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7)
- 2023(20039)
- 2022(17295)
- 2021(16325)
- 2020(13848)
- 2019(32321)
- 2018(31875)
- 2017(60925)
- 2016(33075)
- 2015(37740)
- 2014(37823)
- 2013(37379)
- 2012(34339)
- 2011(31124)
- 2010(31000)
- 2009(28883)
- 2008(28774)
- 2007(25432)
- 2006(22150)
- 2005(19721)
- 学科
- 济(133908)
- 经济(133686)
- 管理(97707)
- 业(91423)
- 企(76388)
- 企业(76388)
- 方法(62679)
- 数学(54071)
- 数学方法(53380)
- 财(37587)
- 中国(37295)
- 农(36425)
- 业经(29818)
- 学(29223)
- 制(28294)
- 贸(27637)
- 贸易(27625)
- 易(26928)
- 地方(24837)
- 农业(23770)
- 务(22893)
- 财务(22801)
- 财务管理(22743)
- 理论(22283)
- 和(21810)
- 企业财务(21498)
- 银(21204)
- 银行(21142)
- 环境(20227)
- 融(20162)
- 机构
- 大学(478660)
- 学院(474670)
- 济(193264)
- 经济(189172)
- 管理(184781)
- 研究(160597)
- 理学(159985)
- 理学院(158161)
- 管理学(155206)
- 管理学院(154361)
- 中国(121322)
- 京(101893)
- 科学(99211)
- 财(90611)
- 所(81065)
- 农(77676)
- 研究所(73722)
- 中心(72876)
- 财经(72044)
- 业大(70672)
- 江(69140)
- 经(65452)
- 北京(64735)
- 范(62696)
- 师范(62088)
- 农业(61011)
- 经济学(59165)
- 院(58094)
- 州(55545)
- 财经大学(53505)
- 基金
- 项目(320854)
- 科学(252194)
- 基金(233974)
- 研究(233054)
- 家(204079)
- 国家(202408)
- 科学基金(173456)
- 社会(148075)
- 社会科(139813)
- 社会科学(139774)
- 省(123636)
- 基金项目(123552)
- 自然(112905)
- 自然科(110277)
- 自然科学(110246)
- 自然科学基金(108283)
- 教育(107868)
- 划(104694)
- 资助(97017)
- 编号(94405)
- 成果(77513)
- 重点(71932)
- 部(71677)
- 发(67506)
- 创(65936)
- 课题(65084)
- 创新(61626)
- 科研(61619)
- 教育部(61553)
- 国家社会(60904)
- 期刊
- 济(209875)
- 经济(209875)
- 研究(140294)
- 中国(91757)
- 学报(77110)
- 财(71166)
- 农(70791)
- 科学(69996)
- 管理(66884)
- 大学(58683)
- 学学(55070)
- 教育(51797)
- 农业(48401)
- 技术(40801)
- 融(40220)
- 金融(40220)
- 财经(35612)
- 经济研究(34094)
- 业经(33317)
- 经(30484)
- 问题(27476)
- 业(25471)
- 图书(23826)
- 贸(23587)
- 版(23230)
- 技术经济(22840)
- 理论(22141)
- 科技(21895)
- 统计(21730)
- 商业(20423)
共检索到698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昉
文章在借鉴美国学者德怀特.希.帕金斯研究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分配和租佃制度的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租佃制度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租佃率和租佃契约的内容以及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租佃制度完全有可能对农业产出产生积极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传统中国社会 租佃制度 租佃率 租佃契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一“租佃”是史学中极常用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说:“奴隶社会”是奴隶劳动,封建社会是租佃制。而“古史分期”的全部工作便是寻找奴隶制为租佃制所取代的标志。然而,究竟什么叫“租佃制”?看来对这一“符号”所要表达的“语义”在今日还远不是一致的,于是关于它的研究便有成为一场没有规则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的危险。笔者认为所谓租佃制应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租佃制指独立经营者向别人交纳剩余产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波
租佃制度在历史上绵延数千年,在近世(宋代至民国)至少覆盖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构成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被看作是解开中国社会发展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对这项制度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也存在着很多流行的误解。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一些根本性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翔 卢新海
本文对不完全信息下的土地租佃契约进行研究后发现,所有的租佃契约都是次优的,也就是说,租佃制度本身是效率损失的。对于中国的农业绩效,制度性的因素影响始终是很大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时间序列的回归模型来说明家庭承包制下的中国农业绩效,应用岭回归估计方法在对1978—2009年中国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后我们发现,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导致1993年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既然在现行的农地制度下,中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缓慢,那么就有必要对现行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允许农地所有权的转让和抵押,并通过其他的制度安排来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
租佃 制度安排 农业绩效 农地所有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祥荣
近年来,中国农业的问题又一次突出,国民经济的基础再一次动摇。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鼓励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政策,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投入的增加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作者在肯定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提出了土地租佃补偿制度,不失为一种解决农业问题的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科翔 周雄飞
