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4)
2023(13160)
2022(10565)
2021(9453)
2020(7698)
2019(17424)
2018(17526)
2017(33592)
2016(18128)
2015(20523)
2014(20559)
2013(20055)
2012(18468)
2011(16944)
2010(17343)
2009(15914)
2008(15452)
2007(14025)
2006(12860)
2005(12049)
作者
(55167)
(45585)
(45522)
(43185)
(28971)
(21762)
(20465)
(17679)
(17566)
(16457)
(15667)
(15336)
(14982)
(14754)
(14419)
(14216)
(13708)
(13138)
(13113)
(13059)
(11559)
(11480)
(11435)
(10561)
(10351)
(10266)
(10199)
(10167)
(9447)
(9055)
学科
(85884)
经济(85807)
管理(46830)
(45540)
(35132)
企业(35132)
方法(30522)
中国(26962)
数学(26340)
数学方法(25797)
地方(24816)
(24160)
业经(21527)
(17782)
农业(16471)
环境(15650)
(14938)
产业(14378)
(13901)
地方经济(13749)
(13694)
(13681)
银行(13643)
(13621)
金融(13620)
(13582)
贸易(13568)
(13290)
技术(13187)
理论(13127)
机构
学院(261706)
大学(257793)
(106937)
经济(104650)
研究(97250)
管理(95136)
理学(80601)
理学院(79636)
管理学(77798)
管理学院(77358)
中国(73371)
科学(61461)
(57632)
(50568)
(48220)
(46225)
研究所(45957)
中心(43277)
(42028)
业大(40260)
农业(37514)
北京(37130)
(36412)
师范(35963)
(35766)
财经(35690)
(33817)
经济学(32440)
(32187)
(30727)
基金
项目(172784)
科学(135407)
研究(124923)
基金(122162)
(108309)
国家(107431)
科学基金(90816)
社会(78554)
社会科(74512)
社会科学(74492)
(70582)
基金项目(63385)
(58956)
自然(58225)
自然科(56790)
自然科学(56777)
教育(56618)
自然科学基金(55735)
资助(50569)
编号(50152)
(44189)
重点(40410)
成果(40354)
课题(37022)
(36230)
(36089)
发展(35163)
(34577)
创新(33923)
国家社会(32334)
期刊
(128695)
经济(128695)
研究(79484)
中国(60090)
(45911)
学报(42959)
科学(40452)
管理(38875)
(33205)
教育(32958)
大学(32472)
农业(31601)
学学(30540)
(26271)
金融(26271)
技术(25167)
业经(23366)
经济研究(20944)
(17408)
财经(17366)
问题(16700)
(15209)
统计(13521)
技术经济(13397)
科技(13333)
商业(12808)
资源(12671)
(12598)
(12490)
图书(12352)
共检索到409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艳琳  欧阳瑾娟  
现阶段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供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生态的破坏也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相协调,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增伟  毕军  张炳  刘文英  
论述了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依据产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提出了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造纸业为例 ,提出了实现江苏省造纸业生态化的具体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海刚  衡希  王永强  黄伟丽  
中国西部地区战略地位显著,但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必然选择。文章探讨了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及发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西部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四个体系及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并对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苗荧  
温州模式传统格局的提升已经成为一大亟需解决的课题,抱住传统产业妄自尊大与完全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都是不现实的。温州模式升级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温州经济要从传统模式中突围,必须努力解决高科技与传统结合的机制,注意产业融合的全球发展趋势,使温州经济由内源式发展转变为开放性发展战略,从而消除“人格化交易机制”与“代际锁定”造成的产业定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君风  姜进章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强调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随着"模拟向数字"、"免费向付费"、"事业向产业"三大转变的加快,在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程愈益加快的今天,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互动性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有力地冲击着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传统媒体的生存法则和生存格局。因此,深入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毓匀  贾妍  
温州专业会展是在传统产业集聚规模基础上,以某类传统产业商品为核心,相关配套产品或服务为辅助,向专业观众开放的经济活动。本文将深度剖析温州专业会展与传统产业共融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凝练数字经济等新动能会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万后芬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 ,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绿色产业的发展 ,主要包括 :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开发 ;环境资源产业的发展 ;环保信息产业的开发。除专门面向环境问题的绿色产业外 ,其他传统产业 ,如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的绿化也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产业的发展 ,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要各行各业的经营者高度重视 ,积极参与 ;又要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扶持和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王加胜  
"十一五"期间,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呈现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产业改造投入规模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和投入强度却呈现减弱趋势,国内技术在技术来源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在技术改造中越来越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零部件产业和民生产业得到了更多重视。同时,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强度太低,在信息化领域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障碍,体制、机制性障碍造成企业的技术改造动力不足,很多企业在改造中缺乏全方位考虑的长远规划,等等。"十二五"期间,应从四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是将传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海龙  张金屯  
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保产业在全球兴起。绿色科技以产品为中心 ,是传统产业绿化改造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述在产品生命周期理念指引下 ,应用科技手段绿化传统产业、发展环保产业 ,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为经济增长开拓广阔的空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金国  
本文认为,传统产业集群与现代流通业特别是专业化市场之间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传统产业集群催育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市场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产业发展与贸易发展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形成传统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市场发展的协调机制。集群与企业方面,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通过等级市场、商务网络等不断获取外部市场的信息,加强革新,改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专业化市场在建设方面,要稳步推进体制改革,走市场化道路;政府和商会方面,要转变管理职能,增强服务职能,大力营造有利于集群与流通业协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推进市场、集群和企业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专业化市场形成基于集群的区位品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正强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怎样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如何在竞争中获胜?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冶金专家、冶金部原副部长周传典。 记者:周部长,您好!您长期从事技术引进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积极主张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请问在现阶段,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是要走技术引进的道路,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芬  柳晓玲  董玉宽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其发展程度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产业集群生态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采用扎根理论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据此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以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峰  
转型与升级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里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产业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应有之义。本文认为基于产业生态化思想的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也代表了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文献梳理和对苏中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及生态化演进整体判断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认为当前苏中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是:在企业层面继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层面建立生态产业园区。并以此为切入点,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提出应从政府、企业、产业等多层面进行具体思路设计和针对性制度安排的举措。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磊  安同良  
传统产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体系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在中国产业知识吸收与技术追赶的过程中,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两条有较大区别的创新轨道中。案例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存在三类创新模式,即供应商主导模式、过程创新模式和协同创新模式。在中国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进行自主研发,促进民族产业独立发展,这也正是自主创新的要义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