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93)
- 2023(19406)
- 2022(16086)
- 2021(14977)
- 2020(12342)
- 2019(27894)
- 2018(27564)
- 2017(53076)
- 2016(28421)
- 2015(31819)
- 2014(31658)
- 2013(31539)
- 2012(29029)
- 2011(26221)
- 2010(26779)
- 2009(25201)
- 2008(24193)
- 2007(21946)
- 2006(19731)
- 2005(17902)
- 学科
- 济(124532)
- 经济(124396)
- 业(105306)
- 管理(88448)
- 企(85935)
- 企业(85935)
- 农(50219)
- 方法(48802)
- 数学(38640)
- 数学方法(38284)
- 中国(38151)
- 业经(37969)
- 农业(33824)
- 财(33449)
- 地方(30600)
- 融(28435)
- 金融(28433)
- 银(27533)
- 银行(27493)
- 制(27044)
- 行(26598)
- 务(23257)
- 财务(23184)
- 财务管理(23155)
- 技术(22922)
- 企业财务(21971)
- 学(21922)
- 理论(21812)
- 贸(21610)
- 贸易(21587)
- 机构
- 学院(409547)
- 大学(403429)
- 济(170849)
- 经济(167277)
- 管理(164696)
- 理学(140946)
- 理学院(139472)
- 管理学(137522)
- 研究(137286)
- 管理学院(136772)
- 中国(110050)
- 京(86507)
- 科学(81494)
- 财(77851)
- 农(75150)
- 所(68403)
- 中心(63889)
- 江(62906)
- 业大(61658)
- 研究所(61569)
- 财经(61452)
- 农业(57450)
- 经(55733)
- 北京(54833)
- 范(52732)
- 师范(52290)
- 州(51079)
- 经济学(50166)
- 院(49242)
- 经济学院(45287)
- 基金
- 项目(269688)
- 科学(213471)
- 研究(203403)
- 基金(194434)
- 家(167315)
- 国家(165708)
- 科学基金(143682)
- 社会(129834)
- 社会科(122870)
- 社会科学(122838)
- 省(107522)
- 基金项目(103366)
- 教育(91295)
- 自然(90310)
- 自然科(88195)
- 自然科学(88177)
- 划(88165)
- 自然科学基金(86627)
- 编号(84817)
- 资助(78475)
- 成果(68122)
- 发(61883)
- 重点(59668)
- 部(59053)
- 创(58058)
- 课题(57728)
- 创新(53570)
- 国家社会(53065)
- 项目编号(51179)
- 制(50888)
- 期刊
- 济(200992)
- 经济(200992)
- 研究(123269)
- 中国(85301)
- 农(74389)
- 管理(63306)
- 财(60059)
- 学报(59124)
- 科学(57411)
- 农业(50049)
- 融(49544)
- 金融(49544)
- 大学(46204)
- 教育(44705)
- 学学(43779)
- 业经(37899)
- 技术(36975)
- 财经(30096)
- 经济研究(29535)
- 问题(26482)
- 经(25905)
- 业(25877)
- 技术经济(21915)
- 现代(20150)
- 科技(19685)
- 商业(19448)
- 理论(19331)
- 版(19113)
- 世界(19077)
- 图书(18718)
共检索到627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勇 李玲孜
基于我国传统农业与健康产业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了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我国传统农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污染、生产规模化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标准不定、产业对接方式单一等困境。要实现二者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可以采用以下四条路径,分别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健康产业发展培育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大力发展功能农业,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产品原料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为健康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业态模式。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健康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敏萍
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背景,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公益性与市场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引导相结合、循序渐进开发的原则,目前广西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产业融合理念认识不足、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不成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对此结合广西实际,从实施主体选择、服务对象选择、服务内容设计、实施策略等方面具体设计了广西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发展得到了更多支持。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自治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健康产业涵盖面广,农村生态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可极大地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经济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科 郭明顺 张艳 张默 刘彦伯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农村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内涵、推进路径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高校发展的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提升需要智慧支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产业融合政策机制创新探索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产业融合中新产业新业态需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路。研究提出农业高校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强化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突出农业高校科研与产业变化融合;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高地。
关键词:
农业高校 一二三产业融合 服务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鸿敏 杨雪美 王晓翌 田岚 李莉颖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推进医养结合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时代紧迫感。由于农村医养结合面临着管理条块分割,资源比较匮乏,缺少专业护理人员,医养分离问题突出等难题,需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多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农村 医养结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永勋 李燕琴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依托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农业文化遗产日渐式微,但随着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及居民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然而,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由于各种内部性和外部性因素,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仍然面临挑战,如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产业转型下传统农业文化知识的传承危机等~(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在微观的农业改革实践中,村社组织发挥集体统筹优势,采取“社区本位”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解决了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的难题。