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7)
- 2023(14388)
- 2022(12051)
- 2021(11121)
- 2020(9374)
- 2019(21318)
- 2018(21264)
- 2017(41238)
- 2016(22572)
- 2015(25408)
- 2014(25460)
- 2013(25135)
- 2012(22865)
- 2011(20627)
- 2010(20497)
- 2009(18857)
- 2008(18303)
- 2007(16221)
- 2006(14196)
- 2005(12760)
- 学科
- 济(90825)
- 经济(90721)
- 业(63834)
- 管理(63230)
- 企(51969)
- 企业(51969)
- 方法(40669)
- 数学(34343)
- 数学方法(33961)
- 中国(26381)
- 农(24505)
- 业经(22600)
- 财(21018)
- 学(20945)
- 地方(19085)
- 制(17060)
- 农业(16432)
- 理论(16288)
- 银(15096)
- 贸(15095)
- 贸易(15085)
- 银行(15036)
- 技术(14742)
- 和(14664)
- 易(14603)
- 产业(14321)
- 行(14256)
- 融(13899)
- 金融(13898)
- 务(13551)
- 机构
- 大学(322689)
- 学院(319582)
- 管理(127098)
- 济(124367)
- 经济(121622)
- 理学(109681)
- 研究(108526)
- 理学院(108479)
- 管理学(106502)
- 管理学院(105962)
- 中国(82248)
- 京(69903)
- 科学(69609)
- 财(56997)
- 农(55198)
- 所(54998)
- 研究所(50397)
- 业大(50331)
- 中心(48759)
- 江(46907)
- 财经(45801)
- 北京(44213)
- 农业(43653)
- 经(41640)
- 范(41489)
- 师范(40977)
- 院(39682)
- 州(38311)
- 经济学(36922)
- 财经大学(34281)
- 基金
- 项目(222030)
- 科学(173778)
- 基金(160747)
- 研究(159584)
- 家(141302)
- 国家(140146)
- 科学基金(119722)
- 社会(99494)
- 社会科(94120)
- 社会科学(94094)
- 省(86974)
- 基金项目(85520)
- 自然(79473)
- 自然科(77595)
- 自然科学(77573)
- 自然科学基金(76198)
- 划(73532)
- 教育(72043)
- 资助(66337)
- 编号(64652)
- 成果(52129)
- 重点(49764)
- 部(47902)
- 发(47566)
- 创(46076)
- 课题(44626)
- 创新(42977)
- 科研(42524)
- 大学(40647)
- 教育部(40642)
- 期刊
- 济(136350)
- 经济(136350)
- 研究(95699)
- 中国(60888)
- 学报(54722)
- 农(50659)
- 科学(49801)
- 管理(47534)
- 财(41565)
- 大学(40973)
- 学学(38567)
- 农业(35094)
- 教育(34102)
- 融(29824)
- 金融(29824)
- 技术(27066)
- 业经(22790)
- 财经(21904)
- 经济研究(21509)
- 经(18694)
- 业(18143)
- 问题(18083)
- 图书(17227)
- 科技(16209)
- 理论(15845)
- 技术经济(15436)
- 版(15269)
- 现代(14993)
- 实践(14585)
- 践(14585)
共检索到466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健壮
集群竞争优势的实质是“联系和集聚”所产生“协同效应”的最大化。而随着“联系”的加强,却有可能产生集群的老化和风险。集群组织虚拟化是基于组织角度解决集群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不仅研究了传统产业集群中组织虚拟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提出了将虚拟组织引入传统产业集群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风险 虚拟组织 电子商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能
虚拟产业集群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集群模式,它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基于自组织的理论和方法,对虚拟产业集聚的形成、稳定性、动态演化过程以及政府、行业组织等他组织在虚拟产业集群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推动我国虚拟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虚拟产业集群 复杂系统 自组织 他组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健壮
当前对产业集群问题的讨论一般都界定于一定的空间之内,对于传统产业集群空间指向和空间位移的动态研究显得缺乏,至多也是个案的研究。本文在“集群最终的形成和转移是以经济的自利性为基础”的前提下,从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角度用经济学的模型分析其演变的规律。最后本文提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信任等)的构建将对传统产业集群空间指向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转移 空间指向 动态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俊亭 游达明
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规避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风险,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运用虚拟产业集群理论,在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虚拟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开放性、择优性、稳键性,并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提升集群创新能力、打造集群品牌、构建多中心网络群落的风险规避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经济 虚拟产业集群 风险规避 择优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小勇
互联网经济下,虚拟转型使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超越了地理空间的边界束缚,进入其中的企业遍布全球,而其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再有极限约束。虚拟产业集群先天性的全球化属性及其成员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化分布,直接颠覆了传统理论基于地理空间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传统理论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产业集群直接带来的优势。根据分工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指出直接带来该优势的不是产业集群,而是分工。产业集群的根本优势在于其能有效缩短分工之间的"距离",并以此降低分工之间的协作成本,从而促进分工的深化发展,这种距离包含"空间距离"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昱雯 于渤
本文从产业集群和虚拟企业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虚拟产业集群产生的组织背景入手,分析虚拟产业集群产生的必要性、解释其概念的内涵和组织属性,并对其成员的构成及实现的形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发展我国虚拟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昱雯 张云辉 高长元
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和H.哈肯的协同学。耗散结构方法论称为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虚拟产业集群知识系统是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的,虚拟产业集群知识系统是自组织系统。协同论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方法论,虚拟集群内部的竞争与协同是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涨落放大”使系统由非稳定平衡态逐步演化到稳定平衡态。
