动—形成结果”的数据资源编排过程。第二,平台化过程中数据资源编排驱动了中小制造企业“被动存储—主动建设—集成运用”的数据资源利用逻辑与“订单式—自主式—平台式”的核心业务拓展逻辑的递进,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要素向数据资产的转化,也进一步激发企业从专注产品价值向追求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价值迈进。本文揭示了中小制造企业平台化的过程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为指导中小制造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鹏  胡许萍  刘金培  李林  
笔者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规制差异,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海尔国际化经营过程为案例,来探讨环境规制差异对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环境规制差异主要表现在能效标准差异、节能补贴差异、环保观念差异和环保认证差异四个方面。依据这四个方面建立的模型的理论论证显示,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跨国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单国栋  
主导逻辑是组织战略行为表象下的"根本性"问题,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关键所在。那么,本土企业的主导逻辑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在本土企业创新发展中扮演何种作用?本文通过全景展现一个中国民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认知与行为轨迹,利用图表技术和扎根理论等,归纳出其主导逻辑的形态与内涵。研究发现,纷繁复杂的战略表象下,有一个一贯且一致的主导逻辑——"博弈式差异化"逻辑主导和支配企业的战略发展。进一步的,本文还揭示了主导逻辑与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战略是主导逻辑的情境化。本研究还表明,主导逻辑超越了业务与行业属性范畴,具有先验性特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单国栋  
主导逻辑是组织战略行为表象下的"根本性"问题,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关键所在。那么,本土企业的主导逻辑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在本土企业创新发展中扮演何种作用?本文通过全景展现一个中国民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认知与行为轨迹,利用图表技术和扎根理论等,归纳出其主导逻辑的形态与内涵。研究发现,纷繁复杂的战略表象下,有一个一贯且一致的主导逻辑——"博弈式差异化"逻辑主导和支配企业的战略发展。进一步的,本文还揭示了主导逻辑与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战略是主导逻辑的情境化。本研究还表明,主导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连广  冯永春  王玲  孟繁强  
客户对制造企业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以往研究常常忽视客户所发挥的效能。本研究基于“制造企业—客户”综合视角分析威猛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全过程,探究制造企业为何及如何遵循不同的主导逻辑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获取。研究发现:(1)客户及客户需求演变,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开发方向与内容,促使制造企业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价值主导逻辑转变;(2)在对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造企业会对价值创造机会、价值创造壁垒和价值创造支撑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做出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决策;(3)制造企业需要围绕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全力打破数智化解决方案中的价值创造壁垒,才能实现价值创造;(4)制造企业基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逻辑、价值主导逻辑转变,持续为客户开发并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价值创造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本研究深化了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研究,能帮助制造企业规避“数智化陷阱”,克服“数智化悖论”,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与获取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单宇   陈金龙  
隐形冠军企业作为解决技术和产业“卡脖子”问题的生力军,是打破技术封锁与低端锁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本土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表现出不同于国外企业的独特特征,探究其成长过程和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对海丽雅集团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究了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过程是纵向聚焦市场和深挖技术、横向拓宽技术应用场景的过程,其成长路径呈现出“业务聚焦—技术深耕—场景延伸”的“T型战略”演化轨迹;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表现出细分市场嵌入、技术创新聚焦、业务场景延伸以及生态能力构建四个关键机制,企业通过这四个机制聚焦细分市场、明确技术发展方向、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拓展技术应用场景,进而寻求增值空间,最后通过生态能力构建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发展。本文既是对资源配置理论解释边界的拓展,也是对解构中国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做出的新尝试和探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勇  曹磊  谭畅  
时代激变下,我国制造企业正借助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化战略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但已有文献对平台化助力机制缺乏充分的探讨。本文基于宗申集团的案例研究,发现:(1)平台化通过探索性桥接、资源蓄能、数据激活、空间扩容、包容演化和生态反哺等关键环节,形成“支撑—驱动”并行的数字创新助力机制,助力制造企业分别跨越“智能升级与产业融合障碍”和“生态系统架构障碍”两个层级的数字鸿沟,从而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2)制造企业平台化反映出传统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主张转变遵循着“蓄势—进阶—升级”的渐进式演化轨迹,即首先在旧有的商品主导逻辑下利用平台化开展数字化改造进而摆脱生产困境,以此为基础逐步加深平台的产业嵌入性,实现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的进阶,接着增强平台的系统丰富性,促进向价值共创与价值占有共同主导的生态系统型服务主导逻辑的升级。本文揭示了平台化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中数字鸿沟的“支撑—驱动”机制,延伸了平台化中价值主张的相关讨论,拓展并丰富了数字鸿沟与数字创新理论,为指导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启发与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裕  李想  胡韩莉  万光羽  汪寿阳  
数字化如何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而其微观层面的内在驱动机理尚未厘清。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过程经历了工具化向在线化、在线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生态化演进的三次跃升,并推动企业实现了从绿色结构化到绿色能力化再到绿色杠杆化的绿色转型发展;第二,三次跃迁过程中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编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数字编排方式下制造企业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驱动表现为以数字基础推动绿色结构化、数字捆绑推动绿色能力化、数字撬动推动绿色杠杆化的推动过程,并形成了“特征—能力—行动”的内在驱动逻辑。本文发现了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了数字化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绿色转型升级与路径提供启发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