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8)
2023(13904)
2022(10555)
2021(9192)
2020(6997)
2019(15395)
2018(15233)
2017(29300)
2016(16078)
2015(17934)
2014(18161)
2013(17639)
2012(15951)
2011(14236)
2010(14200)
2009(13247)
2008(13045)
2007(12041)
2006(11066)
2005(10591)
作者
(45595)
(38105)
(37663)
(36337)
(23745)
(17817)
(17033)
(14489)
(14433)
(13609)
(13008)
(12531)
(12138)
(12096)
(11873)
(11790)
(11274)
(10948)
(10908)
(10859)
(9636)
(9223)
(9165)
(8590)
(8549)
(8545)
(8479)
(8400)
(7487)
(7485)
学科
(68652)
经济(68554)
管理(53626)
(47662)
(39481)
企业(39481)
业经(22879)
中国(22187)
(21584)
方法(19402)
(19259)
(19165)
产业(16499)
数学(15744)
地方(15604)
数学方法(15446)
环境(15290)
农业(14196)
(13635)
(13388)
银行(13371)
(12804)
(12528)
(12152)
金融(12149)
(11573)
(11402)
技术(11310)
(11201)
财务(11141)
机构
学院(231124)
大学(228095)
(97310)
经济(95208)
管理(85786)
研究(78898)
理学(71972)
理学院(71245)
管理学(70105)
管理学院(69680)
中国(61212)
(48897)
(48195)
科学(44760)
(38445)
(37437)
财经(37045)
中心(36428)
(34314)
研究所(33942)
(33270)
经济学(30574)
业大(30538)
北京(30443)
(30378)
师范(30126)
(29695)
(29092)
经济学院(27387)
财经大学(26969)
基金
项目(149024)
科学(118649)
研究(115456)
基金(106810)
(91565)
国家(90775)
科学基金(78428)
社会(75641)
社会科(71799)
社会科学(71780)
(60304)
基金项目(55176)
教育(51907)
(49128)
编号(47430)
自然(46134)
自然科(44992)
自然科学(44983)
自然科学基金(44148)
资助(41275)
成果(39707)
(34869)
(34330)
重点(34101)
课题(34009)
(32209)
国家社会(31942)
(31750)
创新(29675)
(29601)
期刊
(118824)
经济(118824)
研究(73306)
中国(51494)
(39150)
管理(35357)
(34727)
学报(31782)
科学(30196)
教育(28292)
大学(25700)
(25385)
金融(25385)
学学(23911)
农业(22922)
业经(21050)
技术(20993)
财经(18836)
经济研究(18359)
(16441)
问题(15972)
(11989)
现代(11128)
图书(10977)
(10933)
(10892)
技术经济(10824)
科技(10504)
理论(10360)
商业(10299)
共检索到36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众  
针对传统产业转型中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遵循市场经济理论和问题导向法,探索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发现其决定性力量是市场。基于市场的选择,工业互联网的软件集成云架构、大数据分析能力、全覆盖智能感知功能、要素互联互通优势,可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补齐信息化短板、走向定制化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展融通创新。针对工业互联网市场化运作量质仍待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中小企业嵌入工业互联网的意愿和动力不足以及相关人才奇缺等制约因素,提出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核心在于实现市场融通,需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双向发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激发中小市场主体嵌入上云的内生动力;以市场化方式加强金融支持;发挥融通创新的市场促进作用;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发展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益  宋洪远  
智慧农业不仅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为更好地发挥智慧农业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推进作用,本文梳理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演进,阐释了智慧农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分析了当前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路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智慧农业主要从激发产业动能、助力人才培育、增强文化自信、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基层治理五个方面赋能乡村振兴。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仍面临着中长期政策尚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仍有短板、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健全、数据采集管理应用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者参与意愿不强等关键问题,未来应从5个方面着手改进:制定中长期精细化政策规划;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提升数据采集管理应用水平;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然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领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程。本文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发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和“双效”提升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数字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文化产业有高度的适配性,数字化通过效率提升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文化产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推进文化产业法治化与组织建设三方面,提出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正>当今世界正处于数字经济的改革浪潮中,机器学习、产业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正逐步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转型,深刻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未来中国的能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出现根本性变革。在区域管理和宏观决策等不同领域,新一代数字技术将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的驱动方案。
关键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一蕾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的环境下,国际竞争演化成产业竞争。产业链是产业上下游企业间通过价值创造达成的供需联系而交织成的一个网络,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也称产业互联网。产业链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实融合,使产业大数据的融合增值赋能产业链。本文依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定义出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并通过范例研究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建设目标及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文后对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喜峰   姜承昊  
