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1)
2023(14289)
2022(11712)
2021(10429)
2020(8671)
2019(19377)
2018(19036)
2017(36733)
2016(19751)
2015(22017)
2014(21999)
2013(21962)
2012(20607)
2011(18645)
2010(19121)
2009(18178)
2008(18292)
2007(16905)
2006(15424)
2005(14618)
作者
(59283)
(49427)
(49386)
(46639)
(31689)
(23505)
(22253)
(19069)
(18849)
(17923)
(17077)
(16446)
(16202)
(16141)
(15798)
(15116)
(14782)
(14427)
(14258)
(14194)
(12439)
(12409)
(12151)
(11504)
(11265)
(11241)
(11040)
(11034)
(10037)
(9818)
学科
(94609)
经济(94471)
(86085)
(77785)
企业(77785)
管理(74967)
业经(32629)
方法(31936)
(29565)
(29273)
中国(26289)
地方(23703)
(22966)
数学(22916)
数学方法(22740)
农业(20933)
(20774)
财务(20744)
财务管理(20710)
技术(20349)
企业财务(19644)
(17086)
(16843)
(15878)
理论(15765)
(15640)
(15605)
银行(15571)
(15261)
金融(15259)
机构
学院(295544)
大学(289685)
(127448)
经济(124937)
管理(113973)
研究(102826)
理学(96008)
理学院(95005)
管理学(93820)
管理学院(93267)
中国(81054)
(62601)
(62501)
科学(59806)
(52582)
(52122)
(48854)
财经(47562)
研究所(46662)
中心(46029)
(42850)
业大(41831)
农业(40677)
北京(39945)
(38234)
经济学(38230)
(37294)
(35890)
师范(35460)
财经大学(34683)
基金
项目(184694)
科学(146935)
研究(137787)
基金(133239)
(115206)
国家(114098)
科学基金(98819)
社会(89454)
社会科(84899)
社会科学(84881)
(75070)
基金项目(69812)
自然(61922)
教育(61164)
(61147)
自然科(60432)
自然科学(60414)
自然科学基金(59413)
编号(54595)
资助(53724)
(45720)
成果(44370)
(42174)
重点(41940)
(40790)
(40354)
课题(39281)
(39157)
创新(38572)
发展(37202)
期刊
(158983)
经济(158983)
研究(93647)
中国(67064)
(52017)
管理(50880)
(50756)
学报(42192)
科学(41846)
农业(34513)
大学(33084)
(31991)
金融(31991)
学学(31397)
教育(30069)
业经(28596)
技术(27493)
财经(24712)
经济研究(24171)
(21492)
问题(20448)
(19952)
技术经济(16970)
(15536)
现代(15510)
世界(15349)
商业(14898)
经济管理(14231)
科技(14181)
国际(13940)
共检索到474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王加胜  
"十一五"期间,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呈现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产业改造投入规模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和投入强度却呈现减弱趋势,国内技术在技术来源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在技术改造中越来越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零部件产业和民生产业得到了更多重视。同时,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强度太低,在信息化领域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障碍,体制、机制性障碍造成企业的技术改造动力不足,很多企业在改造中缺乏全方位考虑的长远规划,等等。"十二五"期间,应从四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是将传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志红  章鸣  屠帆  孙佳骏  
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浙江省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用地政策改革和土地利用特征,并通过分析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其空间适配需求特征,提出以坚持供需适配、城创融合和区域协同的原则推进产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产业平台形成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醒民  
依据劳动力、资产、劳动生产率、利润/销售收入比率等指标的变动态势,本文认为必须同时具有高劳动生产率和高盈利率的先进制造业才能成为上海新一轮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的细分研究后的结论是,上海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先进领域并不是像电子计算机和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电子器件这样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制造领域,而是要发展面向生产者需要的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其盈利能力更强,劳动生产率也更高。因此,上海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性调整是要重点发展那些生产先进技术产品所需要的产业制造技术,而不是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对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的"路线图""时间表"。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正面对发达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玉禄  陈欣  施文韵  
基于先进制造业与传统产业对比,本文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的影响,以及股权性质和资金流的作用。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并显著体现在先进制造业中;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民营先进制造企业相比国有先进制造企业表现出更高的研发热情;而相比资金匮乏的企业,资金充裕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具有更高的研发活力,国有企业表现尤为突出。本文的研究对完善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和标准化改革创新有如下启示:政府在进行政策引导时须注意适度性,过度的政策调控不利于企业研发;而且国家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先进制造企业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若凡  夏建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晖  
面临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制造业发展的第一要务,而产业选择是转型升级的基础。根据先进制造业的特征,构建了先进制造业的评价体系,对宁波制造业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为背景,结合宁波现有的优势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的综合评价指数,确定了石油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宁波首选的先进制造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华  陈圻  
本文界定了先进制造业的概念,构建了发展先进制造业行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客观赋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选择出了南京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行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制造业崛起、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先进技术不断出现,发展先进制造业势在必行。文章梳理了国际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经验,比较分析了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同路径的适用基础、风险、收益等。最后结合山西省情,为山西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保华  
文章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为背景,结合山西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路径,对促进山西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华  
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华  
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崔茜茜  孙克强  
长三角区域经济正处于深刻的发展转型阶段,从传统制造业为主提升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无疑是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长三角区域未来发展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先进制造业的涵义、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长三角区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区域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萍  胡峰  张月月  
全球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掀起序幕,先进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增长极,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先进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新工业革命时期,加快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关键是要把握住全球生产体系重构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构建国际区域价值链(IRVC),可以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升级发展拓展国际空间。企业通过对国内价值链和国际区域价值链的治理与拓展,可以提升其价值链综合治理能力,为构建并主导新型全球价值链(New GVC)奠定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开展,以我国为核心的价值多环流体系(GVC-NVC-IRVC-New GVC)会逐步形成,并成为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升级发展的新动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勇  
目前学界关于数字经济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认知中,存在一定程度“唯技术论”的狭隘性与“蜂拥而上”的泛化性,这将不利于中国先进制造业抓住数字经济机会窗口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将数字经济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视野与政府宏观政策的近中期视角内,创新性地提出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下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要素、产业规模结构、品质、道路、市场定位与生态环境等六类特征;并聚焦颠覆式技术创新、“新基建”与“一带一路”“RCEP”市场需求、创新型与红利型制度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系统化关键性机会窗口。在秉持技术、需求与政策的三维度分析框架以及国内外历史与现实的两层面逻辑思路基础上,深刻总结了中国成就“制造业大国”经验与迈向“制造业强国”心得以及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会窗口成功经验,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时代重点技术、开发先进制造业终端与中端两个市场、提升先进制造业制度创新政策效果等核心对策建议。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体经济根基,数字经济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机会窗口,本文的研究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实现,进一步厘清了理论演进逻辑与阐明了实践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