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
2023(623)
2022(530)
2021(539)
2020(461)
2019(1019)
2018(972)
2017(1899)
2016(1194)
2015(1225)
2014(1313)
2013(1316)
2012(1216)
2011(1161)
2010(1073)
2009(1058)
2008(1013)
2007(885)
2006(728)
2005(562)
作者
(4165)
(3600)
(3519)
(3361)
(2078)
(1757)
(1537)
(1359)
(1225)
(1220)
(1192)
(1181)
(1177)
(1141)
(1105)
(1084)
(1066)
(1032)
(984)
(968)
(945)
(890)
(865)
(808)
(807)
(806)
(794)
(790)
(743)
(728)
学科
(4332)
经济(4327)
方法(2448)
(2408)
数学(2282)
数学方法(2272)
管理(2161)
(1721)
(1544)
企业(1544)
(1309)
地方(1118)
(930)
环境(916)
农业(890)
中国(776)
(678)
贸易(678)
(659)
(657)
(634)
业经(633)
金融(633)
及其(612)
(593)
(586)
银行(579)
地方经济(575)
(556)
(554)
机构
学院(16626)
大学(16492)
研究(6719)
(5904)
经济(5782)
(5577)
科学(5470)
管理(4947)
农业(4700)
中国(4337)
理学(4325)
理学院(4238)
管理学(4126)
(4103)
管理学院(4090)
研究所(3927)
业大(3924)
(3203)
中心(2989)
农业大学(2954)
(2855)
(2777)
实验(2729)
(2689)
(2677)
实验室(2656)
科学院(2634)
重点(2537)
(2525)
(2358)
基金
项目(12765)
科学(9644)
基金(9140)
(8565)
国家(8504)
研究(7629)
科学基金(6865)
(5800)
自然(5044)
基金项目(5008)
自然科(4936)
自然科学(4933)
自然科学基金(4821)
(4705)
社会(4450)
社会科(4216)
社会科学(4211)
资助(3679)
计划(3399)
教育(3391)
科技(3142)
重点(3008)
(2843)
(2779)
编号(2683)
科研(2676)
(2657)
(2647)
(2631)
专项(2546)
期刊
(5769)
经济(5769)
(5160)
学报(5142)
科学(3691)
研究(3575)
农业(3454)
大学(3207)
学学(3166)
中国(2790)
(2007)
(1993)
业大(1390)
(1341)
管理(1316)
农业大学(1241)
(1208)
金融(1208)
财经(1118)
中国农业(1104)
经济研究(1005)
技术(979)
自然(971)
科技(968)
资源(963)
业经(935)
(933)
问题(925)
自然科(807)
自然科学(807)
共检索到2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红英  崔保安  李新生  杨明凡  赵丽  方剑玉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X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ILTV河南株(ILTV-CG)GX基因。将ILTV-CG接种10日龄鸡胚,提取ILT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回收的PCR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进行连接,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对菌液PCR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菌株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GX基因全长为950 bp,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299个氨基酸的多肽。推导的氨基酸有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有11个与二硫键形成有关的半胱氨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ILTV-CGGX基因与GenB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波  黄兵  马秀丽  张素芳  张秀美  陈溥言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烟台株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1条1.5kb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电泳分析、酶切鉴定,将得到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gE并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与ILTV美国标准攻毒毒株和中国王岗株,BHV-1,EHV-1,FHV-1,HHV-2,HHV-3,HVT,MDV-1,MDV-2,PRV的gE基因比较,发现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7%~11.9%和99.4%~15%。结果表明,不同ILTV毒株之间gE基因还是比较保守的,但不同疱疹病毒之间,gE基因的同源性较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淑霞  贺秀媛  崔保安  王建华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IBVHN99株的N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op10,提取pMD18-T-N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并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H52,Ark99,BJ等参考毒株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Ark99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8.4%~90.7%,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4.4%;HN99株与H52,Ark99和BJ等其他各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波  周斌  黄兵  张秀美  张素芳  陈溥言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美国632株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烟台株DNA为模板扩增了TK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将ILTV烟台株的TK基因和TK蛋白分别与ILTV美国632株,英国T horne株,B e ijing E 2株,BHV-1,EHV-1,EHV-2,FHV-1,HHV-1,HHV-2,HHV-3,HHV-4,HVT,M DV-1,M DV-2,PRV和SHV-2的TK基因和TK蛋白比较后发现,其TK基因的核苷酸和TK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24.6%~99.5%和15.1%~98.9%,表明不同ILTV毒株之间TK基因和TK蛋白相对保守,但与其他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志勤  谢芝勋  吕华刚  
利用IBVS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0株IBV毒株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并利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分析S1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Mass41、Conn、Ark、PA、Del、JMK、H5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低,与美国80年代分离的毒株MW34、hotle、cal15、AustT株的序列同源性也很低。这一结果与血清学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当今流行的标准株以及过去流行的毒株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的变异株,由此推断广西已有不同血清型IBV毒株存在,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流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凡  崔保安  陈红英  张素梅  魏战勇  李祥瑞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河南长葛株gD基因重组到鸡痘病毒基因组中,获得了能高效表达糖蛋白D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D)。将rFPV-gD经皮下刺种途径接种30日龄的固始鸡,用ILTV商品弱毒疫苗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试验鸡,同时设非免疫对照鸡群。分别于免疫后7、14、21、28、35和42 d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测定ILTV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42 d用ILTV强毒攻击所有试验鸡只。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对照组与重组病毒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重组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希军  胡北侠  黄艳艳  李建亮  姜宁朋  张秀美  
