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3)
2023(6192)
2022(5029)
2021(5068)
2020(4151)
2019(9445)
2018(9279)
2017(17830)
2016(9458)
2015(10801)
2014(10440)
2013(10774)
2012(10140)
2011(9615)
2010(9573)
2009(9055)
2008(8877)
2007(7869)
2006(7138)
2005(6521)
作者
(26095)
(22736)
(22076)
(21269)
(13894)
(10820)
(9799)
(8853)
(8684)
(7902)
(7573)
(7316)
(7157)
(7042)
(6970)
(6713)
(6534)
(6417)
(6219)
(6128)
(5936)
(5539)
(5429)
(5292)
(5164)
(5035)
(4825)
(4759)
(4606)
(4601)
学科
(49298)
经济(49260)
(44395)
(30115)
农业(29339)
方法(16828)
中国(15938)
管理(15923)
数学(15754)
数学方法(15706)
业经(13170)
(11033)
贸易(11026)
(10910)
(10303)
(9927)
(9908)
农业经济(9790)
(8886)
农村(8876)
(8699)
企业(8699)
发展(8385)
(8373)
(7803)
及其(7621)
地方(7458)
收入(7392)
(7388)
(7279)
机构
学院(141493)
大学(140384)
(74157)
经济(73278)
研究(55891)
管理(52326)
中国(45398)
理学(45216)
理学院(44776)
管理学(44341)
(44266)
管理学院(44088)
农业(33572)
科学(30709)
(29452)
(28196)
(27758)
业大(25887)
研究所(25711)
中心(25155)
经济学(24118)
财经(22513)
经济学院(21736)
(20926)
农业大学(20271)
(19506)
科学院(19171)
北京(18749)
经济管理(18424)
(18244)
基金
项目(92493)
科学(73769)
研究(71298)
基金(70011)
(60993)
国家(60421)
科学基金(50741)
社会(49160)
社会科(46229)
社会科学(46221)
基金项目(36417)
(33236)
教育(30234)
自然(28989)
编号(28682)
自然科(28301)
自然科学(28294)
资助(28068)
自然科学基金(27828)
(27727)
(27189)
成果(23239)
(23157)
国家社会(22099)
中国(21887)
(21828)
重点(20589)
教育部(19567)
(18893)
社科(18892)
期刊
(86277)
经济(86277)
(50710)
研究(44518)
农业(34792)
中国(30586)
学报(22289)
科学(21869)
业经(18566)
大学(17975)
(17724)
学学(17098)
(16666)
金融(16666)
(16160)
管理(14111)
农业经济(13286)
问题(13097)
世界(13048)
农村(13038)
(13038)
经济研究(12513)
财经(11524)
教育(10579)
(10065)
技术(9877)
经济问题(9594)
(9510)
农村经济(8824)
(8528)
共检索到218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尹蒂  
中国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农事为国家首务。至海通以降,传教士带来了西方农学。通过其对泰西农政院、西方农器和农务化学的描述与介绍,士渐知农,并以比附的方式接纳了西法农学。在报刊舆论的宣导下,朝臣奏议亦别于重农仅知种植之利的旧制,开始畅言效法西方,探求审土宜、讲培壅之法,终仰动宸听,当局明确提出修农政,必先兴农学的主张。农学从无到有,被放置进京师大学堂的农科大学与实业学堂的农业学堂中,纳入学制。它的出现,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体现了时代的内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强百发  李新  
1840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门户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西方传教士也纷纷来到中国,他们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在中国进行翻译科学书籍、开展科学研究、创办学校以站稳脚跟。特别在农业科技方面,他们把西方实验农学理念带入中国,为中国的农业近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李金  段彪瑞  
西方传教士在华兴教办学,是他们试图用基督教征服中国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创办教会大学,主动参与国立大学的创建,把西方大学教育的理念、管理、课程、内容、方法等引介和移植到中国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对中国近代大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俊荣  
该文论述了西方传教士在晚清时期介绍和创办新式图书馆活动 ,参与中国图书馆的变革是抱着强烈的个人动机 ,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但在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图书馆起到了启蒙与示范作用 ,带来了西方近代图书馆建设的思想和模式 ,带来了杜威法和新式管理方式及公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从而在客观上对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产生事实上的推动作用 ,促进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傅政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曾召开五次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即1877年、1890年和1907年上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在华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以及1888年伦敦世界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和1910年爱丁堡世界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上述大会围绕中国教会高等教育及教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若干共识,这些讨论和共识对中国教会大学的兴起及其最终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毓薇  
康熙时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分别在钦天监从事编撰历法、制造天文仪器,在宫廷内修制钟表、玩具和其他机械,充当御用教师、画师、乐师、翻译等,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康熙皇帝与这些传教士交往密切,学习和掌握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皇帝科学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德利  张洪钢  
中国古籍大量流散海外与明清之际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不无关系。文章揭示了法、英、美、德等多国传教士直接或间接运走中国古籍文献的方式;分析了传教士与中国古籍流散的关系;指出了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扮演的华夏文化传播者之角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岩厦  
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在艰难探索对华传教之路过程中,认知引荐西方教育模式能够改变中国"墨守成规"的教育制度与"停滞不前的文化",并影响年轻一代的观念,有利于基督教传播。他们逐步探索出改造中国教育的基本思路并进行具体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对后来的教会学校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并在客观上推动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伴随着明清“西学东渐”的浪潮 ,西方高等教育及其大学模式始被导入中国。在此过程中 ,欧美来华传教士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艾儒略的《西学凡》、花之安的《德国学校论略》、丁韪良的《西学考略》等 ,即为明清导入西方高等教育的几部主要著作。它们导入了西方学术的知识分类体系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体系 ,揭示了西方高等教育在近代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 ,为晚清创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材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河清  
从近代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所引起的文明的冲突,到传教士为了传教创办教会学校,乃至研究中国文化、认同并主动传授中国文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可以从冲突走向交融。近代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向中国人输入西方文化,到后来一些传教士反而成为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行者——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传递和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用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危害,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琼  
文章以藏于梵蒂冈图书馆的清初入华意大利籍传教士叶尊孝《字汇拉定略解》一书最末所抄录的《广东书版书目》和《广东圣方济各会堂书版目录》为中心,结合近年整理出版的明清天主教相关文献和书目,对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粤刻印书籍情况略作考述,以补充和加深对这一时期广东出版史的认识。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荣阳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吴巍巍博士的新著《西方传教士与晚清福建社会文化》一书,于2011年10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新视角和新方法来重新审视和解读福建社会文化的著作,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吴巍巍同志的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是研究基督教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延安  
文章通过对19世纪来华新教传教士中文报刊中所涉及的汉译名形态、特点和翻译方法的分析,认为19世纪来华传教士在音译、意译翻译策略使用上更为"本土化";一名多译、古典翻新和中西涵化等语言特点既反映出西方概念在汉语中词汇化的过程,又传递出汉语词汇变迁的历史传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陈沛酉  
肇始于1917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学,迄今求索已百年有余。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可以发现,除特定时代背景外,研究群体所独有的理想抱负、知识结构以及实践经历,共同造就了职业教育学"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社会使命。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因此呈现出"译介与中国化"的双重特质:职业教育学人以学会和大学为主要阵地,先假道日本与欧美,编译出版了大量职业教育理论书籍;其后伴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秉承"贴近中国现实"学术自觉的学者们最终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剑雄  
主持人: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一百年前,在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纪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