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5)
- 2023(17791)
- 2022(14762)
- 2021(13466)
- 2020(11321)
- 2019(25297)
- 2018(25401)
- 2017(49297)
- 2016(26540)
- 2015(29841)
- 2014(29934)
- 2013(29761)
- 2012(27100)
- 2011(24515)
- 2010(24829)
- 2009(23373)
- 2008(22961)
- 2007(20840)
- 2006(18902)
- 2005(17150)
- 学科
- 济(130154)
- 经济(130003)
- 业(100680)
- 管理(86001)
- 企(82664)
- 企业(82664)
- 方法(49855)
- 农(48597)
- 数学(39821)
- 数学方法(39473)
- 业经(36392)
- 农业(32445)
- 财(32003)
- 中国(31855)
- 地方(27419)
- 学(23676)
- 制(23183)
- 务(22019)
- 财务(21945)
- 财务管理(21916)
- 理论(20941)
- 企业财务(20761)
- 技术(20677)
- 和(20421)
- 贸(19129)
- 贸易(19116)
- 策(19052)
- 易(18477)
- 体(18308)
- 划(18125)
- 机构
- 学院(391235)
- 大学(387493)
- 济(169316)
- 经济(166013)
- 管理(157529)
- 理学(135362)
- 理学院(133999)
- 管理学(132061)
- 管理学院(131365)
- 研究(130462)
- 中国(100252)
- 京(82156)
- 科学(77198)
- 财(74922)
- 农(71268)
- 所(65254)
- 财经(59612)
- 江(59332)
- 研究所(58793)
- 中心(58736)
- 业大(58551)
- 农业(54437)
- 经(54051)
- 北京(51726)
- 经济学(50705)
- 范(49524)
- 师范(49170)
- 州(47174)
- 院(46053)
- 经济学院(45426)
- 基金
- 项目(255087)
- 科学(202122)
- 研究(191021)
- 基金(185722)
- 家(159478)
- 国家(158001)
- 科学基金(137376)
- 社会(123537)
- 社会科(116817)
- 社会科学(116782)
- 省(100222)
- 基金项目(98707)
- 自然(86502)
- 教育(85438)
- 自然科(84488)
- 自然科学(84472)
- 自然科学基金(82985)
- 划(81898)
- 编号(78851)
- 资助(75075)
- 成果(63183)
- 部(56396)
- 重点(55993)
- 发(55951)
- 创(54247)
- 课题(52826)
- 国家社会(50769)
- 创新(50080)
- 教育部(48687)
- 人文(48455)
- 期刊
- 济(202064)
- 经济(202064)
- 研究(119963)
- 中国(74512)
- 农(70869)
- 管理(61578)
- 财(58500)
- 学报(57116)
- 科学(54861)
- 农业(47800)
- 大学(44715)
- 学学(42281)
- 教育(38690)
- 融(36827)
- 金融(36827)
- 业经(36026)
- 技术(35512)
- 经济研究(30848)
- 财经(30212)
- 问题(26402)
- 经(26041)
- 业(24594)
- 技术经济(22435)
- 世界(19720)
- 现代(19376)
- 商业(18474)
- 版(18455)
- 理论(18205)
- 科技(18084)
- 图书(18025)
共检索到592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研究和争论较多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经界展开了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化道路的大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农业,不但是这次讨论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而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突出的现实问题。传统农业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讨论传统农业不能不涉及小农经济。同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原以为早已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中国大地上,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无为
6月8日,在京三十多名历史学、经济史学、农史学和现代农学的研究者会集在一起,对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近代史所,经济所、工经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博物馆、农业部、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以及历史研究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其中既有老一辈知名学者,也有学术界的新秀。讨论会是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组织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戎向平 许倩
本文考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关系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小农经济是集体制农业衰败的产物,它既不能承担自然风险,也不能承担市场风险;改造小农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合作制和资本制是组织基础改造可行的选择,改造小农经济的技术基础,必须引入现代工业和科技成就。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合作制 现代农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文斌 陈昭玖 朱朝晖
农业产业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然而,受人地矛盾、农村劳动力过剩、商品率低下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需在小农经济下寻找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农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宜途径。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产业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仍然属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同时我国农村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国情,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实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本文阐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企业化经营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姝婧
在资本下乡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转型。本文以雇工农业和订单农业为例,分析资本经营农业的动机与获利的方式,及其对小农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在雇工农业模式中,下乡企业通过基层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占有了大量的国家财政资源和农村土地资源,反过来挤压了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订单农业模式中,企业与农户签订销售合同,将高风险、低回报的种养环节外包给农户,企业则在流通、销售环节获取利润,其实质是将小农生产吸纳到资本产业链中,为资本积累服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淋议 张丽婧 洪名勇
小农经济转型是中国农业转型的核心内容。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文献,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小农经济是否过时?""小农经济是否会长期存在?""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系列重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阶段的小农不同于历史上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传统小农,小农经济也并未过时,只是需要随着时代变化和制度变迁而赋予新的内涵。受制于人地关系、土地制度、城乡转型等多重因素的约束,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小农经济转型是有条件的,需要从农业本身和农业外部寻找动能来缓解人地关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更为系统的方案在于:一方面从制度、组织和技术等宏观层面联动设计,另一方面从规模化、组织化和信息化等微观方向持续发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落后与农业资本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了深刻分析,国内外有关小农经济危害与资本化农业积极作用的经验总结雄辩证明,只有资本务农,才能以现代农业经济替代小农经济,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现代化。该文阐明了小农经济的缺陷,分析了以农业资本化替代小农经济的必然性。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资本化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南平 李博
渐趋完成的人口转变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两大趋势的结合为缓解近代以来一直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人地关系紧张局面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中国劳均耕地(播种)面积有可能摆脱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通过对2006—2030年间中国人口转变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的农业劳动人口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预测在2020年左右,中国劳均播种面积将大于11亩,而到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14.5亩。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兼业化的农业产业结构下,这些条件已经可以确保在农业劳动力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获得相对高的农业收入的情况下,形成中国现代小农经济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 王鹏生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不仅存在于工业领域,而且在农业领域同样存在农业产业集聚可以实现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的结合,农业产业集聚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通过公共资源共享、通过技术创新等,实现规模经济。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乡村社会网络 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加入 WTO将对中国的各行各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无论其它敏感性行业被炒作得如何沸沸扬扬,农业和农民问题却始终是那些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对中国国情有着清醒认识的有识之士长期追踪和关注的问题。在资源稀缺和人口压力巨大的条件下,中国农业如何在 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实行什么样的战略调整才能应对加入 WTO的挑战?本刊记者何帆专门采访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温铁军研究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竞争推动分工不断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个体化小生产必然要被社会化大生产所淘汰,小农变成无产者。当今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农业生产已经高度社会化,小农家庭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没有消失,但小农户已经被整合进高度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从属和依附于大资本,处在半无产化状态。个体小农分散经营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通过农民组织化重构食物生产与流通体系,成为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