实践中“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赋予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制度空间,村社组织提供多元主体需求整合和利益协调的组织基础,二者共同奠定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得以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市场的协同治理营造的社会生态。该社会生态的形成主要依赖政府的农业经营改革氛围营造与物质基础改造、村集体落实地方政策的“社区化”调适和农业服务市场的竞争与发展。因此,在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重视发挥村社组织的能动性和统筹优势,更需要重视营造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生态,为村庄发展和产业兴旺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在微观的农业改革实践中,村社组织发挥集体统筹优势,采取“社区本位”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解决了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的难题。实践中“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赋予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制度空间,村社组织提供多元主体需求整合和利益协调的组织基础,二者共同奠定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得以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市场的协同治理营造的社会生态。该社会生态的形成主要依赖政府的农业经营改革氛围营造与物质基础改造、村集体落实地方政策的“社区化”调适和农业服务市场的竞争与发展。因此,在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重视发挥村社组织的能动性和统筹优势,更需要重视营造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生态,为村庄发展和产业兴旺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霞
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是二者相互渗透、交叉,不断融合逐步成为一种新型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创新的过程,休闲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力,是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休闲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尤为关键。文章从路径依赖理论出发,对路径依赖的运行机制与产业融合与路径依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河南农业旅游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路径闭锁效应,并从发展生态旅游、建立常态应对机制及开发特色产品的角度出发,以此实现产业融合的路径解锁。该文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成立企业或区域联盟组织,制定常态化的应对机...
关键词:
路径依赖 休闲农业 旅游业 融合 河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左彬 黄山鹰
体育与医疗卫生融合(以下简称体卫融合)发展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关键举措。文章在对体卫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体卫融合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方面展现出了实践价值,但也存在体制机制协同障碍、居民健康认知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成果推广难以落地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了如下优化路径:加强统筹协调管理,全面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健康认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成果应用引导,健全应用推广平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晓宏
上海产业园区经历了工业郊区化的起步阶段和产业集群化的扩张阶段,目前正在向产城融合化的转型阶段迈进。下一步,应走产业主导型、城市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推动上海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上海 产业园区 产城融合 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思崟 刘秋金 林镇江 董丙瑞 张瑞琛
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划分并整理林业产业及其他19个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应用产业特征分析法与产业关联分析法,测度林业产业的特征指数与关联指数,探索林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林业产业具有显著的出口生产自主性,而且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逐渐提高,对批发零售业的推动效果最为显著;林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加强产业融合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因此,林业产业应结合产业关联优势,积极实现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融"提"质",地方政府也需加强对人才、科技的重视,为林业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驱动力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媛媛 王淑芳
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的产物,发展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表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虽然实现了初步的融合,但产业融合度偏低,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整合与创新能力不足,康养旅游精品缺乏;高素质人才培养不足,职业能力培训欠缺。探究问题的根源、关键、根本、核心和突破点,并提出以"协同行动、协同服务、协同共享、协同监管"为目标的协同发展体系,包括协同发展的目标、主体和任务,以期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以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益明
"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模式创新分为"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环节融合模式创新和农业产业链条全程融合模式创新,具体包括生产环节融合创新、流通环节融合创新、消费环节融合创新、农业产业链条全程可追溯、农产品生产销售直接对接、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共享。"互联网+"视角下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应坚持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加强财政和社会支农、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全产业链 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益明
"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模式创新分为"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环节融合模式创新和农业产业链条全程融合模式创新,具体包括生产环节融合创新、流通环节融合创新、消费环节融合创新、农业产业链条全程可追溯、农产品生产销售直接对接、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共享。"互联网+"视角下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应坚持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加强财政和社会支农、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全产业链 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