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
2023(1158)
2022(916)
2021(865)
2020(809)
2019(1789)
2018(1811)
2017(4029)
2016(2137)
2015(2337)
2014(2373)
2013(2231)
2012(2141)
2011(1962)
2010(1954)
2009(1673)
2008(1463)
2007(1336)
2006(1156)
2005(1262)
作者
(5313)
(4551)
(4323)
(4240)
(2917)
(2084)
(2024)
(1763)
(1719)
(1590)
(1561)
(1528)
(1463)
(1450)
(1420)
(1413)
(1354)
(1344)
(1317)
(1191)
(1142)
(1074)
(1051)
(1031)
(1029)
(1010)
(1001)
(953)
(900)
(896)
学科
管理(6765)
(6572)
经济(6562)
(5753)
(5189)
企业(5189)
方法(3107)
数学(2813)
数学方法(2798)
环境(2693)
(2572)
(2463)
银行(2462)
(2346)
金融(2346)
(2294)
(2043)
(1990)
(1896)
财务(1896)
财务管理(1893)
企业财务(1833)
资源(1752)
中国(1652)
生态(1473)
人事(1461)
人事管理(1461)
(1436)
(1408)
贸易(1408)
机构
大学(26043)
学院(25879)
(11412)
经济(11156)
管理(10082)
中国(10002)
理学(8371)
理学院(8315)
管理学(8231)
管理学院(8197)
研究(7894)
(7154)
银行(6915)
(6575)
(6491)
(5258)
财经(5185)
中心(5076)
(5025)
(4770)
(4550)
人民(4545)
金融(4486)
(4159)
国人(4110)
中国人(4101)
中国人民(4054)
科学(4036)
财经大学(3990)
农业(3845)
基金
项目(16232)
科学(12922)
基金(12412)
研究(11972)
(10563)
国家(10473)
科学基金(9184)
社会(8008)
社会科(7606)
社会科学(7602)
基金项目(6637)
(6188)
自然(6021)
自然科(5897)
自然科学(5897)
自然科学基金(5790)
教育(5469)
资助(5212)
(5208)
编号(4634)
(3855)
成果(3694)
(3524)
人文(3523)
重点(3508)
教育部(3477)
(3384)
(3331)
创新(3293)
科研(3286)
期刊
(11570)
经济(11570)
(10887)
金融(10887)
研究(9591)
(5415)
(4528)
中国(4431)
学报(3527)
管理(3464)
科学(2941)
大学(2887)
学学(2714)
财经(2694)
(2208)
农业(2190)
理论(2011)
农村(1960)
(1960)
实践(1864)
(1864)
经济研究(1676)
财会(1609)
业经(1580)
农村金融(1535)
教育(1521)
技术(1429)
(1377)
问题(1339)
国际(1297)
共检索到43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高利率普遍存在中国传统借贷利率给人的印象是非常高的,不论在文人士大夫的私人记载中,还是在官方史书中,均是如此,以致有些前辈学者甚至认为,古代借贷的一般利率是"倍称"之息,即年利达到原本钱的一倍以上(100%)。从国家法律及政策所规定的利率来看,在隋唐时代是五分至六分,即年利达到50%~60%,至宋代大约是四分至五分,金元至明清时国家正式法典的规定皆为三分,民国年间曾有二分之规定。而从传世文献的记载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文武  汪涛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交易数据,基于当前网络借贷利率呈现下降趋势的特征,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P2P交易中涉及的借贷双方的议价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借贷双方的议价能力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包括贷款总额、借款期限、借款人信用情况、担保情况等方面。另外,实证研究结果也证明投资者的议价能力比借款人表现出更强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网络借贷市场的日益正规化和监管常态化,网络借贷平台也在不断完善风控机制,同时借款人的信息传递日益透明化,也对利率水平的稳定产生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林大辉  
了解外汇利率(指外汇借贷利率——编者)变动的规律性,探讨影响外汇利率变动的各种因素,並在一定基础上对外汇利率的趋势进行预测,这对于与国际经济有密切联系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现从几个方面探讨影响外汇利率变动的因素。 一、企业运用外汇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权  徐小华  
本文首先阐述了已有学者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的发展现状,之后重点研究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的信息价值。采用回归、Granger因果检验、门限协整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是民间金融信息的指示器,它可以引导民营企业家合理投资,其与官方利率的差异可以解释汇丰与官方PMI指数的不一致,最后总结并提出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向阳  
关于唐宋借贷利率的计算问题黄向阳借贷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值得重视。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唐宋借贷关系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就要正确计算唐宋借贷利率。中国经济史学界对唐宋借贷利率单位的认识和计算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论著对唐代与宋代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圣平  申晨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确定是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核心问题。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确定应考量自由、公平、效率、秩序等价值因素。我国目前确立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确定应当结合实践、经济学和比较法上的经验,将民间借贷以主体为标准进行类型化区分,分别采取不同的规制方法。对于一般民事主体为借款人的借贷,在利率规制模式的选择上宜采用客观主义模式下的"硬上限",其利率上限为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两倍;对于商事主体为借款人的借贷,灵活运用"软上限"的规制方法;对于放债人借贷,其利率规制应由专门性法规单独加以规定,不适用一般民事主体和商事主体的借贷利率上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研究国家信贷计划利率和民间借贷市场利率,通过对两种利率的比较、分析、研究,探讨两种利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可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利率机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 一、两种利率的异同 我国现行利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计划利率(包括政策性优惠利率和浮动利率);另一种是市场自由利率。这两种利率,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贺纪元  樊家楷  