关键词:
自组织 虚拟产业集群 知识系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琳娜 蒙莹枝 苏菊宁 李明
虚拟电厂是当前国家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对促进电网供需平衡、清洁能源充分消纳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电力“智能管家”,虚拟电厂的核心作用是利用通信技术等聚合源网荷储资源,实现系统内发电和用电调控平衡,解决电力紧张和能效偏低的矛盾。本文基于虚拟电厂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从战略、技术、市场等八个维度构建我国虚拟电厂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对某虚拟电厂进行风险评价。根据期望值结果,八个维度中的技术风险最大,尤其是核心技术专利数量、智能电表普及率和能源综合利用率三个指标排名前三位,需要持续关注;根据熵值结果,自然资源风险和战略风险的风险值跨度大,说明风险的不确定性较大;根据超熵结果,八个维度的风险超熵值差异都不大,云模型的评价结果较准确。基于此,建议构建虚拟电厂建设标准和并网调度规则,推动落实需求响应政策,鼓励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同时,设计针对“集中—分散”模式的“收益—风险联动”分配机制,增强虚拟电厂对内和对外协调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云 李廉水
当今社会,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交叉学科大量产生;信息技术和交通科技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信息、资本和物资的流通,也加快了科技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国家中的融合;技术开发和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导致全球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促使了组织结构的变化,虚拟科研组织作为一种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科研组织形式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践中。本文主要探讨了虚拟科研组织运行中常见的形式——虚拟科研团队的虚拟化过程。
关键词:
组织创新 科研组织 虚拟科研团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绍洪 朱敏龄 魏文云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小、散、乱、差"、物流链地域分割严重的现状,阻碍了物流信息的有效流动和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导致了物流业高碳低效的问题。虚拟产业集群具有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整合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激发集群中的资源整合与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组织结构有序化、一体化、集约化,为构建绿色物流产业组织模式提供了思路。本文结合当前技术与经济背景,提出物流业应构建以虚拟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循环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在竞争合作机制、知识溢出机制、政府作用机制的影响下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绍洪 朱敏龄 魏文云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小、散、乱、差"、物流链地域分割严重的现状,阻碍了物流信息的有效流动和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导致了物流业高碳低效的问题。虚拟产业集群具有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整合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激发集群中的资源整合与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组织结构有序化、一体化、集约化,为构建绿色物流产业组织模式提供了思路。本文结合当前技术与经济背景,提出物流业应构建以虚拟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循环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在竞争合作机制、知识溢出机制、政府作用机制的影响下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秋明 李运强
虚拟产业集群能否有效地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虚拟产业集群的管理创新。本文从集成管理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独特优势,并提出了虚拟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关键词:
虚拟产业集群 管理创新 集成管理理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恒 全华
随着游客需求从标准化的团队游产品为主升级为长尾化的自由行产品为主,旅游发展模式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升级,基于景区景点地理空间的传统旅游集群模式面临发展困境,无法满足游客对创新性长尾旅游服务需求和旅游产业全球化经营需求。线上线下融合的旅游虚拟产业集群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势,超越地理空间范围的限制,实现海量游客和服务供应商等旅游利益相关者在虚拟空间聚集和互动,快速敏捷地满足游客对服务的预订和监管需求。旅游虚拟产业集群解构旅游产业线性分工体系,驱动旅游企业模块化转型并以大数据平台为无边界发展平台。旅游虚拟产业集群的服务供应商需要构建新的运作机制,包括用户和活数据驱动的精准运作机制、虚拟整合和社区化运作机制、基于赋能的运作机制、基于旅游全球价值网络的分工机制,以便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满足游客在"全域旅游"环境下的多元化长尾旅游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峰
转型与升级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里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产业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应有之义。本文认为基于产业生态化思想的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也代表了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文献梳理和对苏中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及生态化演进整体判断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认为当前苏中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是:在企业层面继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层面建立生态产业园区。并以此为切入点,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提出应从政府、企业、产业等多层面进行具体思路设计和针对性制度安排的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用组织距离衡量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组织接近",在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企业联合利润越大;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的影响较小。最后求得要实现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随着组织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则企业的创新水平要满足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