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1)
2023(8842)
2022(7082)
2021(6672)
2020(5576)
2019(12299)
2018(12173)
2017(23291)
2016(12911)
2015(14067)
2014(13930)
2013(13643)
2012(12580)
2011(11722)
2010(11957)
2009(10972)
2008(11272)
2007(10407)
2006(9371)
2005(8540)
作者
(38139)
(32517)
(31889)
(30502)
(20272)
(15794)
(14296)
(12444)
(12235)
(11577)
(11294)
(10827)
(10444)
(10293)
(10278)
(9732)
(9622)
(9294)
(9225)
(9148)
(8260)
(8174)
(8015)
(7647)
(7412)
(7276)
(7200)
(7114)
(6580)
(6489)
学科
(52956)
经济(52894)
(45373)
(45128)
农业(30201)
管理(29673)
(24336)
企业(24336)
方法(18443)
业经(17142)
数学(15371)
数学方法(15131)
中国(14595)
(13568)
(13335)
(12819)
地方(10639)
农业经济(10265)
(10140)
(9876)
(9268)
(9044)
农村(9031)
理论(8965)
(8829)
银行(8816)
(8500)
土地(8370)
(8192)
金融(8191)
机构
学院(189058)
大学(185469)
(75011)
经济(73427)
管理(67836)
研究(66367)
理学(58547)
理学院(57879)
管理学(56725)
管理学院(56392)
(54778)
中国(51450)
科学(42909)
农业(41827)
(38634)
业大(35736)
(35100)
(34588)
研究所(31869)
中心(31118)
(29827)
财经(27262)
(26799)
师范(26548)
农业大学(25607)
(24813)
北京(23621)
(23554)
(23518)
(22476)
基金
项目(124064)
科学(97759)
研究(90869)
基金(90054)
(79888)
国家(79087)
科学基金(66629)
社会(58013)
社会科(54507)
社会科学(54488)
(50045)
基金项目(47963)
自然(42586)
自然科(41564)
自然科学(41552)
(41379)
自然科学基金(40815)
教育(40564)
编号(37902)
资助(35230)
(31381)
成果(30875)
重点(28381)
(27679)
(27669)
课题(25671)
(25527)
(25486)
国家社会(24135)
创新(23817)
期刊
(92248)
经济(92248)
(59691)
研究(55164)
农业(40208)
中国(40183)
学报(35685)
科学(31762)
大学(27445)
学学(26237)
(26010)
业经(21331)
教育(21091)
管理(21028)
(19805)
金融(19805)
(18895)
技术(14928)
财经(13965)
农村(13625)
(13625)
农业经济(13577)
问题(13376)
(12989)
(11952)
经济研究(11780)
世界(10608)
业大(10370)
经济问题(9805)
资源(9710)
共检索到286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苗瑞凤  
解读农民工的维权策略,需要以他们的日常生活逻辑为基础,揭示其行动原则与机制。作为一个综合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与双重生活经历的人口群体,其具有独特的维权逻辑,既不能单纯用农民的行动方式来解释,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现代工人来看待。面对善恶难辨的外界援助,他们谨慎行事避免风险;面对严酷的就业环境,他们总体性考量而有取有舍,而一旦身处有利的环境时,他们又会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色彩。总之,农民工的维权行为兼具传统小农与现代市场理性的双重特征,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建嵘  
通过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农民工群体作为"漂移的社会"的特征,提出农民工的"依法维权"解释模式及其维权特点,认为造成农民工弱势地位不仅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法侵害;农民工对"法定权益"的维护会向对"基本权利"的争取方向发展。当前,政府进行制度改革,增强农民工维权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是必要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春苗  
农民工民间维权NGO(即非政府组织)是一种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体制外社会组织,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工劳动权益状况为大背景,以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供求和制度变迁、交易成本和收益分析原理等为框架,分析了农民工民间维权NGO在社会转型期的激励机制、实现机制和约束机制,并从政府的角度对管理和规范此类组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俊廷  
"自助行为"是解决纠纷或冲突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但其行使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任何情形下都可使用。农民工维权中的"自助行为"主要体现为以极端甚或非法的手段试图救济自己受损的权利,而其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不自觉中助成了自己由受害人向加害人的转化。把自己由权利的合法拥有者,推向了违法者,甚至犯罪人的位置。农民工维权中的"自助行为"多属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的"自助"行为富有夸张性,更多地具有引起相关部门或组织关注的意味。不要总把农民工维权的"尴尬"归结为法律意识的问题,其实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公权力或相关组织能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广实  杨山鹰  
本文对当前农民工存在的“维权难”现状和原因的研究表明,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密切配合,社会保障制度合理设计和相关的法律援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延芳  
农民工对维权行动的偏好不仅受到其个人特征的影响,情境的作用也应被充分考虑。结合多分类Logistic分析,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权益侵害的情境不加以区分可能导致不适当的结论。文章以劳动报酬不合理、拖欠工资、作业环境恶劣、超时加班、工伤为例,比较分析各种权益侵害情境下农民工对包括不行动、个人行动、集体行动在内的各种维权行动的偏好,发现农民工通常并不热衷于以集体行动维权,反而在遭遇权益侵害的多数时候将选择不行动,情境的严重性和该情境下行动的有效性可能是其主要考虑因素。以此提出重视农民工的不行动,引导农民工积极合法维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鹏举  马腾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民又占绝大多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工的一些技能需要提高,法律意识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需要提升等等。只有不断的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农民工这支队伍充分、完善地方发挥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翠萍  李秋霞  
基于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制度化维权意愿的基本状况,并从社会网络、政治信任和企业制度三个维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制度化维权意愿。其中,老乡会、政制信任度和企业的侵权状况对农民工的制度化维权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工会、对政府的信任度和企业的社会保障水平等变量影响不显著。个体特征方面,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政治面貌和在岗职位成为影响农民工制度化维权意愿的重要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岳军要  
针对建筑业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知及时主动收集固定维权证据的状况,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农民工应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如何利用工作证件、考勤记录以及声像资料等多方面收集证明自己维权诉求的证据,以更加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倪婧琪  胡勇军  
农民工举步维艰的维权现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城镇化进程中引导农民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客观总结农民工法律维权现状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阻碍农民工法律维权的各种因素,提出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普法教育等方面入手,切实为提高农民工维权实效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倪婧琪  胡勇军  
农民工举步维艰的维权现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城镇化进程中引导农民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客观总结农民工法律维权现状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阻碍农民工法律维权的各种因素,提出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普法教育等方面入手,切实为提高农民工维权实效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正喜  唐鸣  
当前,劳资冲突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及现有制度资源,工会是农民工维权最好制度选择。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工会相比较,我国工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要维护好包括农民工在内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工会还需要在主体地位、基本任务、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性转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平利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了基本心理需要对农民工非制度化维权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并运用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能够降低农民工非制度化维权意愿,相对剥夺感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非制度化维权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抗伤害信念在相对剥夺感与非制度化维权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对农民工非制度化维权行为的防控,可以从工作设计与组织情境管理入手,提高农民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感,降低其相对剥夺感,从而降低其参与非制度化抗争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合占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却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不能拥有和城镇户口劳动者平等的地位,不能享受相应的权利,并且得不到相应的权益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工在文化素质上表现出和城市的不和谐。因此,加强农民工的文化建设成为和谐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霍生平  苏学愚  
我国农民由于长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大多具有朴实无华、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但是农民工素质及诚信意识的低下是不容忽视的,它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