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
- 2023(42)
- 2022(40)
- 2021(39)
- 2020(28)
- 2019(65)
- 2018(72)
- 2017(109)
- 2016(63)
- 2015(71)
- 2014(85)
- 2013(77)
- 2012(94)
- 2011(66)
- 2010(62)
- 2009(58)
- 2008(52)
- 2007(50)
- 2006(46)
- 2005(26)
- 学科
- 济(417)
- 经济(416)
- 地方(265)
- 文化(181)
- 地方经济(177)
- 中国(140)
- 农(100)
- 产业(95)
- 工作(83)
- 市场(83)
- 文化产业(83)
- 文化市场(83)
- 民族(77)
- 业经(76)
- 管理(75)
- 农业(71)
- 教育(70)
- 事业(62)
- 少数(62)
- 少数民族(62)
- 民族经济(60)
- 业(59)
- 方法(56)
- 政治(51)
- 农业经济(50)
- 学(50)
- 发(45)
- 关系(44)
- 文化事业(44)
- 和(43)
- 机构
- 学院(897)
- 大学(894)
- 济(336)
- 经济(331)
- 管理(312)
- 研究(297)
- 理学(248)
- 理学院(242)
- 管理学(232)
- 管理学院(228)
- 师范(205)
- 范(205)
- 民族(172)
- 科学(163)
- 中国(161)
- 京(157)
- 师范大学(151)
- 中心(136)
- 州(133)
- 所(126)
- 教育(126)
- 民族大学(124)
- 经济学(121)
- 财(120)
- 社会(118)
- 研究所(115)
- 江(113)
- 北京(112)
- 经济学院(112)
- 南(110)
共检索到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晓梅
2011年6月25日至27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在天津首次举办。这是新时期民族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盛会,一件大事、一件喜事。民族职业教育广大师生因为这一盛会为之欢欣鼓舞而意气风发,民族职业教育因为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焕发出更加盎然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部分,"2011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筑慧
20世纪50年代以前,侗族地区的教育往往以传统的方式呈现,社会成员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之时,也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80年代后,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业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教育日益式微,其传统教育方式渐渐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随之也日益衰退。
关键词:
侗族 民族教育 文化传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定富
近年来保险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取得良好成效,成为国家灾害救助体系和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与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对外经济金融合作对话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国际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保险业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建设。保险业承担好社会责任,需要处理好企业经营与服务大局的关系,业务发展与诚信教育的关系,产品创新与消费者权益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创新价值理念,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保险...
关键词:
保险行业价值 社会责任 保障民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健
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兴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对外承包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式,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冷志明
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迫切要求。借鉴国外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同时,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家、政府、高校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高校 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西藏昌都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毗邻。地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从境内穿过,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全市人口78万,现辖一区十县、138个乡(镇)。全市居住着藏、汉、回、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林富 宗高峰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民族地区高校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自身找准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变化新要求,紧扣自身责任与使命;创新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思维窠臼,立足所在区域的实际需求;调整办学结构,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增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力。这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应当遵循的逻辑。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 科学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勇
扎实推进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必须加强领导,完善政策,解决问题,全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庆刚 秦放鸣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原因的文献非常丰富,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将有关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因素概括为六种主要观点,并对这些观点做了评价,为进一步研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发展 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贻娟 吴映梅 胡秀玉
在经济欠发达的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应受到更大关注。文章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由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GDP三个指数构成的人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选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研究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典型案例,从全省地州级和州内县市级中小尺度出发,深入探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状况,在综合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本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为共建云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美娟
由于历史发展初始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以及不平衡发展战略产生的负面效应等,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为目标,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和周边国际环境影响五个方面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运用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的评估。
关键词:
发展失衡 预警指标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幼迟
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既可能大幅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也可能使某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要结合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背景讨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重视新时期的地区差距和社会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建议在重点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协同促进社会事业和民生、管理、体制、能力等社会建设的发展,避免使社会分化变成民族分化;重视对民族地区的合理利益分配,使少数民族群众走向富裕,真正获得自信与尊严。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现代化进程 发展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道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人民大众希望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时限内达到某种水平或状态,称其为该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一个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长远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合理地加以确定,是关系到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战略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的基本原则是: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原则、人民和市场需要最大限度满足的原则、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的原则。若是一个国家内的地区性战略目标,还应该体现对全国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最佳保证原则。我国的西部地区(这里指云南、贵州、四川、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珊 吕君 高永 汪季 党晓宏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合考量,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区域经济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后天、压力叠加,波及广泛、影响深远,分异复杂、治理艰巨等特性;民族文化具有赋存地域性、内涵民族性、交融多元性、原生活态性、发展脆弱性等特征;区域经济具有开发矛盾性、制度失衡性、嵌入发展性、科技落后性、观念约束性等瓶颈。西部民族地区扬长避短,持续进步的关键突破在于通过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加以示范,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彼此适应、相互促进中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制度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曦 刘天平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严峻制约。在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态势下必须重新明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功能定位,尽快调整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思路,切实扭转由单纯追求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源开发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塑造新的社会发展体系,建立新的社会稳定机制,以缓解消除贫困、促进文化融合、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推进西南边疆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