在人情社会中,制度安排要适应文化环境。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自发性、非强制性和广泛性特征体现了这种制度安排在自发形成过程中社会伦理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正式制度安排具有强制性,但是,也必须与文化环境兼容,否则这种制度安排就将是无效的,或者是不可持续的。本文基于行为互动的博弈方法,以监考制度为例,以说明人情与制度的冲突,以及如何设计制度以实现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兼容,制度与人情兼容问题。
关键词:
人情与制度冲突 机制设计 激励兼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韦潇
风险与激励的关系一直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经典理论框架(Holmstrom和Milgrom,1987)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实践引入契约类型选择的制度限制,分析风险对最优租佃契约形式以及激励的影响,并且利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微观契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灾害风险越大,分成契约被选择的概率越大(激励越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分成还是定额契约,地租率都会越小(激励越大)。此外,当佃农的财富增加或者使用受灾害影响更小的土地时,风险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可以被减轻。本文的分析为风险与激励关系文献中相互矛盾的实证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陈涛
已有的中国现代史与中共党史研究,大都将清末民初赣闽边(即原中央苏区)传统农村社会定义为:地权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富;地租比率奇高;土地租佃制是最残酷的"封建剥削",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然而,研读毛泽东《寻乌调查》及赣闽边相关史料,毛泽东视之为清末民初该地区最具典型性的寻乌农村则是:土地占有并非高度集中而处于动态流转之中;地租率明显低于普遍认定的比率且为租佃博弈的双赢选择;土地租佃制是为当时配置农村生产要素的择优机制;总体呈现的是地权、租佃制与市场的结合及其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富动力,驱动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前行与悄然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
传统农村社会 地权 租佃 市场 向富动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锐
在清末民初 ,赣闽边地区农村的租佃制度与华北、苏南、关中等地的租佃制度相比 ,具有租佃土地多、公田多、分成租多、土地流转快等特点 ;该地区普遍的租佃制与边区地处三边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户家庭经营的选择和政府无暇顾及社区公共事业的现状相联系 ,与当时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要素流通体制相适应 ,是农村社会的经济选择 ,对边区农村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赣闽边 租佃制 经济选择 农村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朱菘 郑猛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成租佃制的运行,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提供了实践上的证明。文章选取回报率较高的特定投资对象为例,模仿分成租佃制下的投资回收分析方法,探讨了纯"分成制"下的分成比例状况。研究表明,教育金融契约的性质选择与期限选择,都会影响契约主体的"风险-收益"评价。这一结论,是在一定的假定下得出的。分成制的大面积实施还有赖于放松假定,不断出产趋于实际的研究成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蔚然
在《卡尔·帕金斯生涯技术教育改进法》的主导下,美国当前的生涯技术教育范式呈现出以生涯发展为导向,加强与工作世界的联系,重视生涯技术教育的横向整合和纵向衔接的特点。然而,新经济模式、技能危机及不尽人意的毕业生质量也促使美国思考如何做出改进。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总统重新授权了帕金斯法案,试图通过增加跨领域政策一致性、下放权力提高州层次生涯技术教育灵活性、进一步加强问责制等措施,推动生涯技术教育的质量提升。
关键词:
美国 生涯技术教育 帕金斯法案 变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本文以土地可以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的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等计量方法,在历史视角下系统性地考察了农户经营农场规模、租佃制度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场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但与人均产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在进一步对效率进行考察时发现,农场面积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与技术效率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此外,分成合约佃农的生产效率普遍低于自耕农和定额合约佃农。本文的结果不仅丰富了农业经济史相关研究,也为当前在土地流转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鼓励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政策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
农场规模 土地租佃 生产率 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晖
对中国过去认识传统乡村社会模式影响最大的为"租佃关系决定论"与"乡村和谐论"。前者强调租佃关系的作用,后者则把传统乡村看成一个非常和谐的、温情脉脉的大家庭。但这两种理论皆属一种理论虚构,难以考之史实。本文着重讨论前一理论。比较历史统计学的资料和计算证明:传统中国土地并不那么集中,租佃制并不那么发达;小农自由交易导致严重分化的说法不成立;历史上朝代际和朝代内土地趋向于集中的"规律"并不存在;当时的社会不公与社会危机另有原因,与租佃制关系不大;把地权问题说成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首要问题、把地权不均说成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弊病以及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的主因,从而把平均地权说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没有根...
关键词:
租佃制 土地集中 吉尼系数 地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伟 王丽霞
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出现和推广有助于现代农业发展,但该模式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基于反向租佃视角,考察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契约本质,并由此分析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中存在的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进而探讨不同托管模式下的风险形成机制及其配置方式。最后,分别针对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提出防范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风险配置 反向租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