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7)
- 2023(13057)
- 2022(11017)
- 2021(10001)
- 2020(8814)
- 2019(20279)
- 2018(20086)
- 2017(38978)
- 2016(21149)
- 2015(23647)
- 2014(23700)
- 2013(23734)
- 2012(21850)
- 2011(19675)
- 2010(20184)
- 2009(19405)
- 2008(19653)
- 2007(18177)
- 2006(15947)
- 2005(14427)
- 学科
- 济(97399)
- 经济(97292)
- 业(94319)
- 企(76749)
- 企业(76749)
- 管理(73284)
- 农(46984)
- 方法(46747)
- 数学(38215)
- 数学方法(37751)
- 农业(31014)
- 业经(30789)
- 财(29197)
- 中国(22697)
- 务(21037)
- 财务(21005)
- 财务管理(20971)
- 制(20008)
- 企业财务(19826)
- 技术(18778)
- 贸(17186)
- 贸易(17179)
- 易(16624)
- 地方(16546)
- 策(16533)
- 和(16336)
- 理论(16177)
- 学(15412)
- 划(15130)
- 体(14525)
- 机构
- 学院(317020)
- 大学(310580)
- 济(134806)
- 经济(132269)
- 管理(130673)
- 理学(113093)
- 理学院(112043)
- 管理学(110150)
- 管理学院(109587)
- 研究(98541)
- 中国(79464)
- 农(66817)
- 京(64057)
- 财(60874)
- 科学(60108)
- 农业(51580)
- 业大(50892)
- 所(50354)
- 江(49463)
- 财经(48572)
- 中心(47644)
- 研究所(45276)
- 经(43915)
- 经济学(39951)
- 北京(39660)
- 州(38752)
- 范(37705)
- 师范(37341)
- 经济管理(37117)
- 经济学院(36327)
- 基金
- 项目(206055)
- 科学(164340)
- 基金(151376)
- 研究(150899)
- 家(130527)
- 国家(129291)
- 科学基金(112999)
- 社会(97999)
- 社会科(92602)
- 社会科学(92572)
- 省(82779)
- 基金项目(80404)
- 自然(72942)
- 自然科(71370)
- 自然科学(71350)
- 自然科学基金(70130)
- 教育(67955)
- 划(67207)
- 编号(61939)
- 资助(61533)
- 成果(48603)
- 部(46012)
- 创(45519)
- 重点(45127)
- 发(44508)
- 业(43560)
- 创新(41816)
- 课题(40504)
- 国家社会(40310)
- 科研(39446)
- 期刊
- 济(154307)
- 经济(154307)
- 研究(86759)
- 农(67224)
- 中国(60019)
- 财(49813)
- 管理(48337)
- 学报(46251)
- 科学(45445)
- 农业(45073)
- 大学(35811)
- 学学(34228)
- 业经(31685)
- 融(31268)
- 金融(31268)
- 技术(28900)
- 教育(24876)
- 财经(24132)
- 业(24101)
- 经济研究(22510)
- 问题(20938)
- 经(20713)
- 技术经济(19376)
- 统计(17441)
- 策(16700)
- 版(16397)
- 世界(15862)
- 商业(15779)
- 科技(15664)
- 农村(15123)
共检索到468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董敏 齐振宏 李欣蕊 唐素云 邬兰娅 田云
探讨科技示范户与传统农户两型农业行为差异,提高两型农业科技推广效率。基于湖北省不同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传统农户与科技示范户两型农业行为间的差异,并利用回归模型探讨了2类农户两型农业行为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2类农户两型农业行为有显著差异,科技示范户两型农业行为明显高于传统农户,但2类农户都比较缺乏两型农业深层行为;行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2类农户人力资本、务农规模、信息与技术的获取3方面的差异,2类农户都需要丰富两型知识并提升对两型农业的认知以深化两型农业行为。
关键词:
传统农户 科技示范户 两型农业行为 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竟业
科技示范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示范户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驱力量. 农业生产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最根本的是靠科技.要使农业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首先得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但我国的农村现状是:广大的农民还存在着相当保守落后和狭隘的思想意识,接受新事物慢,对新技术、新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谭文恺
浅谈科技图书示范户谭文恺科技图书示范户(以下简称科图示范户),是近几年来广大农村中的部份农民广泛收集科技情报资料,并利用科技情报信息指导生产,致富后将自己的书刊、技术向周围的农户不断辐射的新型的图书流通方式,是广大群众创造的新事物。它的出现,给振兴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双 祁春节 赵玉
本文利用湖北省209户农村家庭的入户访谈调查数据,首先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消费阶层农户消费行为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家庭消费决策者性别和年龄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风险偏好型的决策者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非预防性储蓄;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数量会显著增加高消费农户的家庭支出,而这一因素对低消费农户家庭支出无显著影响;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存在显著的消费异质性;收入预期对所有消费阶层的农户消费行为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在高消费和低消费阶层中产生显著的消费引致效应;支付养老保险金不会...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会同山西团省委、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结合山西农村青年创业实际,开创以农村青年为主体、征信为核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示范基地为平台、信贷扶持创新为手段的"农村青年+征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示范基地+信贷扶持创新"的"1+4"创建工作新模式,为农村青年打造创业及融资扶持平台
关键词:
征信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彭军 乔慧 郑风田
本文将已有的劳动和健康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内化于经典的农户模型,借此分析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家两制"现象。分析表明:处于低收入状态的农户为了节约投资会扩大可持续农业的生产,并且在不利于健康生产的水平上消费不可持续的农产品,从而出现反向"一家两制";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农户用不可持续农产品换取收入,用可持续农产品获取健康,从而出现正向"一家两制"。究其原因是农户用"一家两制"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不一致的矛盾。
关键词:
“一家两制” 农户模型 健康 收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龙静 王静
杨凌示范区较早地推行了土地流转改革,当地农户的借贷行为在此背景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收集整理关于农户借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借贷发生比例及借贷金额均有异于以往研究,耕地面积和支出收入比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也呈现正向显著。
关键词:
