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3)
- 2023(10727)
- 2022(8728)
- 2021(7969)
- 2020(6785)
- 2019(15326)
- 2018(14998)
- 2017(29079)
- 2016(15401)
- 2015(16987)
- 2014(16392)
- 2013(16454)
- 2012(15168)
- 2011(13562)
- 2010(14008)
- 2009(13310)
- 2008(13713)
- 2007(12723)
- 2006(11473)
- 2005(10476)
- 学科
- 业(82626)
- 济(71740)
- 经济(71640)
- 企(65127)
- 企业(65127)
- 管理(54092)
- 农(46285)
- 农业(30982)
- 业经(28303)
- 方法(27795)
- 财(23888)
- 数学(20158)
- 数学方法(19989)
- 贸(18137)
- 贸易(18130)
- 易(17769)
- 中国(17581)
- 务(16817)
- 财务(16804)
- 财务管理(16788)
- 技术(15979)
- 企业财务(15843)
- 制(15229)
- 策(14259)
- 地方(13193)
- 划(12533)
- 出(12364)
- 体(12349)
- 和(12196)
- 理论(11704)
- 机构
- 学院(230777)
- 大学(221374)
- 济(102523)
- 经济(100834)
- 管理(92904)
- 理学(80042)
- 理学院(79304)
- 管理学(78220)
- 管理学院(77826)
- 研究(73319)
- 中国(59876)
- 农(54195)
- 财(45614)
- 京(45314)
- 科学(43265)
- 农业(41176)
- 业大(37969)
- 江(37039)
- 所(36789)
- 财经(36320)
- 中心(34030)
- 研究所(33104)
- 经(32909)
- 经济学(30707)
- 州(28499)
- 经济管理(28034)
- 经济学院(28025)
- 北京(27622)
- 范(27050)
- 师范(26829)
- 基金
- 项目(149890)
- 科学(120162)
- 研究(112140)
- 基金(110877)
- 家(95506)
- 国家(94483)
- 科学基金(82452)
- 社会(75197)
- 社会科(70977)
- 社会科学(70957)
- 省(60093)
- 基金项目(59164)
- 自然(51352)
- 自然科(50176)
- 自然科学(50160)
- 自然科学基金(49310)
- 教育(48326)
- 划(48195)
- 编号(45455)
- 资助(43536)
- 业(36446)
- 成果(35115)
- 创(34149)
- 发(33878)
- 部(33308)
- 重点(32789)
- 国家社会(31453)
- 创新(31112)
- 农(31062)
- 制(30703)
- 期刊
- 济(124641)
- 经济(124641)
- 研究(64558)
- 农(58017)
- 中国(45681)
- 农业(39018)
- 财(36819)
- 管理(35305)
- 科学(33456)
- 学报(32712)
- 业经(27703)
- 大学(26253)
- 学学(25487)
- 融(23467)
- 金融(23467)
- 业(20278)
- 技术(19799)
- 财经(18004)
- 经济研究(17516)
- 问题(17483)
- 经(15621)
- 教育(15491)
- 农村(14241)
- 村(14241)
- 世界(14084)
- 农业经济(13924)
- 技术经济(13900)
- 贸(13448)
- 版(12779)
- 现代(11963)
共检索到349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喜梅
我国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现象突出。对河南光山县3个观测点5年来(2011-2015)的跟踪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过剩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不快,而农业劳动力短缺率则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这种状况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总体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华 欧阳萍 李光跃 唐瑕苓
目前,四川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本文阐述了四川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的现状,重点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后果与成因,提出要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来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困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老龄化 职业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军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劳动力大幅度下降。河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排在我国前列,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典型性,分析总结河北省经验,可以为新时期河北农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同时也对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奋勤 高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成钢
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的四化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本文试图从农业劳力过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来谈些粗浅看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弓秀云 秦富
本文运用生产力经济学中总产出与投入要素理论,提出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的基本假说,即贫困农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可能为零或负值,非贫困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贫困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低收入户。本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出四川省沐川县的贫困户、非贫困户、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分别为-2.39、0.41、0.27和0.57,验证了基本假说,最后提出改善农户贫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业劳动力 产出弹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镇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仍然在农村:第一产业的发育程度仍然欠缺;从资源的合理配置看农业劳动力留在农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未来世纪的农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国富 李静
文章运用生产函数分解法,基于两部门劳动产出弹性的估计值,对中国1981-2010年农业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动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农业劳动力配置效应呈周期性波动,其波动走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当经济繁荣时,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相反,则贡献较小,甚至为负;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仍会创造出较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游良志
利用1978-2015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与机械利用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在测算出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的基础上分析弹性变化的原因,论证农业机械对劳动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与农业机械均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两者对粮食产出的边际影响不显著。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农机具购置补贴不仅使农业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变强,而且显著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1978-2015年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呈现出四个较明显的阶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增文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徐增文“民工潮”的主流无疑代表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的客观趋势。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其迅猛之势不可能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结果。按照地区要素流动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勇
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我国下一步稳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前提,它主要受国家的制度、政策以及教育水平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地区保护和户籍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先天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不是城市收入下降和失业的原因,而是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率增加的一个重要源泉和我国改革30年繁荣的一个基础。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是中国很多地区贫困的一个根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教育水平 制度与政策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晓旭
低碳农业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诉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国际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必须建构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并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污染 节能减排 碳交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成贵 王现军
中国农业:困境、原因和出路李成贵,王现军中国农业自1985年从顶峰骤降之后,先是徘徊不前,继则限于恢复性的缓慢增长,在近10年的时间内,一直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部门。说其问题成堆、困境重重,也毫不为过。农业发展的滞缓,已直接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桂平
十年改革开放使农业银行发生了巨变,存贷款业务成倍增长,新业务不断开拓。但是,对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对比其他专业银行的发展,特别是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步伐相比,我们还相距甚远,业务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论述农业银行面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继连 姜东晖 陈磊
本文认为,尽管农业节水的意义重大且有技术可能,但农户对此并不热心,农业节水在微观层面上陷入困境。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收费计量方面的原因,又有水价偏低、节水技术成本偏高、节水的利他意义大于利己价值等方面的原因。摆脱困境的出路包括尽可能按用水量收费、提高水价、研发应用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对农户节水给予经济补偿等等。
关键词:
农业节水 微观困境 经济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