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9)
2023(15082)
2022(13211)
2021(12533)
2020(10383)
2019(23799)
2018(23681)
2017(45754)
2016(24878)
2015(27657)
2014(27238)
2013(26695)
2012(24550)
2011(21853)
2010(21786)
2009(19687)
2008(19201)
2007(16603)
2006(14207)
2005(12164)
作者
(68825)
(57115)
(56702)
(54125)
(36406)
(27587)
(25853)
(22236)
(21605)
(20316)
(19537)
(19200)
(18124)
(17893)
(17610)
(17408)
(17160)
(17002)
(16344)
(16260)
(14041)
(13845)
(13660)
(13085)
(12724)
(12722)
(12690)
(12520)
(11489)
(11397)
学科
(91994)
经济(91890)
管理(72983)
(69273)
(58575)
企业(58575)
方法(41718)
数学(34878)
数学方法(34451)
中国(26937)
(26904)
(22433)
业经(21979)
地方(21836)
(21172)
技术(20270)
理论(17895)
(17493)
贸易(17481)
(16929)
农业(16860)
(16415)
(15565)
环境(14601)
(14496)
财务(14434)
财务管理(14412)
(13917)
银行(13874)
企业财务(13656)
机构
大学(336423)
学院(335816)
管理(135168)
(128198)
经济(125186)
理学(117584)
理学院(116187)
管理学(114181)
管理学院(113545)
研究(110353)
中国(81063)
(73765)
科学(70588)
(57437)
(54487)
(53920)
业大(51376)
中心(50452)
研究所(49918)
(48688)
北京(46623)
财经(46433)
(46174)
师范(45772)
农业(42391)
(42275)
(40885)
(40227)
经济学(37382)
师范大学(36992)
基金
项目(236672)
科学(186471)
研究(172906)
基金(170796)
(148644)
国家(147342)
科学基金(127547)
社会(108442)
社会科(102667)
社会科学(102638)
(93396)
基金项目(92159)
自然(83839)
自然科(81946)
自然科学(81927)
自然科学基金(80455)
教育(78823)
(78576)
编号(70535)
资助(68672)
成果(56479)
(52435)
重点(52300)
(51023)
(50247)
课题(48463)
创新(48218)
科研(44696)
大学(43872)
国家社会(43708)
期刊
(138802)
经济(138802)
研究(97385)
中国(65060)
学报(53705)
科学(49927)
管理(49711)
(48592)
(43046)
教育(41012)
大学(40545)
学学(37793)
农业(33979)
技术(28985)
(26003)
金融(26003)
业经(24154)
财经(21687)
经济研究(21548)
图书(19600)
问题(19433)
(18866)
(18520)
科技(18164)
技术经济(15986)
理论(15757)
(15699)
现代(15375)
资源(15071)
商业(14827)
共检索到485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晓宁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提升文化自豪感,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南京为例,通过分析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3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文创产品对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弘扬地区精神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南京非遗文创产品的具体发展情况论述了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创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东巴文为例,探讨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分析新媒体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其对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价值传递和发展,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非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的多样性流传与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翟静  卢毅  
非遗文创化是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塑造非遗文创品牌成为当下非遗文创企业的共识,也是非遗文创企业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非遗文创品牌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品牌形象缺乏个性、品牌知名度不足、消费者忠诚度不高等问题,打造独具文化内涵的非遗文创品牌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文章从研究消费者认知及偏好着手,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忠诚度为目的,为打造非遗文创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近近  王艳娣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海洋经济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海洋经济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当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使其进行产业化的发展,进而推陈出新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本文以舟山渔民画为例,从渔民画的发展历程探讨有关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产业化道路的可行性,以及产业化道路中创新的必要性,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前提下,鼓励个人及企业进行创新,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在"一带一路的"这块礁石上撞击出更大更美的浪花。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婷  
以江苏镇江非遗文化"镇江三怪"为例,通过对镇江非遗文化及文创市场的调研,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认为应开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方文创产业体系,希望给新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毅飞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常州市聚焦自身定位,提出了打造“长三角文旅中轴”的发展战略,“文旅中轴”描绘了常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未来蓝图,这也是在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切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非遗文化,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文章以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区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路径为目的,以江苏常州的非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产品开发现状、文化内涵、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汲取其他文创产品成功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开发路径,以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通武  
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是彰显江苏运河文化产业独特魅力,建设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游客行为视角,从非遗项目受关注程度、市场服务标准水平、文创产品实用情况、文创产品品牌效应、游客获取信息及消费渠道5个维度对2 036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存在项目发展不平衡、行业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实用性不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等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的产业基础条件因素,也有管理机制、创新能力、企业实力、营销水平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建议在游客的情感黏度、信任度、体验感、忠诚度、消费意愿方面优化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机制,以赢得游客对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品牌的认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缪顾贤  冯定忠  章运  
非遗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文化创意产业也给非遗提供了创新机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互联网+"非遗文创孵化平台深度融合,形成共创、共用和共享,这是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文章以非遗文创产业化为依托,针对浙江省绍兴市非遗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分析非遗传承与产业化的困境,结合当前"互联网+"、生态圈等先进理念,通过非遗文创产业线上与线下孵化平台搭建,跨界创新生态圈建设:非遗创新、非遗产业、非遗传播三个发展环节,探索非遗文创产业化孵化的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志伟  孙巍巍  汪作朋  
黑龙江“四小”民族包括赫哲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他们有着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四小民族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和创新困境的分析,力争探索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方法与路径,从而促进“四小”民族民族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也能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创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永芝  孙友波  
城市的历史地段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是整个城市生命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因而正确地认识"逝去"的城市历史,对历史地段的城市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社区教育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其优势,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鉴于此,基于对社区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笔者从政策支持体系、实践活动形式、实践参与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强  
暑假期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在城乡各地设立暑期留守儿童活动站40余个,除做好文化、心理辅导及安全教育外,还邀请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义务为留守儿童传授非遗文化知识,使留守儿童感悟传统文化,乐享暑假生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默尘  
动画创作作为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直追求提高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平衡。非遗文化动画创作领域,AIGC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来提升效率和创造力,动画创作作为一种复杂而耗时的艺术形式,也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本文将探讨AIGC技术+动画对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媛之  
南京民俗(非遗)博物馆内现有南京一百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以及十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展演,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及非遗,物质与非物质双重文化景观的专业性"双博馆"。近年来,不断加大非遗传承人的帮扶力度、努力做大做强非遗相关项目、竭力助推非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鸿雁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一项重要举措,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把原生民歌引进高校课堂是高师办学的一个亮点,也是原生民歌传承的重要途径。原生民歌的模仿性教学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源于民间高于民间。原生民歌表演的创新性,使原生民歌更具有生活化、时代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民歌在高校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