杨凌示范区 农户 借贷行为 农村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雨雨 姚万军 张文
农户模型中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可以区分农户消费行为与农业生产行为之间的不同关系。可分性情况下农户的消费决策和生产决策相互分离,农户仅从农业利润最大化角度考虑劳动投入;而不可分性农户的劳动投入则受其消费函数影响。本文使用CHIP (2013)数据,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检验得出中国农村整体呈现不可分性的结果。再按照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结合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多、中、少三种规模细分成九组进行检验,得出东、中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农户呈现可分性。两种不同的农户主体其消费和生产行为的决策都不尽相同,政府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时应考虑两者间的不同,提出合理的政策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可分性 劳动需求 劳动力剩余 CHI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长存 吴敬学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洪波
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而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本文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康云海
本文通过建立农户和“龙头”企业经营结合的理论模型,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户与龙头企业实现有效结合的存续区间、竞争范围和替代界限以及比较效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农户进入农业化的先决条件是:单个农户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农业产业化边际生产率时农户就会无选择地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由于受农户在生产投资上的多样性、农户采用生产技术的现实性和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不可分性等影响,农户在进入农业产业化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此,在农村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要正确认识农户行为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要采用适应农户行为的多种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立规范农业产业化参与主体的经营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亚飞 谢小飞 吕剑平
[目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甘肃省34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意愿模型中,农户家庭禀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次之,交易费用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力最小。(2)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参与行为。(3)感知绩效对小农户行为态度的影响强于感知风险;小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上级政府和村集体的信任度;缔约条件对小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更有效,农户较为重视进入门槛高低;劳动力数量、农户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收购产品中介的熟悉程度对小农户行为意愿均具有重要影响。(4)多群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禀赋对自给型、兼业型和退出型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发展型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变量对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些变量在不同类型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结论]要加强现代农业宣传力度,改善农户行为态度;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发挥周围人群的示范效应;提供技术、资金以及市场信息支持,增强农户对现代农业的掌控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设计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希仁
农户行为与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张希仁农户是农业文明浪潮的象征与产物,是我国二千多年延续下来的一个社会细胞和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建国初期,由于土地改革焕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激发了我国农户经济的空前发展。50年代后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农户经济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静 曾福生 张明霞
本文通过构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价格补贴、直接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户生产行为及农业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提高三类农业补贴力度,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户到非农部门兼业可能性,刺激农户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增产;还有利于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刺激农户增加农机购置,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但三类农业补贴率均有门槛限制,故补贴力度需要适度调整;(2)价格补贴对农机购置的影响与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要素投入的产量弹性和参数有关,但价格补贴和直接补贴对农业部门农机购置的影响类似,二者均呈现倒"U"形变化关系;(3)当农机购置补贴和价格补贴率满足一定条件时,三类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产量的增量效应排序是价格补贴最优、农机购置补贴次之、农户收入直接补贴效果最低。因此,建议以"价格补贴"改革为重点,适度兼顾其他类型农业补贴改革,协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农户行为 农业增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姚顺波
在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状态下分析正向"一家两制"和反向"一家两制"现象出现的条件,并且对影响该条件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并不必然导致农户农业生产中"一家两制"现象的出现,农产品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一家两制"现象的发生;信息对称环境下,由于农户收入的异质性以及要素成本变化的不对称性,农户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变化不同步,从而导致"一家两制"现象出现。因此,要消除农产品生产中的"一家两制"现象,首先要采用"纵向一体化"或者"品牌化"等手段尽量削弱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其次通过技术进步降低高质量农产品的成本;通过产品质量认证等手段提高高质量农产品的价格;最后,要不断提高农户收入,实现农户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在高质量层次上的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