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
2023(64)
2022(48)
2021(46)
2020(26)
2019(93)
2018(84)
2017(85)
2016(42)
2015(44)
2014(45)
2013(31)
2012(26)
2011(36)
2010(27)
2009(22)
2008(34)
2007(20)
2006(21)
2005(12)
作者
(104)
(78)
(73)
(61)
(48)
(47)
(37)
(29)
(28)
(27)
(25)
(25)
(24)
(24)
(23)
(23)
(22)
(22)
(22)
(22)
(20)
(19)
(19)
(18)
(18)
(18)
(18)
(17)
(17)
(16)
学科
教育(206)
政治(141)
思想(140)
思想政治(139)
政治教育(139)
治教(139)
德育(130)
理论(106)
教学(100)
学法(91)
教学法(91)
学理(89)
学理论(89)
中国(86)
(47)
文化(41)
(39)
企业(39)
研究(39)
管理(29)
专题(27)
专题研究(27)
(27)
工作(22)
学校(21)
领导(21)
(20)
经济(20)
(18)
高等(18)
机构
学院(553)
大学(457)
职业(227)
技术(188)
职业技术(170)
教育(163)
师范(160)
(160)
技术学院(141)
研究(132)
师范大学(114)
(101)
(96)
(88)
管理(87)
中国(86)
科学(77)
理学(68)
理学院(66)
(65)
(62)
(62)
民族(61)
管理学(60)
管理学院(60)
(58)
主义(54)
(54)
教育学(54)
经济(54)
基金
研究(362)
项目(331)
教育(260)
科学(256)
编号(227)
(209)
成果(195)
社会(195)
课题(190)
社会科(177)
(176)
社会科学(176)
(140)
项目编号(137)
基金(133)
(131)
(130)
年度(129)
(129)
(127)
阶段(127)
阶段性(122)
规划(120)
(112)
主持(109)
(109)
重点(109)
主持人(105)
职业(103)
精神(101)
期刊
教育(456)
中国(280)
研究(221)
职业(175)
(146)
经济(146)
技术(124)
技术教育(117)
职业技术(117)
职业技术教育(117)
民族(79)
民族教育(75)
高等(75)
学报(74)
(66)
高等教育(65)
管理(60)
大学(57)
(53)
论坛(53)
经济师(51)
学学(49)
成人(48)
成人教育(48)
职教(48)
图书(40)
(39)
书馆(37)
图书馆(37)
(35)
共检索到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五四运动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五四精神最根本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要坚持学深悟透历史内涵,深挖光大时代价值;永葆弘扬爱国精神,深入彰显时代主题;坚守坚定政治方向,擦亮办学治校鲜亮底色;精准把握青年特点,创新新时代工作方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芦靖玮  
“吕梁精神”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涵。“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高度凝结了“吕梁精神”的内涵,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需要利用好“吕梁精神”,把“吕梁精神”融入到育人过程中,关键在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宣传渠道、融入“四史”教育、以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靳敏  何花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在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征程中,五四精神与时俱进、常讲常新,始终是广大青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五四精神的传承。理清五四精神新发展的逻辑理路,阐明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价值,进而从丰富五四精神的内容、创新"五四"育人方式、完善"五四"育人机制三个维度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五四精神的弘扬路径,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当前大学教育的真正问题是教育目标极度功利化 ,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下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 ,其中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弘扬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是大学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党颖  
本文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为主题,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结合中学生特点,就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了论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秀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校德育创新中具有的必然性、必要性,构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中政  
五四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代对其的阐释略有不同。第一阶段(1919~1949)对五四精神的解读饱含激情,但略显分散;第二阶段(1949~1978)对五四精神的解读中有强烈的革命色彩;第三阶段(1979~2000)在五四精神中融入较多开放、启蒙的元素;第四个阶段(2000~2019)将五四精神凝练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无论哪个时代,爱国精神都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点。新时代五四精神仍是大学生宝贵的精神财产,是增强海内外青年民族认同感、塑造青年理性爱国品格和培养青年爱国责任意识的有力武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弘扬民族精神冯之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刚柔相济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40多年前,西方一位历史学权威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全世界古往今来仅有26个文明,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5个发育不全,13个已经消亡,7个明显衰落,惟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秀秀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形成的伟大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牢牢记住建党之初的愿望和誓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这个愿望和誓言抛头颅洒热血,始终践行着这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继承并弘扬红船精神,做一个创新型人才,在奋斗中不断成长,在任何时候都要甘愿为祖国而奉献的时代新人,要时刻铭记红船精神,不忘革命先辈的初心,为了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素霞  王晓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抓好有关课程体制建设、结合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久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民族精神教育青年学生,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本文对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志芳  于海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精神,坚持三个面向,既要强固国家意识,也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合作;既要弘扬民族文化,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挺立中华道德人格,也要培育现代公民品格。民族精神的教育,不是走向狭隘民族主义,而是走向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惊铎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办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对民族精神的价值、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欢  周德刚  
红船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始终一心向民,同时代共命运,走在时代前列。新时代发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把过去的历史与当前的现状、未来的发展有效联系起来,树立民族自信,培养担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