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5)
- 2023(15620)
- 2022(13364)
- 2021(12583)
- 2020(10268)
- 2019(23912)
- 2018(23183)
- 2017(44580)
- 2016(24175)
- 2015(27065)
- 2014(27034)
- 2013(27073)
- 2012(25793)
- 2011(23678)
- 2010(24336)
- 2009(22730)
- 2008(22831)
- 2007(20985)
- 2006(19059)
- 2005(17366)
- 学科
- 济(108689)
- 经济(108566)
- 业(72310)
- 管理(64764)
- 农(53742)
- 企(47432)
- 企业(47432)
- 方法(38091)
- 农业(35994)
- 数学(33182)
- 数学方法(32817)
- 中国(32526)
- 地方(29027)
- 业经(26749)
- 财(24436)
- 学(22000)
- 制(21662)
- 贸(20020)
- 贸易(20003)
- 易(19369)
- 发(18471)
- 银(18334)
- 银行(18303)
- 行(17691)
- 融(17350)
- 金融(17347)
- 策(16847)
- 环境(16262)
- 和(15517)
- 技术(14789)
- 机构
- 学院(353476)
- 大学(349698)
- 济(149183)
- 经济(145947)
- 管理(134616)
- 研究(127758)
- 理学(114100)
- 理学院(112744)
- 管理学(110918)
- 管理学院(110246)
- 中国(100160)
- 科学(77357)
- 农(75874)
- 京(75833)
- 财(68311)
- 所(66229)
- 中心(60164)
- 研究所(59547)
- 农业(58266)
- 江(57074)
- 业大(55638)
- 财经(52435)
- 范(49555)
- 师范(49137)
- 北京(48231)
- 经(47543)
- 州(45229)
- 院(44936)
- 经济学(44236)
- 省(41952)
- 基金
- 项目(226724)
- 科学(177965)
- 研究(169796)
- 基金(162375)
- 家(141783)
- 国家(140191)
- 科学基金(118503)
- 社会(107750)
- 社会科(101619)
- 社会科学(101585)
- 省(89361)
- 基金项目(85491)
- 教育(75924)
- 划(74743)
- 自然(73911)
- 自然科(71996)
- 自然科学(71973)
- 编号(71464)
- 自然科学基金(70684)
- 资助(65491)
- 成果(59459)
- 发(54203)
- 重点(50768)
- 部(50423)
- 课题(48961)
- 创(46258)
- 国家社会(44133)
- 发展(43874)
- 创新(43172)
- 展(43163)
- 期刊
- 济(180283)
- 经济(180283)
- 研究(106954)
- 中国(81622)
- 农(76891)
- 学报(54854)
- 科学(53003)
- 农业(51855)
- 财(50699)
- 管理(46818)
- 大学(41585)
- 融(40117)
- 金融(40117)
- 教育(39558)
- 学学(38983)
- 业经(34390)
- 技术(29486)
- 经济研究(26492)
- 业(26078)
- 财经(25547)
- 问题(24608)
- 经(22020)
- 资源(19023)
- 图书(18883)
- 版(18851)
- 世界(18797)
- 技术经济(17726)
- 贸(17521)
- 农村(17081)
- 村(17081)
共检索到558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倩文 王千六 李强
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而贫困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集中反映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主要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农户是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通过研究传统农户的行为,可以深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在对位于贫困地区的潘家村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农户的土地资源决策行为,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芳 杨友孝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受多重制度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 ,提出制度创新———对农村贫困地区做出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是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农村可持续发展 贫困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虹
我国西部广大贫困农村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过快增长的人口及其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的贫困—人口—环境恶性循环等原因,不仅其经济、社会发展极端落后,而且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无法协调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使西部地区的广大贫困农村走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贫困农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青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贵州喀斯特地区贫困范围广布、人口众多,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生态性的特点,反贫困难度大。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喀斯特地区贫困农户的生产、投资和参与组织化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喀斯特地区贫困农户的行为特征,并据此提出促进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贫困 农户特征 生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力一 钱升 巢来春
一、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还有大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但与此同时,我国80%—90%的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分布在这些贫困地区。这就是所谓的“富饶的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黎 陈玉萍 丁士军
本文利用四川省东北秦巴山区的阆中市296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考查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并利用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令人担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参加体检、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经济状况、农户的饮水习惯等因素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文化程度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农村医疗保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人口 疾病 发生 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岩
农村反贫困,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解决我国剩余农村贫困人口贫困问题的正确选择。而农村贫困现象真正缓解也能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对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而言,我们的目标就是缓解农村贫困、最终消灭农村绝对贫困现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农村反贫困 人口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济民
农户技术应用行为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或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关技术采用、学习和评价的能动表现和反映。实证研究表明:对我国贫困地区而言,信息渠道单一、传播手段落后、自有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商品的自然市场风险较大等因素,是目前影响该区农户继续提高农业新技术使用水平的主要障碍。我国贫困地区只有在逐步消除上述障碍之后,才能大大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初升 罗连发
根据社会资本分层、数据嵌套的特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家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层级的社会资本影响包括扶贫政策在内的中间变量、进而对家庭福利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比较贫瘠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穷人资本"的功能,其减轻贫困、改善家庭福利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家庭福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泽宇 赵玮璇 陈新华 赵春艳 王彦平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推行扶贫政策中,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脆弱性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政策。论文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VEP)测度方法测度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发现,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大小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贫困家庭与脆弱家庭高度重合,但随着贫困线的提高,重合率降低;贫困线提高会使家庭脆弱性和贫困率都提高,但前者增速稍快;无论贫困线高低,脆弱性都随户主年龄呈先降后升的走势;家庭大小与脆弱性呈正相关,户主为女性的脆弱性更大。文章的建议是:扶贫政策的制订要考虑脆弱性;针对各地区脆弱性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政策,对脆弱性高的地区要格外注意;扶贫政策还要因家庭而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陆彪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和运行机制,指出农业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系统的自我维持机制、约束机制、技术进步机制与投入机制平衡状态的结果;具体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战略及其效应;最后对贫困地区如何迈向持续发展,及政府应该通过哪些有效的政策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似鸿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一个村庄的3个案例来分析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结合对一个县、一个省的农村金融供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说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状况。就此提出全面缓和并化解农村金融供需紧张关系的对策,在短期内通过实施金融创新来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从长远看,通过实行金融自治,推进乡村自治来彻底化解金融供求矛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鹏
就全国总体而言,劳动力供给进入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在这一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本文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以贵州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得出如下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有着不断外出务工的趋势和概率,而且在较长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不断扩大,从而其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关键词:
新阶段 贫困地区 农村劳务经济 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陈志钢
本文利用贵州省3个行政村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比较强,其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机会移动到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从而减少长期贫困和促进长期平等。目前惠农政策对收入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而间接影响比较有限,即通过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进而实现向上流动的影响比较小。尽管贫困地区低收入居民有较大的向上流动机会,但他们的收入彳艮不稳定,容易从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重新回落到低收入组。政府应...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惠农政策 农村居民 贫困地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引导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对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武陵山区特色蔬菜种植村41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促进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几率较低,政策支持激励了农户的参与行为但降低了农户的参与意愿;家庭人口规模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促进农户持续参与特色农业项目,而贫困农户和偏远地区农户更倾向于短暂参与,政策支持对农户短暂参与的促进作用比对持续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为此,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农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