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1)
2023(11868)
2022(9370)
2021(8445)
2020(7131)
2019(15782)
2018(15765)
2017(31167)
2016(16720)
2015(18970)
2014(18845)
2013(18665)
2012(16863)
2011(14981)
2010(15247)
2009(14566)
2008(14766)
2007(13671)
2006(12271)
2005(11169)
作者
(47494)
(40036)
(39797)
(37639)
(25557)
(19213)
(17888)
(15569)
(15373)
(14395)
(13817)
(13453)
(12985)
(12656)
(12463)
(12279)
(11591)
(11566)
(11535)
(11478)
(10027)
(9956)
(9895)
(9291)
(9001)
(8988)
(8985)
(8823)
(8014)
(7919)
学科
(85844)
(82370)
经济(82272)
(68861)
企业(68861)
管理(59573)
(45834)
方法(36262)
农业(30571)
业经(29908)
数学(28408)
数学方法(28296)
(25171)
中国(20535)
(18734)
财务(18717)
财务管理(18694)
企业财务(17765)
(16667)
技术(16556)
地方(15993)
(14993)
(14293)
贸易(14284)
(13844)
(13649)
(13463)
理论(12826)
(12800)
(11895)
机构
学院(251210)
大学(241655)
(111868)
经济(110036)
管理(103629)
理学(89339)
理学院(88632)
管理学(87609)
管理学院(87176)
研究(76797)
中国(62960)
(53904)
(50247)
(49478)
科学(43961)
业大(40419)
农业(40354)
财经(40202)
(39635)
(37613)
(36545)
中心(36254)
经济学(33679)
研究所(33618)
经济管理(31001)
经济学院(30739)
(30729)
北京(30624)
财经大学(29197)
商学(28993)
基金
项目(163589)
科学(131506)
研究(123027)
基金(120763)
(103441)
国家(102402)
科学基金(90082)
社会(82507)
社会科(78000)
社会科学(77978)
(65680)
基金项目(64740)
自然(56085)
自然科(54756)
自然科学(54744)
教育(54261)
自然科学基金(53831)
(52343)
编号(49856)
资助(47747)
成果(38104)
(37239)
(36653)
(36559)
(36490)
重点(35676)
国家社会(34318)
创新(33285)
(33167)
课题(33086)
期刊
(133201)
经济(133201)
研究(70659)
(56511)
中国(45944)
(40634)
管理(39194)
农业(37626)
科学(35329)
学报(34698)
业经(30081)
大学(28625)
学学(27752)
(26999)
金融(26999)
技术(22446)
财经(20660)
(19684)
问题(19135)
经济研究(19103)
教育(18002)
(17765)
技术经济(14923)
农村(14443)
(14443)
世界(14049)
农业经济(14044)
商业(13371)
经济问题(13134)
(12789)
共检索到374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卫平  郑适  
坚持改革创新,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对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吉林省的个案表明,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凯   冯丽   刘雨寒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吉林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吉林省出台“‘百千万’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精准匹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政校企协同培养现代化大农业后备力量。这项工程被称为吉林教育服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破题之举。吉林农业大学探索了“三融三通”改革、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探索了“五融五通”改革,一批县级职教中心立足县域实际,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全省正在加快形成服务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教育生态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敏娜  李国荣  罗胜  
以吉林省为例,通过建立"三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协整分析方法,对"三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化"两两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发生了脱节,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滞后4年才出现,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支撑作用不明显,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缺乏有效的支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张东爽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三化"同步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拥有丰富的天然禀赋、发展迅速的县域经济、突出农业优势的"工业反哺农业"、稳定的农业核心地位和农业科技投入等优势,但同时又面临着工业化结构失衡、城镇化制度缺失、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能力不足等劣势。因此,吉林省在坚持同步性、创新性、特色化、低碳化四大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通过"三化"统筹发展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姜会明  王振华  闫爽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三化"统筹的基础。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吉林省的农业现代化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吉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但与发展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应用统计回归得出财政支农比重和农业贷款比重是影响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公共投资的大小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华坚   李菁  
[目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因地制宜。吉林省作为规划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有必要对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并分析吉林省县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方法]基于对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机理分析,构建县域层面农业供给保障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化等4个维度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结合省内水土资源分异特点,运用泰尔指数和障碍度模型探究其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结果](1)2011-2020年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经历“稳定(2011—2014年)—下降(2015—2017年)—提高(2018—2020年)”演进过程。(2)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间差距显著,总体表现为由东向西梯度递增态势。(3)泰尔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1-2015年区域内差异是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016-2020年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度最大。(4)影响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来自农业供给保障现代化和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两个方面。[结论]吉林省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全面布局弥合区域差异、统筹发展突破主要障碍。
[期刊] 改革  [作者] 傅大中  
制度空间与生存逻辑决定着农民行为的理性选择,也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呈现出多样化形态,东部农村沿着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方向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而吉林省玉米农区,走的则是非城市化、非工业化的另一条社会转型道路。20世纪80年代恢复小农经济的理性选择、90年代种植杂交玉米的热情以及进入21世纪后遇到的发展困惑,都使吉林农民在制度给予的空间内演绎着生存逻辑,并影响着社会的转型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铭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是农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发展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则是实现上述"三化"的重要选择。农区要用工业理念发展畜牧业,以食品工业为龙头,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引资力度,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布权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国才  潘锦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工哺农"主要是借政府"有形之手"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利益回馈,"以工促农"则是借市场"无形之手"实现工业对农业的自然促动。推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以工哺农"与"以工促农"不可偏废,一方面要通过"以工哺农"来为"以工促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以工促农"来引导"以工哺农"的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梦姣   付占辉   乔家君   朱肖勇   敦英杰  
乡村老弱化是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重要表现,乡村老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非均衡化发展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别构建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县域尺度分析2000—2020年研究区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根据耦合关系划分老弱化与现代化区域类型。结果表明:1)乡村老弱化已成为河南省乡村发展的普遍现象,老弱化趋势增强且表现出由外部向内部蔓延集中连片分布的趋势;2)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开始出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固化格局,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且发展差距先增大后减小;3)20年间河南省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发展处于较不理想状态的县(市、区)分布范围最广。因此河南省应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上科学投入,完善制度,推动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梦姣   付占辉   乔家君   朱肖勇   敦英杰  
乡村老弱化是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重要表现,乡村老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非均衡化发展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别构建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县域尺度分析2000—2020年研究区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根据耦合关系划分老弱化与现代化区域类型。结果表明:1)乡村老弱化已成为河南省乡村发展的普遍现象,老弱化趋势增强且表现出由外部向内部蔓延集中连片分布的趋势;2)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开始出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固化格局,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且发展差距先增大后减小;3)20年间河南省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发展处于较不理想状态的县(市、区)分布范围最广。因此河南省应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上科学投入,完善制度,推动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本文在阐明农业现代化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约束和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并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策略。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微观主体方面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二是资源禀赋方面"人多地少水更少"。不过,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性变革发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明显缩小等重要阶段性变化,这些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能前景。要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应重视统筹安排好国内农业的供给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从祎  
本文对苏南经济发达区十年来农业现代化科学实验的主要成绩、现状,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其基本经验是:现代工业装备与先进技术措施结合,取得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实现区内粮食平衡自给基础上发展多种经济;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政策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途径,大力发展乡村企业;重视智力投入;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促进科技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