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
2023(1907)
2022(1463)
2021(1644)
2020(1147)
2019(2837)
2018(2978)
2017(3642)
2016(3301)
2015(3793)
2014(4037)
2013(3089)
2012(2841)
2011(2749)
2010(2977)
2009(2310)
2008(2191)
2007(2093)
2006(1958)
2005(1848)
作者
(5946)
(4856)
(4787)
(4737)
(3089)
(2396)
(2354)
(2116)
(1899)
(1825)
(1744)
(1723)
(1689)
(1579)
(1508)
(1506)
(1506)
(1495)
(1491)
(1481)
(1391)
(1341)
(1294)
(1183)
(1169)
(1146)
(1101)
(1087)
(1084)
(1048)
学科
教育(18018)
中国(8011)
教学(5193)
理论(5048)
(3181)
(3118)
改革(3089)
(3009)
发展(2988)
思想(2970)
高等(2970)
(2866)
政治(2833)
研究(2778)
教育改革(2757)
思想政治(2731)
政治教育(2731)
治教(2731)
德育(2711)
学校(2423)
学法(2293)
教学法(2293)
教育学(2189)
(2187)
计算(2154)
算机(2151)
计算机(2151)
机化(2134)
计算机化(2134)
学理(2049)
机构
大学(36903)
学院(32066)
教育(24584)
(16205)
师范(16182)
研究(15343)
师范大学(13667)
职业(9823)
(9800)
教育学(9594)
技术(8328)
科学(8132)
(7274)
北京(7249)
教育学院(7023)
职业技术(6713)
研究所(6666)
(6547)
(5586)
技术学院(5537)
中心(5493)
教育科(5064)
管理(5051)
教育科学(5028)
(4903)
研究院(4675)
京师(4301)
中国(4235)
(4200)
理学(4192)
基金
研究(21068)
教育(19171)
项目(17672)
科学(15432)
成果(12448)
课题(11858)
编号(11678)
(10636)
社会(10159)
(9546)
社会科(9263)
社会科学(9261)
基金(8761)
(8452)
规划(8238)
(7610)
年度(7044)
研究成果(6999)
项目编号(6792)
(6606)
(6410)
国家(6356)
(6117)
(6092)
阶段(6076)
(5920)
(5855)
教育部(5852)
重点(5738)
阶段性(5592)
期刊
教育(42596)
研究(21261)
中国(17216)
职业(10221)
技术(7157)
技术教育(6691)
职业技术(6691)
职业技术教育(6691)
高等(4729)
成人(4553)
成人教育(4553)
(4448)
经济(4448)
高等教育(4210)
(3880)
论坛(3880)
职教(3490)
大学(3446)
(3444)
发展(3331)
(3331)
比较(3206)
学报(2767)
教研(2738)
高教(2738)
科学(2299)
远程(2132)
远程教育(2132)
图书(1710)
(1654)
共检索到60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维谦  
时代造就教育家,新时期呼唤教育家。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教师节接见教师代表时讲:"要办一流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响应温总理的号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编写了《共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燕  王小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圣龙  李丽  
文章首先论述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然后分析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加能力;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最后阐述了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庆  郎奥博  
我国乡村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间音乐复杂多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及丰富的内涵,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地区特色,是乡村集体文化的凝聚,能够充分展现乡村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种传承。民间音乐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至立  
为学习、宣传、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教育家.总结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学习和宣传他们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扩大他们在教育战线以及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5年12月启动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宣传活动"。继2006年12月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编辑、播放《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风采》系列电视短片之后,学会又组织了人物传记教育史著《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的研究和编撰,并以"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研究"为题,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后期资助项目获批立项。日前,宣传活动及立项课题的重要成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维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熳  张竹岩  孟丹娜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通过激发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热情、将"伊玛堪"传承纳入各级学校课程内容、鼓励支持作为"伊玛堪"生存土壤的民族节庆活动以及鼓励学习赫哲语等多种措施,有可能化解目前"伊玛堪"传承中面临的危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瑶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传承民族文化是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产生于民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内涵。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2013年,《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就提出,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浊   吴寒天   吴雪萍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既具有实现技能跨文化迁移的知识职能,又承载着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文化使命。通过对“长三角”地区A高校留学生“非遗”传承教育项目的调查与分析,跨文化环境下的创新迁移与技能形成被证明同时依赖国际化的外在物质过程与创新本身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且后者具有更为长效的正向作用。同时,外语能力是影响跨文化环境下内、外向度创新迁移的重要因素;范例学习的作用在外语能力受限的前提下尤为显著。基于上述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可通过合理引导留学生加深对异质文化现象和符号的认知、提高留学生教育项目课程模块间的整合程度以及营造跨文化交流的育人环境等方式,优化培养过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子华明  钟志勇  
跨境民族的共同体构建包括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当前,需要增强共感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认识、需进一步引导构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及国家认同的良性关系、需破解多元媒介影响带来身份认同障碍等。文化记忆是集体共有的知识,文化价值观是其具体的体现,通过学校教育促进不同层次的认同发展从而在构建共同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彝族作为典型的跨境民族,其文化记忆主要包括了对时空的认知记忆、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记忆、对社会人际及情感认知记忆。彝族文化记忆对于构建共同体可起桥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从强化彝族群体的文化情感认同、增强心理认同以及培育行为认同几个方面来开展文化记忆的传承教育,进而促进彝族的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生成和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箐  
我国民族音乐不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而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是人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多元化环境中,要想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凝聚力与综合竞争力,就要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民族音乐的传承显得极为重要。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立足民族之根本,在这个基础上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进,不断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由李巧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舒文   贾璟  
非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问题一直备受我国学术界关注,并逐渐形成了教育模式和产业化模式两种传承路径。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比较发现,目前单一守旧式的传承方式已不再满足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需要。非遗传承应超越“教育传承”与“产业化传承”的分野,架起互联网的桥梁将两种模式进行跨界与融合,促进非遗交互式创新融合与发展,从而为新时代非遗传承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正在从高等教育的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在回顾30年伟大历程的同时,我们也想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奠定新中国教育基础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卓越的教育家。他们为共和国教育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在共和国的教育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在庆祝第24个教师节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首发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贵仁  
为学习、宣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不凡贡献的老一辈教育家,总结提炼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树立他们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无私奉献的形象,扩大他们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位居领导岗位的教育工作者中以及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5年12月启动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宣传活动。中国教育电视台于2006年12月6日播出的《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风采》是此次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2月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教育部召开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风采》首映座谈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同志,中宣部原副部长聂大江同志,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中国高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