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4)
- 2023(12429)
- 2022(9958)
- 2021(9282)
- 2020(7768)
- 2019(17470)
- 2018(17262)
- 2017(32990)
- 2016(17560)
- 2015(20439)
- 2014(20230)
- 2013(19573)
- 2012(18045)
- 2011(16024)
- 2010(16357)
- 2009(15467)
- 2008(14778)
- 2007(13288)
- 2006(11903)
- 2005(11215)
- 学科
- 济(72449)
- 经济(72372)
- 业(46064)
- 管理(44875)
- 企(36916)
- 企业(36916)
- 中国(31156)
- 方法(29074)
- 融(27088)
- 金融(27086)
- 银(25212)
- 银行(25186)
- 数学(24527)
- 行(24436)
- 数学方法(24258)
- 农(22228)
- 业经(18800)
- 制(17666)
- 财(17439)
- 贸(16488)
- 贸易(16470)
- 易(16137)
- 地方(15530)
- 农业(14836)
- 理论(13848)
- 学(13391)
- 体(12328)
- 中国金融(11421)
- 产业(11244)
- 发(11087)
- 机构
- 学院(247879)
- 大学(247873)
- 济(106841)
- 经济(104726)
- 管理(88127)
- 研究(87969)
- 中国(74690)
- 理学(74686)
- 理学院(73816)
- 管理学(72474)
- 管理学院(72052)
- 京(53473)
- 科学(50912)
- 财(48635)
- 所(43910)
- 中心(41654)
- 农(40990)
- 研究所(39815)
- 财经(38715)
- 江(36761)
- 经(35328)
- 经济学(35090)
- 北京(34264)
- 业大(33893)
- 范(33700)
- 师范(33365)
- 农业(32069)
- 经济学院(31672)
- 院(30954)
- 州(30170)
- 基金
- 项目(158931)
- 科学(124954)
- 研究(119399)
- 基金(115151)
- 家(100286)
- 国家(99431)
- 科学基金(84317)
- 社会(77514)
- 社会科(73607)
- 社会科学(73585)
- 省(60308)
- 基金项目(59718)
- 教育(55215)
- 划(51083)
- 自然(50956)
- 自然科(49885)
- 自然科学(49874)
- 自然科学基金(49029)
- 编号(48266)
- 资助(47408)
- 成果(40879)
- 重点(36533)
- 部(35824)
- 发(35699)
- 课题(34109)
- 创(33532)
- 国家社会(33175)
- 创新(31377)
- 教育部(31106)
- 性(30705)
共检索到388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畅 王清禾
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而经久不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现实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了一系列文化变迁,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变革与调适的挑战,经历了更新转型的重塑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是融合共生的关系,这种基于本土文化根基上的现代化探索,形成了一种既保留传统价值又适应当代需求的发展路径,创造出一种更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泽宇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源自于中华大地,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根与魂。同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传统文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靖 董雅
由于传统文化概念被人们重新认识和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以特有的民族符号形式被重新诠释,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成为现代设计的亮点。本文简略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从绘画、色彩、传统符号等方面,通过比较与分析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实验和应用。文章的提出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 园林景观 设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文华
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它的元素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延伸,有些是通过文化符号去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些是将传统文化元素以新的方式进行转译并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之中,延续继承传统文化,开始新的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建筑以及室内空间中逐渐出现传统文化元素,文化性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化的装饰相互融合、充分展现。
关键词:
现代建筑装饰 传统文化元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龙
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道、佛、法等诸多文化流派为内容的丰富而瑰丽的文化生命体。中国管理现代化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先贤的智慧和思想,借鉴当代西方先进的管理科学,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推动中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中国现代化管理与西方现代管理"和而不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津孚
我国企业在推进管理现代化过程中,贯彻“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方针,在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理论和成功管理经验的同时,努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若干典型事例,供企业界和学术界参考。
关键词:
管理现代化 传统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在150多年的教育现代化动变中,我们有过激烈反传统和全盘西化的偏失,但更多学者则注重传统与现代化的汇合融通,积极探寻传统精髓在教育现代化动变中的深层价值。开掘传统文化教育元素的深刻内涵,对推进我们未竟的教育现代化事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文化传统 现代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梁培林
数字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是新时期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具体体现,它将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者的分离和对抗则会导致传统文化发展创新乏力和科学技术人文缺失。因而应该深入研究数字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基础、原则及途径,以促进数字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和谐机制的构建,推动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寿伟 侯永丽
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面向传统的伦理改造运动,自上而下地引发了近代教育的剧烈变革,并以一种崭新的精神开启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然而,知识精英过于强烈的救亡图存使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一开始便以欧美为蓝本,他们以种种源自西方的“真理性价值”进行着一次次的思想试验,并把中国传统视为荼毒灵魂的罪恶之源。失去传统根基的教育现代化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成为功利之学、实用之学,深陷虚无主义的精神顽疾。中国教育亟须传统的回归,需要依据中国古典教育的精神品格,以“天人合一”的大教育观、以“内圣外王”的教育目的论、以“人文化成”的教育方法论完成自身的返魅之旅,最终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萧宇
现如今,作为一种审美体验,传统文化正在渗透各行各业,成为独具特色的本土风格艺术,也是现代平面广告的重要运用手法。近年来,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备受好评,其原因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成功,折射出了人们的内在精神和审美志趣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并不仅仅是文化的简单复刻,更需要创意设计。本文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意义以及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在生活中普遍可见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场合,并总结出未来的应用对策,期望对艺术创作、商品包装、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视觉传达设计 文化传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维达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 家文化和以孙子为代表的《孙子兵法》思想,是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其哲学思想无疑对 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海娜 罗玉辉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在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在于科学驾驭资本,通过对资本逻辑的审思与超越,进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之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审思与超越可以通过“过去—现在—未来”的脉络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西方现代化资本逻辑的根源及自我扬弃”中探寻资本的奥秘,包括“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资本文明面”与“资本消极面”、资本的“过去式”与资本的“未来式”;其次,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运用“资本”的实践,即“节制资本—运用资本—驾驭资本”的三大历史阶段,提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打破“西方化=现代化”迷思,全面正确认识资本特性并科学驾驭资本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最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驾驭资本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德平 傅丽丽
乡村治理始终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主体建构、制度革新、体系建设的过程,正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新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是乡村治理创新转型的理念指引,乡村治理有效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二者并联演进、相辅相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治理既面临要素、动力和条件深刻变化带来的转型机遇,又要应对现代技术、制度和机制融入乡村的适应性、衔接性与匹配性挑战。新征程乡村治理转型必须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框架,要在目标上强调全面均衡发展,在内容上突出人的现代化,在主体上倡导多元合作,在方式上注重内生式发展;要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文化领域,走经济共促、社会共商、文化共建、城乡共治的创新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