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
- 2022(3)
- 2021(3)
- 2020(1)
- 2019(4)
- 2018(2)
- 2017(3)
- 2016(1)
- 2015(1)
- 2014(3)
- 2013(3)
- 2012(2)
- 2011(4)
- 2010(4)
- 2009(2)
- 2008(1)
- 2007(1)
- 2006(3)
- 2005(1)
- 1994(1)
- 学科
- 教育(12)
- 中国(7)
- 文化(5)
- 学(4)
- 专题(3)
- 专题研究(3)
- 德育(3)
- 思想(3)
- 思想政治(3)
- 政治(3)
- 政治教育(3)
- 治教(3)
- 研究(3)
- 世界(2)
- 业(2)
- 企(2)
- 企业(2)
- 关系(2)
- 发(2)
- 发展(2)
- 展(2)
- 改革(2)
- 教育学(2)
- 教育改革(2)
- 易(2)
- 理论(2)
- 管理(2)
- 贸(2)
- 贸易(2)
- 革(2)
- 机构
- 大学(35)
- 学院(23)
- 教育(15)
- 师范(10)
- 范(10)
- 师范大学(9)
- 教育学(8)
- 州(7)
- 研究(7)
- 管理(7)
- 职业(7)
- 中国(6)
- 京(6)
- 技术(6)
- 济(6)
- 经济(6)
- 中心(5)
- 委(5)
- 江(5)
- 理学(5)
- 理学院(5)
- 科学(5)
- 管理学(5)
- 管理学院(5)
- 职业技术(5)
- 部(5)
- 农(4)
- 技术学院(4)
- 教育学院(4)
- 河(4)
共检索到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梳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能清楚地看到两大脉络:近代高等教育和红色高等教育。这两大脉络都为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都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创建于陕北公学的中国人民大学,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历史发展表明,我们党不仅能够创办出色的大学,而且党的领导是建设"双一流"的根本保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建纲 陈智 袁德宁
继承发扬南翔同志的教育思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孙建纲,陈智,袁德宁蒋南翔同志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4年间,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他的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瑗彬 窦以霞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层面政策体系的支撑。使用Nvivo软件对来自国家和桂滇黔各地的443份政策文件进行编码,运用政策工具理论及注意力配置理论进行政策文献计量分析以及内容分析。从发文数量、教育类型、发文时间、文本类型等方面开展政策计量分析,对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进行内容解析,总结职教推进非遗传承政策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滇黔桂职教推进非遗传承的政策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娃
蒙古民族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民族,有自己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日益频繁的民族交往,外来文化对蒙古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保持、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已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从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几点体会入手,归纳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把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引向深入的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教育 传承弘扬 思考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圣龙 李丽
文章首先论述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然后分析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加能力;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最后阐述了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非遗传承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代谦 李唐
技术进步是长期增长的动力,而技术进步本身则和技术传承密切相关。在发明者从物化发明中获益不充分的情况下,物化发明提高人力资本边际产出的效应激励人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自己的个人技艺,而不是去进行新的研发活动。相应地,传统社会选择以"人"为载体的技术传承方式。在以"人"为载体的技术传承中,较大的人口规模和成熟的家族制度使得传统中国占据优势,在发展前期遥遥领先。但是明清中国人口激增,资源压力变大,人地比例恶化,过多的人口和过大的家族开始成为累赘,以"人"为载体的技术传承越来越多地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很难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本文用这一逻辑解释明清中国发展的停滞。本文的假说得到了诸多史料的支持,模拟的结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剑锋
温州市职业中专把"义利并举"的温州地域文化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引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以商科通识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以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和创业街等创业基地的实践体验作为创业教育"第三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子新 武海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印记。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艺能人才的重要职责,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推进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非遗可持续保护和继承性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明确基本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建立保障措施,扎实予以推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非遗传承 融合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旨
2011年5月20日,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和校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了清华大学文科教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教师均为清华大学各文科院系负责人,他们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深入学习胡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同加强改进自身工作相结合,为清华大学的文科发展建言献策。现将发言辑成专栏,以飨读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璐琳 乔枫
教育是最有生命力的减贫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机遇,能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脱贫攻坚起到积极的双赢作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民族贫困地区具有特殊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本文以青海省热贡唐卡为例,详述教育精准扶贫对该地区脱贫攻坚和唐卡传承保护的重要机制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应加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建设、增强个体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发挥文化企业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精准减贫氛围,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毅峰
文化空间营造是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一种教育传统和文化定势,教育习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在古村落,正通过集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这一综合性文化空间营造过程,实现教育习俗的集成化展示、体验式感知和多元化传播,从而发挥教育习俗其特有的教育价值,并逐步实现对现代教育的观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建昃 王雪迎
清华大学是有近百年史的高等学府,它的文献资源和人文环境为一批批清华学子所倚重,并一直为校方和专家学者所重视。图书馆所藏的古籍文献是清华大学教育资源中极为珍贵的和无可替代的财富。追述它的聚散传承,剖析它的组成特色,为继往开来所必需,而有效的整理利用更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不可或缺。
关键词:
古文献 整理 利用 清华大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静 王元钊
山西省娄烦县米峪镇在抗战时期所形成的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党的革命精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能够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山西篇章提供坚实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关键词:
米峪镇 红色文化资源 文化强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