通过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病毒干扰实验、动物回归实验等分离鉴定了1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LY07。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 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M41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4.4%~89.7%,氨基酸同源性为86.1%~91.0%;LY07株与LX4、BJ和GDS14株关系较近,与其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肾型IBV毒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杨汉春  
利用反转录一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北京地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 BJ_1、BJ_2、BJ_3株中成功扩增出1054bp 纤突蛋白高变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Sin Ⅰ和 Pst Ⅰ的酶切分析证实了RT-nested PCR 的特异性,结合计算机酶切位点分析图谱进行理论 RFLP 分析。将三段 S_1基因分别克隆到pUC19质粒中,获得重组质粒 pUC IBV S_1-BJ_1、pUC IBV S_1-BJ_2、pUC IBV S_1-BJ_3。利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对三个重组质粒进行双向测序,获得三株分离株 S_1基因高变区的序列。将得到的三个序列与标准株 M_(41),Beaud...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树英  吕宁  何晓宁  张涌  
采用RT-PCR和重组PCR扩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TSX毒株纤突蛋白(spike protein,S)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离纯化PCR产物,连接到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pGEM-S,并对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对测序结果及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S基因全长为4 350 bp(GenBank登录号DQ001167),编码1 449个氨基酸,N端前16个氨基酸为推测的信号肽序列,其后1 433个氨基酸构成成熟蛋白;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9个TGE...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永君  张国中  刘月焕  梁武  王腾  刘兴彩  沈元  王友  
为掌握近年来我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动态和变化规律,利用检测转化至克隆载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应用MEGA5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对瑞普生物疫病诊断研究服务中心2010—2013年间从我国野外分离并测定的30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的S1基因序列与常用疫苗毒株和GenBank中代表性IBV毒株的对应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30株野外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LX4型和TW型,分别占总数的93.3%和6.7%;2)LX4型分离株S1基因和氨基酸序列与常见疫苗毒株序列差别很大,同源性仅分别为77.6%~86.3%和75.8%~85.7%;3)分析S基因裂解位点时发现同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德胜  潘杰彦  贾立群  戴亚斌  蔡宝祥  陈溥言  
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标准毒株M41为材料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自行合成一对特异引物 ,用于扩增IBV的完整S1基因。建立了针对IBV基因组RNA特点的RT PCR方法。对反应体系中的重要反应物Mg2 +、dNTP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 ,确定其浓度值分别为 1 5mmol/L ,2 0 0 μmol/L和 40 μmol/L。使用此反应体系对国内IBV地方分离毒株JS/95 / 0 3 ,SD/ 97/ 0 1等 10多个毒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 ,均扩增出预期 1 7kb的完整S1基因 ,说明此方法对于IBV的S1基因扩增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杰  程相朝  李银聚  吴庭才  王淑芳  
 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当地典型发病乌鸡群的IBDV(WJ株)进行了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和相关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WJ株与标准血清 型STC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只有91.39%和92.74%,而与超强毒株UK661和从当地鸡群中分离的超强毒株HN01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则较高,其中,与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43%和95.87%,与其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6.77%。且该毒株的VP2基因序列完全具备超强毒株的主要特征。由此说明,分离于当地发病乌鸡群的IBDV为超强毒株,并和当地流行的鸡IBD超强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志明  张春杰  李银聚  王臣  高争艳  
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不同禽类的IBDV HN 01株(鸡源)、W J株(乌鸡源)和YL 997株(鸭源)的VP2基因分别进行了克隆,对其与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VP2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此3株IBDV与标准血清Ⅰ型STC株的VP2基因和VP2蛋白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W J株、LY 997株、HN 01株与标准血清Ⅰ型STC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1.30%,92.50%和93.4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74%,91.90%和95.10%;HN 01株与W J株的核苷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9%和98.4%,HN 01株与LY 997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祖华  滕蔓  丁轲  闵亚杰  禹乐乐  宿靖伟  程相朝  罗俊  
【目的】了解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河南分离株Meq基因的分子特性,为中原地区MDV流行情况提供较详细的信息,为更好地防控MD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了17株MDV河南省野毒分离株的Meq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后,将各毒株Meq基因序列与vv+MDV 648A株、vvMDV RBIB株、vMDV GA株、mMDV疫苗株CVI988株和814株的Meq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7株分离株中除HNGS201和HNLC503的Meq基因扩增产物较预期稍大外,其余15个的片段长度为1 020bp,与预期长度相符;MDV河南分离株之间及其与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宁宁  杜晓华  罗玉柱  曹亮  刘霞  
【目的】对甘南牦牛NGB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同时探讨NGB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TA克隆法克隆甘南牦牛NGB基因,运用多种软件对其基因序列及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甘南牦牛NGB基因全长3 844bp,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其内含子中存在2个反向重复序列和1个正向重复序列;牦牛NGBCDs区全长456bp,其编码产物是由1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16 876.36u,理论等电点为4.86,推测NGB编码产物可能在牦牛物质运输和结合、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甘南牦牛NGB与牛、藏羚羊等物种之间存在较高的同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