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1)
2023(8890)
2022(7394)
2021(6659)
2020(5250)
2019(12172)
2018(11868)
2017(22400)
2016(12068)
2015(13632)
2014(13341)
2013(13736)
2012(13379)
2011(12301)
2010(12578)
2009(11492)
2008(11380)
2007(10246)
2006(9359)
2005(8945)
作者
(38686)
(31896)
(31864)
(30018)
(20585)
(15532)
(14494)
(12516)
(12448)
(11646)
(11164)
(10866)
(10697)
(10381)
(10243)
(9982)
(9635)
(9598)
(9300)
(9247)
(8154)
(8116)
(7969)
(7520)
(7332)
(7200)
(7157)
(7153)
(6839)
(6500)
学科
(52489)
经济(52426)
(29368)
管理(27852)
中国(21673)
地方(18748)
(18470)
企业(18470)
(16789)
方法(14512)
(13322)
业经(12971)
(12209)
数学(12187)
数学方法(12053)
农业(11627)
服务(10443)
(10413)
(10403)
金融(10403)
(10350)
银行(10317)
地方经济(10292)
(10125)
(9942)
贸易(9929)
(9860)
(9529)
(9449)
制度(9441)
机构
大学(176443)
学院(173695)
研究(73244)
(70760)
经济(68714)
管理(60553)
中国(53560)
理学(49770)
理学院(49040)
管理学(48170)
管理学院(47823)
科学(44379)
(41096)
(38906)
(35238)
研究所(34908)
(32427)
中心(31968)
(29985)
农业(27410)
北京(27160)
(26719)
业大(26386)
(26298)
师范(25932)
(25285)
(24209)
财经(23999)
(21689)
科学院(21583)
基金
项目(111874)
科学(86357)
研究(82418)
基金(77730)
(69457)
国家(68767)
科学基金(56683)
社会(51266)
社会科(48293)
社会科学(48281)
(44849)
基金项目(39962)
(38210)
教育(36814)
自然(35213)
自然科(34373)
自然科学(34359)
编号(34050)
自然科学基金(33734)
资助(32003)
(31025)
成果(29304)
重点(26025)
课题(25336)
发展(24693)
(24261)
(23661)
(22965)
创新(21530)
国家社会(20989)
期刊
(92306)
经济(92306)
研究(60872)
中国(50562)
(33491)
学报(30597)
科学(27920)
教育(26442)
管理(23570)
农业(22982)
大学(22769)
(22634)
学学(20852)
(19937)
金融(19937)
业经(15328)
图书(15275)
技术(14575)
经济研究(14382)
(12092)
财经(11912)
书馆(11640)
图书馆(11640)
问题(11252)
(10662)
(10427)
(9197)
论坛(9197)
世界(8872)
(8861)
共检索到296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齐立云  王丽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相伴而行,流动人口规模增长与代际更替并存,新生代流动人口占全体流动人口的比例逐渐超过老一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中坚力量。本文使用2011-2014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比较新生代和老一代流动人口在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医疗保险、住院服务利用、医疗支出和报销状况的异同,分析新生代流动人口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需求利用的新特征,并提出适应流动人口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代际变迁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齐立云  王丽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相伴而行,流动人口规模增长与代际更替并存,新生代流动人口占全体流动人口的比例逐渐超过老一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中坚力量。本文使用2011-2014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比较新生代和老一代流动人口在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医疗保险、住院服务利用、医疗支出和报销状况的异同,分析新生代流动人口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需求利用的新特征,并提出适应流动人口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代际变迁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鸿儒  成前  倪志良  
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分析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但对不同疾病,这一影响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机制分析显示,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是通过个体健康素养这一渠道发挥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不同流动时间、年龄结构和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的医疗服务利用产生了异质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探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祝仲坤  郑裕璇  陈淑龙  冷晨昕  
公共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均等化程度将会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CMDS2017专项调查,系统考察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中,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差距较大,均等化程度较低。(2)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越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越高,以流动人口居住城市“是否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偏误后,结论依然得到支持。(3)之所以能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其因在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增强其社会资本。本研究有助于审视并理清公共卫生服务在社会融入层面的效应,为探索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流动人口深度融入城市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孟颖颖  韩俊强  
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差异与参保地点差异两个维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任何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卫生服务利用,无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参加何种社会医疗保险,在居住地参保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认为,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地域区隔"构成了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制度藩篱,应尽快解决跨统筹地区就医结算的"不便捷",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分布,消除地方本位主义,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制度创新,吸纳更多的流动人口参加居住地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祝仲坤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均能显著提升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在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遗漏变量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共卫生服务对老一代及跨省流动农民工留城意愿的提升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公共卫生服务可以通过提升健康水平、增强城市归属感间接提高农民工留城意愿,其中城市归属感发挥的间接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审视并理清公共卫生服务在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策效应,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铺就农民工市民化道路提供证据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裕民  陈宇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分析流动人口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结合当前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供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春超  尹靖华  
本文研究了全国社区(村)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常见传染病症就医行为的影响,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基层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显著促进了流动人口就医行为,但对不同人群的效果相异。健康教育方式的有效性排序是:面对面>互联网>报刊等传统媒体。成本--效果分析表明,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最具效率的依次是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本文认为,国家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投入资源的区域配置和培训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改善空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祝仲坤  郑裕璇  冷晨昕  陶建平  
本文借鉴阿玛蒂亚·森的福利思想,以可行能力指标衡量农民工的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防护性保障、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精神感受及政治参与等五个层面测度农民工可行能力,结果表明当前农民工可行能力仅为0.285,依据Martinetti(2000)对福利水平的划分标准,处于较低水平。(2)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等城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的可行能力,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并通过Oster(2013)的方法进行遗漏变量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3)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可行能力的影响呈现地区差异、代际差异及就业身份差异。本研究有助于我们审视并理清公共卫生服务对提升农民工福利水平的价值,从而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铺就农民工市民化之路提供证据支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文杰  蔡鹏鸿  
我国各省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出时空分异特征。现有文献在分析造成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时空分异的原因时,都忽视了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文章借助我国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公共卫生支出强度、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以及人口聚集度不同是造成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时空分异的主要原因。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发现,公共卫生支出强度和人口聚集度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门槛效应,公共卫生支出强度提升至一定门槛值时,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作用明显提高;而人口聚集度与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随着人口聚集度的不断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薇  马赛  翟铁民  郭锋  胡蝶  高田林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过程中,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短板与薄弱环节。文章结合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经验,利用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以及《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卫生人才储备、服务能力现状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及信息化建设,加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努力构建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刘永涛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界定,对反映公共卫生服务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通过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协调现有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方式来促进省际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志广,陈金喜,周指明,程锦泉,彭绩,何振彬,巫云辉,夏挺松,卢祖洵  
从社会、经济和健康3个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弱势现状,阐述了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弱势的基本特征是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利用上的低层次性,提出了发展经济、社区化管理和制度创新等改变流动人口弱势地位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海珊  
文章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和多项Mlogit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所享有的医疗保险状况及其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患病后,其在户籍地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作用非常有限,而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医疗负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吸引了无数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建设大军,外地建筑流动人口的涌入,无论是对流出地,或是流入地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建筑工地环境卫生、食堂卫生、民工居住条件及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从而给流人地的卫生管理和防病灭病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建筑工地成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卫生防疫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1 加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卫生防疫管理的重要性 从山东省青岛市有关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及其卫生防疫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1 流动人员复杂,来往频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