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3)
- 2023(11188)
- 2022(9299)
- 2021(8530)
- 2020(7144)
- 2019(16108)
- 2018(15365)
- 2017(30907)
- 2016(16020)
- 2015(17646)
- 2014(17348)
- 2013(17117)
- 2012(16096)
- 2011(14591)
- 2010(15014)
- 2009(14288)
- 2008(13443)
- 2007(12261)
- 2006(10571)
- 2005(9592)
- 学科
- 济(76239)
- 经济(76152)
- 业(52648)
- 管理(51684)
- 企(45632)
- 企业(45632)
- 方法(35880)
- 数学(31002)
- 数学方法(30798)
- 融(27407)
- 金融(27407)
- 银(24883)
- 银行(24877)
- 行(24062)
- 中国(23738)
- 财(22226)
- 业经(18093)
- 农(17566)
- 地方(17360)
- 制(17148)
- 务(14219)
- 财务(14191)
- 财务管理(14161)
- 企业财务(13732)
- 贸(13007)
- 贸易(12998)
- 理论(12697)
- 产业(12677)
- 易(12612)
- 学(12350)
- 机构
- 大学(234253)
- 学院(234148)
- 济(106736)
- 经济(104806)
- 管理(95412)
- 理学(83339)
- 理学院(82571)
- 管理学(81620)
- 管理学院(81172)
- 研究(73406)
- 中国(61808)
- 财(52022)
- 京(46382)
- 财经(42117)
- 科学(39489)
- 经(38370)
- 中心(35680)
- 经济学(35134)
- 所(34417)
- 江(33178)
- 经济学院(31892)
- 财经大学(31805)
- 农(31246)
- 研究所(30974)
- 业大(28793)
- 北京(28649)
- 商学(27671)
- 州(27545)
- 范(27544)
- 商学院(27435)
- 基金
- 项目(154420)
- 科学(125164)
- 基金(116958)
- 研究(114665)
- 家(99646)
- 国家(98857)
- 科学基金(87352)
- 社会(78181)
- 社会科(74688)
- 社会科学(74671)
- 基金项目(61464)
- 省(58773)
- 自然(54388)
- 自然科(53255)
- 自然科学(53244)
- 自然科学基金(52410)
- 教育(52383)
- 划(48876)
- 资助(47953)
- 编号(44491)
- 成果(36149)
- 部(35775)
- 重点(34174)
- 发(33579)
- 创(33559)
- 国家社会(33211)
- 教育部(32051)
- 人文(31726)
- 创新(31239)
- 性(30553)
- 期刊
- 济(111502)
- 经济(111502)
- 研究(70231)
- 财(40546)
- 中国(40344)
- 融(37736)
- 金融(37736)
- 管理(36046)
- 学报(30369)
- 科学(30193)
- 农(27773)
- 大学(24407)
- 学学(23372)
- 财经(22552)
- 经(19380)
- 经济研究(19043)
- 教育(18948)
- 业经(17632)
- 农业(17621)
- 技术(17616)
- 问题(14835)
- 贸(12301)
- 商业(11974)
- 技术经济(11786)
- 理论(11378)
- 统计(10824)
- 现代(10740)
- 策(10432)
- 国际(10107)
- 实践(9972)
共检索到342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立军 于斌斌
本文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演化阶段、企业行为及政府策略,并以浙江绍兴为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包含三个阶段,即相互相应阶段、协调发展阶段和分化替代阶段;地方政府与龙头骨干企业的策略选择显著影响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度及演化趋势;地方政府在淘汰传统产业落后产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以及为二者融合发展搭建创新链接平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长海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分析框架,探讨政府行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经济群落中"创新型"企业的比例与两类产业协同创新的程度紧密相关,政府对企业创新成果的保障机制或法制因素十分重要,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奖励和对不创新企业的处罚行为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菅青 吴骏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的务实选择。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它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数据缺乏,导致对相关产业的评价与选择困难。文章以合肥市家电产业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树功
当前的产业升级是传统产业主导逐步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残酷的淘汰和替代,而是两种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协同共赢和资源互补的可能性。通过资源转移和市场共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者将最终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协同 融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永 张会平
在演化博弈论的框架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博弈收益矩阵,本文构建了复制动态方程,揭示了两类产业的动态演化规律,并求得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开放性的非线性递进关系,不一定表现为动态正向的线性关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演化博弈结果依赖于初始条件的选择;新兴产业从萌芽、到与传统产业"双峰逼近"、再到两类产业协调发展、最后形成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良币驱逐劣币"阶段,新兴产业在经济当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增量扩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文章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引领、高强度的产业研发投入、积极的商业模式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根治性的产业选择等有效做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驱动,二者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融合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最后从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种大双 孙娜 孙绍荣 杨枫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研发投资市场失灵、政府补贴"退坡"问题,引入产业内补贴政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补贴政策下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策略。研究表明:在有政府补贴而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既有政府补贴又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政府补贴比例、产业内补贴比例和传统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均正相关,同时行业内补贴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在无政府补贴而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当补贴比例小于某一值时,产业内补贴才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无政府补贴也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是企业的占优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勇清 李世才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具体包括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模型和持续发展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银银 邓玲
创新驱动过程分为前端驱动、中端驱动和后端驱动,共同作用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中科技创新路线的每个相应环节,促进了知识积累、学习、创造及扩散,推进传统企业技术结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等变革,实现以传统业务为支柱向以新兴业务为核心转变。多个转型中传统企业形成联系紧密的创新联盟,并在空间上不断集聚,逐渐形成创新的生态系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实现:选择适合的创新形式培育壮大新兴产品及业务;创新链与传统产业链有效融合;集聚创新要素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荣贵 银路 王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首先需要新兴技术的支撑,而新兴技术从形成到商业化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商业化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政府政策的作用,提出政府在新兴技术商业化的不同阶段为有效促使新兴技术尽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应采取的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发展规律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忽视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发展意识不强、资本与技术问题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产业创新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协调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江怀 胡雯蓉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不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是目前理论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和传统产业的对比,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股权资本对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迥异,即规模扩张不利于传统产业提高经营绩效,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营绩效;股权资本降低了传统产业的经营绩效,却显著提高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绩效。这个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还处于规模效应递增阶段,需要大力发展;同时表明其规模的扩张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来实施。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凤 李昕耀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是相辅相承、互动发展的,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转化为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又可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揭示每一种模式的典型特点;根据生产函数模型,建立基于间接R&D、生产要素和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模型,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存在显著的拉动作用;从技术溢出角度来看,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传统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投入要素来看,劳动和资本投入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小于R&D和间接R&D的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凤 李昕耀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是相辅相承、互动发展的,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转化为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又可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揭示每一种模式的典型特点;根据生产函数模型,建立基于间接R&D、生产要素和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模型,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存在显著的拉动作用;从技术溢出角度来看,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传统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笑楠
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策略下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分析政府与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政府核查策略选择与企业使用补贴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违规使用政府补贴的惩罚力度、企业合理使用政府补贴的成本和收益都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博弈过程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合理配置补贴资源、丰富政府补贴形式、完善补贴监管体系等方法,促使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可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