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
- 2023(65)
- 2022(52)
- 2021(47)
- 2020(25)
- 2019(81)
- 2018(78)
- 2017(100)
- 2016(63)
- 2015(71)
- 2014(72)
- 2013(61)
- 2012(66)
- 2011(65)
- 2010(67)
- 2009(62)
- 2008(54)
- 2007(43)
- 2006(38)
- 2005(30)
- 学科
- 教育(298)
- 政治(215)
- 思想(213)
- 思想政治(212)
- 政治教育(212)
- 治教(212)
- 德育(205)
- 中国(115)
- 理论(92)
- 济(90)
- 经济(90)
- 土地(85)
- 管理(79)
- 问题(75)
- 业(63)
- 教学(52)
- 高等(52)
- 企(48)
- 企业(48)
- 高等教育(43)
- 地方(42)
- 学法(42)
- 教学法(42)
- 学(38)
- 学理(36)
- 学理论(36)
- 法(36)
- 研究(35)
- 学校(34)
- 农(30)
- 机构
- 大学(736)
- 学院(733)
- 研究(219)
- 中国(188)
- 管理(169)
- 济(167)
- 经济(156)
- 范(155)
- 师范(154)
- 教育(147)
- 京(145)
- 职业(143)
- 科学(141)
- 技术(127)
- 理学(126)
- 理学院(124)
- 江(123)
- 中心(115)
- 管理学(115)
- 管理学院(114)
- 州(112)
- 师范大学(105)
- 所(103)
- 职业技术(100)
- 财(99)
- 农(95)
- 公司(93)
- 技术学院(89)
- 研究所(87)
- 部(84)
共检索到1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邢贵和
沈阳理工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探索与实践中,传承了“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兵工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魂,熔铸了鲜明独特的国防特色。
关键词:
办学特色 兵工精神 国防特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倪亮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密码,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精神谱系之中。将党的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是新时代实现高校创新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必然选择。由孙利等著,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9月出版的《红色基因不竭动力-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思考》一书,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的角度,系统梳理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深度聚焦和挖掘"延安根军工魂"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怀恩 原梅生
高等教育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其内涵就是要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对于一所大学特别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来说,其大学特色更多的是依托地方特色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依托地方经济寻找培养人才的切入点,依托地方文化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国炎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力量之源,也是学校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南昌航空大学是伴随着共和国的航空国防事业一起成长的高等院校,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航空国防情结为纽带、营造独特的育人文化环境。以航空国防教育为载体、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培养造就了一批面向基层下得去、扎根基层留得住、服务基层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建良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是先进思想和文化的辐射地,"红船精神"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市场力量是 2 0世纪中叶以后影响大学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近年来 ,在我国 ,市场力量虽只刚刚开始介入大学 ,但其势头强劲。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虽然市场力量介入大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如果把大学发展完全交给市场力量支配 ,那也是极其危险的。大学要想不完全为市场力量所控制 ,就必须有对市场的制衡力量 ,大学自身的精神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制衡力量之一。本文所要研究的正是在市场力量介入大学的趋势之下 ,如何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来限制和消解市场的负面影响 ,并试图论述如何在大学市场化趋势和大学精神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
关键词:
大学发展 市场力量 大学精神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希云 王仁高
以青岛农业大学作为具体案例,以叙事研究的方式描述学校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发展环境,梳理学校员工、校友对学校精神传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学校文化传统进行提炼和总结的历史进程,提出了从大学发展规律、学校传统和现实发展需要、学校办学性质和学科特点、学校的地域特点四个维度进行文化建构的理论,为大学文化建设研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案例。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发展规律 学科特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骆郁廷
大学发展始终与大学文化相伴随、共存亡。文化兴,则大学兴;文化衰,则大学衰。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兴衰往往系于大学精神的存废。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凝聚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心血汗水的文化结晶,是大学存在发展的共同价值基础,是造就栋梁之才的精神沃土,是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庐岩
一场堪称伟大的奥林匹克盛典已如约而至。历史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北京奥运也在实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和独特贡献。对于我国高等学校来说,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参与着奥运的筹办举办,第一次如此近切地感受着奥林匹克的气息,第一次让深邃博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大学里得以传承光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红英
在纪念《财务与会计》创刊40周年之际,已离开《财务与会计》编辑部很长一段时间的我被邀写点儿什么。翻开最近的一期《财务与会计》,思绪倒流到了35年前。1983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财务与会计》编辑部。当时我对于到《财务与会计》编辑部其实是有一定抵触情绪的,因为我读的是财政学专业,而且对会计和数字非常不敏感,自然应去的是《中国财政》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芳
工匠精神凸显了勇于创新的意识,倡导坚持执着的创业精神,呼唤主动创造的使命感,坚定了创业创新责任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存在内生逻辑关联,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主动传承和协同融通的路径是产教深度融合,构筑"大城工匠"的师生培养模式,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校内校外"双师协同的教学队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宽松浓郁的"大创业"校园文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楠
1938年4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鲁迅艺术学院,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艺为武器服务于抗战,培养抗战文艺干部,提高抗战艺术水平,创作、表演具有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大量文艺作品,并孕育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以艰苦奋斗为风向的优良作风,是文艺人才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和实质是对文艺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在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之基、提振奋斗精神和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多元文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严峻复杂,高等院校尤其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受学科特点、艺术类招考的特殊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鲁艺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用鲁艺精神引导人、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把鲁艺精神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创作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让鲁艺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时代光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楠
1938年4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鲁迅艺术学院,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艺为武器服务于抗战,培养抗战文艺干部,提高抗战艺术水平,创作、表演具有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大量文艺作品,并孕育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以艰苦奋斗为风向的优良作风,是文艺人才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和实质是对文艺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在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之基、提振奋斗精神和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多元文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严峻复杂,高等院校尤其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受学科特点、艺术类招考的特殊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鲁艺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用鲁艺精神引导人、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把鲁艺精神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创作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让鲁艺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时代光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万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在李大钊的指引下,李子洲成为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重要传播者,成为陕西党组织的重要创建者,在其理论学习和革命实践中,传承和诠释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伟大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将这一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关键词:
李大钊 李子洲 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王立高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职业学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对接区域文化产业打造民族特色专业等策略,形成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新模式。广西立项一批中职示范特色校,实施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民族特色项目建设为依托,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人才培养上进行实践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坚持煤炭行业特色 推动高水平多科性地方大学建设——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思政路径探究——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
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
“双创”文化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实践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高校学科交叉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为例
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各类继续教育间的相互融通与衔接——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