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4)
2023(14632)
2022(11797)
2021(11050)
2020(9001)
2019(20353)
2018(20268)
2017(39604)
2016(21583)
2015(24082)
2014(24038)
2013(23524)
2012(21465)
2011(19068)
2010(19460)
2009(18273)
2008(18293)
2007(16752)
2006(15186)
2005(13912)
作者
(59097)
(49508)
(49165)
(46563)
(31677)
(23614)
(22494)
(19060)
(18866)
(17959)
(16752)
(16503)
(15853)
(15808)
(15183)
(14939)
(14519)
(14459)
(14393)
(14132)
(12314)
(12154)
(11991)
(11570)
(11282)
(11092)
(11078)
(10857)
(9898)
(9880)
学科
(93433)
(91137)
经济(91004)
(75806)
企业(75806)
管理(71602)
(48396)
业经(33196)
农业(32297)
方法(31790)
(28476)
中国(26203)
数学(23518)
数学方法(23267)
地方(22156)
(21928)
(20137)
(19814)
财务(19784)
财务管理(19762)
企业财务(18630)
技术(18172)
(16765)
贸易(16752)
(16256)
(15916)
(15570)
(15552)
理论(15328)
(14803)
机构
学院(304320)
大学(293321)
(129925)
经济(127233)
管理(121773)
理学(103387)
理学院(102338)
管理学(101008)
管理学院(100413)
研究(99012)
中国(81518)
(61767)
(60974)
(59461)
科学(56615)
(49854)
(48844)
中心(47542)
财经(46868)
农业(44889)
业大(44780)
研究所(43429)
(42353)
(39298)
(39126)
师范(38882)
北京(38454)
经济学(37835)
(35250)
经济管理(34303)
基金
项目(193978)
科学(154738)
研究(150334)
基金(139773)
(118940)
国家(117674)
科学基金(102891)
社会(97143)
社会科(91583)
社会科学(91559)
(77984)
基金项目(74526)
教育(66982)
编号(64095)
自然(63474)
(63114)
自然科(61937)
自然科学(61922)
自然科学基金(60841)
资助(54907)
成果(51247)
(44170)
课题(43015)
(42765)
(42747)
重点(42506)
(40493)
国家社会(39386)
(39192)
(39106)
期刊
(160583)
经济(160583)
研究(91160)
中国(64903)
(61731)
(49286)
管理(47277)
农业(41258)
科学(40144)
学报(37879)
(35779)
金融(35779)
业经(32519)
教育(31481)
大学(30832)
学学(29092)
技术(27927)
财经(22789)
经济研究(22759)
(22352)
问题(21887)
(19783)
世界(16589)
技术经济(16437)
现代(16134)
农村(15990)
(15990)
(15284)
农业经济(14967)
(14809)
共检索到47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勇政  夏永久  储金龙  
文章以文化技能和经济收入相对较好的企业务工人员为对象,围绕居住就业经历、现状及未来意愿,对皖北近58家企业500名员工开展了抽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作为传统的劳工输出地,皖北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征及趋势:部分外出人口已回流,并有进一步强化趋势,且人口回流的产业跟随特征突出;与普通农业转移人口相比,在文化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占据优势的企业务工人员,未来更倾向于在中心城区和县城定居,即不同群体的城镇化目的地存在分层特征;期望子女能受到良好教育以及个人获得更好发展,是推动企业务工人员进城定居的首要动因,因此,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并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由于这一群体存在着诸如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差、教育意识缺乏等现实问题,已成为阻碍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高职院校参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的现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柳文  刘沛林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步实现自身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是一大必然趋势。基于辅以结构式访谈获取的160份长沙县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资料,探讨了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有进城落户愿意,但受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工作和生活满意程度、农村宅基地、收入水平、政策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小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真正实现了落户城市。要顺利实现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政府应从社会保障、政策配套等方面着手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进城的后顾之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牛建林  郑真真  张玲华  曾序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快速的人口流动与事实城市化对城市环境与人口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在深圳市开展的调查,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征与身心健康状况,初步检验了环境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身心健康的净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而言,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倡导良好的保健行为和生活习惯,对于改善其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铁光  
城镇化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强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是经济发展的纽带,在支持和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辽宁省铁岭市属于传统农业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金融机构如何针对地区特点支持城镇化建设值得思考。笔者就铁岭市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传统农业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雪,聂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东北地区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根据数据分析显示,目前东北地区农业、国有和集体企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均不能有效地带来就业的增长。欧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们利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大规模就业,这也是我们应该选择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永久  储金龙  
在对皖北近1500名农民城镇化意愿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从代际比较视角初步分析了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决策机制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和分层特征,与第一代农民相比,第二代农民更愿意进城定居,相对中心城区和省会合肥而言,镇区和县城由于具有生活成本相对低、距离家乡近等优势,对皖北农民更有吸引力;2在城镇化决策机制上,希望子女(孙)受到优质教育是皖北农民进城的首要动因,表明优质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对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导向作用;3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对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年龄越小、文化水平越高以及在小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玉可  吴珊瑚  
从短期来看,企业可根据市场定价从市场获得外来务工人员,因此不会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来看,企业从预期收益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考虑,往往也不会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然而,有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却进行着人力资本的自我投资。企业对操作工的技能培训应该上升到与设备更新、市场梳理以及产品换代同样的重视程度,使外来务工人员从一般操作工向技术工人转变,这有利于企业与社会的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翔华  虞敏敏  左龙  
本文以南京市实证调研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月收入、从事行业、居住类型、未来去向对住房保障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机,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打分法确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资格,重点研究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岩  刘海燕  
制度如何塑造政策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为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概括了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中观制度,探讨了制度塑造该政策的路径。结果表明:路径依赖的制度及关键节点造就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间断—平衡的演变过程;制度通过建构决策者的思维模式、赋予政策目标群体的不同权利和界定行为主体的利益范围塑造了政策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妮娜  马庆斌  
随着外国劳工进入我国劳务市场逐步增多,加强对外国劳工的管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广西东兴市外国劳工管理服务政策以及面临困境进行探索性分析后,提出了建立劳工入境备案制度,由非政府组织负责协调登记,先纳入后管理;争取政策放宽越南劳工的居留和就业,并对符合条件者发放就业证;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和低廉的越南劳工用工成本,招商引资,扩大产业集群规模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艾云航  
生产要素流动为贫困地区增加经济生长点———赣州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企业的调查艾云航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地区充分发挥毗邻广东、福建地理优势,有近百万农民到粤、闽沿海地区打工。他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经过打工的磨炼,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掌握了信息、广交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继东  舒晓  余宏俊  
基于对进城务工现象成因、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作用、生存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本认识,文章提出在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和改善生存状况方面,建立健全法制是前提,加强和完善制度安排是核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是关键,加强政府监管和监察是根本,从而实现城镇与农村、农民与居民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丽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质量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对明显。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容易受到工作时长、工资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其职业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险健全程度。城市住房成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网络也是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注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丽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质量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对明显。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容易受到工作时长、工资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其职业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险健全程度。城市住房成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