(一)利息是金融市场进行货币交易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利息的借贷是很少的。民间借贷除了亲朋相助,也都有息。调查湖南临武县花塘、武水、南强、土桥四个乡部分村的民间借贷,共38户,(按借方统计),其中集体16户、个体22户,借贷发生额93.53万元,其情况如下: (一) 借贷利率档次多。民间借贷利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金阳  朱钧  
以我国最大的P2P网络借贷网站拍拍贷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网络借贷的借贷利率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入者的信用等级与借款金额对借款利率具有负向影响,历史流标次数对借款利率具有正向影响,是否加入优先计划、历史借贷成功次数、是否具有视频认证等与借款利率关系不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芳秀  宫颖  
我国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创设于2013年,它不仅可对流动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其利率还能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常备借贷便利的引入降低了市场利率的波动性,但在引导利率走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其利率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时有时会被回购利率或拆借利率突破。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抵押品因素的简单理论模型,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抵押品、声誉成本、机构准入和申请数量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为增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应扩大常备借贷便利的使用范围、扩大抵押品的种类、优化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的设定方法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坤  
采用2007—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向非股权关联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逐笔交易数据,分析借贷关系强度对委托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借贷双方关系越密切,委托贷款利率越低,且这一效应仅在货币政策宽松时,贷款方存在银企关联时,或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贷款方向民营企业放贷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放贷时的利率与向民营企业放贷相比存在折价,且当民营企业存在政治关联关系时折价更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骋骋  邱瑾  
与以往文献中单一形态的利率期限结构不同,民间借贷利率期限结构存在递增形、U形、倒U形和波浪形等多种形状,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成为通胀高企、经济下行时期一种持续的常态。我们将这种难以按常理解释的现象称为民间借贷的利率期限结构之谜。本文围绕民间借贷利率形成机制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偏好习性理论"的"期限升水"是理解民间借贷利率结构多样性与异常性的关键,而"市场分割假说"则有助于说明异常现象为何能持续存在。此外,与"格林斯潘之谜"显示经济疲软一样,民间借贷利率期限结构持续异常可能也是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生成的重要表征。实证分析表明,民间借贷利率不存在长记忆性,并且有两类期限的民间借贷利率与CPI存在协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劬  杨杰煜  
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势不可挡,监管层需要正视这种趋势,加强监管并防范金融风险。在规范分析Shibor、网贷利率及民间借贷利率波动溢出机理基础上,运用三元VAR-GARCH-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Shibor、网贷利率及民间借贷利率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Shibor与网贷利率之间呈现出互动性;Shibor与网贷利率间具有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单向波动溢出效应;Shibor与民间借贷利率存在单向的均值溢出效应,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民间借贷利率受网贷利率的波动影响较为显著,网贷利率对民间借贷利率有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为了监测和防范互联网金融及传统民间金融的风险,应加强对网贷利率、民间借贷利率的引导和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沛光  
目前在我国借贷利率市场上存在以正规金融为代表的银行贷款利率和非正规金融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利率。本文以揭阳市为例,通过对两种利率的对比分析,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并就银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何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太龙  王静宜  
近些年来,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已成为进行教育决策、优化教学模式、变革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托力量。大数据教育应用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遥相辉映、彼此促进,这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借鉴"有教无类"推进教育公平、借鉴"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借鉴"禁于未发"构建道德预警机制、借鉴"循序渐进"完善精熟教学法和借鉴"君子慎独"培养学生道德自律五个方面。大数据为诸多未能很好实现的传统教育思想提供了科学力量和技术支撑,而传统教育思想则为大数据的教育应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