随着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点名单出台,有必要对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的关键问题和推进路径进行研究。目前推进机制在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试点示范、强化智力支撑和推动敦促落实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推进机制中的试点区主要以生态产品供给区为主,缺少从供需双向层面精准对接试点;生态产品价值推进机制的试点示范探索中缺少以绿色新质生产力实质性提升的推进机制;生态产品价值的智力支持存在不足,以及生态产品价值理论滞后于试点示范地区现实需要。对此,未来应统筹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强化供需两侧的试点示范;以绿色新质生产力引领示范区建设;强化智力支撑与示范试点紧密结合;完善中国特色生态价值理论体系的构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熠  靳曙畅  
实现“双碳”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和经济低碳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探究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理论方面,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碳排放的外部不经济等机制降低碳排放。实践方面,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主要聚焦五条路径: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碳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低碳生产生活体系、完善碳排放市场交易体系以及优化碳排放行政管理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可发  杨慧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鸽  赵永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限定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一种有价要素,进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引发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引起碳会计变革。文章简要回顾了碳会计实践历程,重点梳理了碳会计确认与计量、列报与信息披露等关键问题研究进展。梳理发现,对碳排放权经济实质的认识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碳会计确认与计量观点,也阻滞了统一性碳会计准则的出台与推广。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同时确认一项代表碳减排义务的预计负债。但碳排放权的取得有政府免费分配、市场购入、拍卖取得,用途又有履约、出售、注销等,不同组合下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仍是目前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依据经济实质进行确认与计量是未来趋势。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全球尚无权威性的规范指南。定量化披露、反映行业特色、统一规范和第三方鉴证以提高碳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未来碳会计研究需要把握两大特殊方向,一是碳排放权同质性与应对气候全球治理框架下,碳会计需要具有全球适用性,必须在兼顾统一性的基础上,兼顾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国家的会计核算需求;二是在产权理论框架下,差异化碳排放权界定方案下的碳会计体系构建问题,也应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阳   柯小华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突破口。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包括课堂、课程和专业三个层面,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系统。依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者要素及其功能,认为组织行动者的协同共生是转型的推力,个体行动者的数字能力是转型关键,物质范畴非人类行动者的联通共享是转型的支撑,意识范畴非人类行动者的文化重塑是转型的保障。基于“转译”原理,从动力激发、动力合成与动力保障三个阶段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并从推动数据融通、强化产教融合能力、培育数字素养、培植数字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体两翼一擎”的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翀  
当前数字经济背景和旅游新业态发展态势表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深化乡村智慧旅游,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新型业态,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文章基于广东省数字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以SICAS模型为切入点,剖析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多层次探讨数字化赋能下广东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优化路径。中观层面,重点分析了广东乡村旅游的模式、业态和价值链的演变;微观层面,从游客需求、旅游要素、信息互动、运营管理、营销策略、资源整合和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正在重塑广东乡村旅游的产业架构和运作方式,促进了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效率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阳  易鑫  郭鑫  李丹  
本文选取2010—2020年126家A股上市的涉农企业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赋能涉农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对涉农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赋能作用,并且发现该作用具有持续的正向性;(2)营业成本控制效率在数字化转型赋能涉农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传导中扮演着完全中介效应,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营业成本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涉农企业经营绩效水平;(3)期间费用控制效率在数字化转型赋能涉农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传导中扮演遮掩效应,即数字化转型使企业期间费用在总收入的占比上升,从而削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还提出数字化转型赋能涉农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资政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丽洁  
在“双碳”目标下,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推动对外贸易形成绿色化新趋势,这对深层次、全方位打开对外贸易格局,加速对外贸易产品优化以及资源配置,降低传统国际贸易成本,扩大效益空间具有巨大效益。围绕“双碳”目标以数字赋能推进对外贸易绿色化发展方向,研究数字赋能对外贸易绿色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目前所存在的矛盾冲突,解决当前新旧矛盾,从构建理论体系、培育高水平人才、深化数字产业融合等方面,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