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1)
2023(7308)
2022(6285)
2021(5828)
2020(4769)
2019(10739)
2018(10547)
2017(21065)
2016(11604)
2015(12892)
2014(13017)
2013(12645)
2012(11912)
2011(10901)
2010(11102)
2009(10696)
2008(10643)
2007(9699)
2006(8837)
2005(8268)
作者
(32081)
(26877)
(26591)
(25640)
(17288)
(12625)
(12262)
(10145)
(10097)
(9829)
(9249)
(8824)
(8784)
(8759)
(8720)
(8294)
(8095)
(7960)
(7795)
(7697)
(7022)
(6574)
(6455)
(6106)
(6073)
(6041)
(6009)
(6005)
(5347)
(5223)
学科
(42211)
经济(42136)
管理(40522)
(35493)
(30318)
企业(30318)
(16374)
方法(15798)
(15245)
数学(13780)
数学方法(13580)
(13084)
中国(11853)
业经(10639)
(10197)
贸易(10192)
(10030)
(9944)
(9921)
(9500)
银行(9494)
(9469)
财务(9442)
财务管理(9418)
(9103)
企业财务(8930)
(8714)
金融(8712)
(8417)
体制(8415)
机构
学院(165124)
大学(165112)
(73343)
经济(71727)
管理(62710)
研究(57731)
理学(52515)
理学院(52017)
管理学(51324)
管理学院(50992)
中国(46512)
(40075)
(34195)
科学(30379)
财经(29796)
(28775)
(27045)
(26912)
中心(26221)
研究所(25219)
经济学(23049)
(22670)
财经大学(21950)
北京(21944)
(21339)
(20676)
经济学院(20597)
业大(20527)
(19918)
师范(19781)
基金
项目(101525)
科学(80892)
研究(78479)
基金(74388)
(63240)
国家(62709)
科学基金(54108)
社会(50702)
社会科(48147)
社会科学(48141)
(38529)
基金项目(37924)
教育(36247)
自然(33103)
(32443)
自然科(32306)
自然科学(32298)
编号(31959)
自然科学基金(31747)
资助(31118)
成果(28061)
(25647)
(23804)
课题(23135)
重点(22839)
(21572)
(21424)
(21199)
教育部(21051)
国家社会(20878)
期刊
(87458)
经济(87458)
研究(56625)
中国(35505)
(32093)
管理(25766)
(24346)
金融(24346)
(21706)
科学(20513)
学报(20229)
教育(18362)
大学(16951)
学学(15945)
财经(15429)
农业(13975)
经济研究(13760)
技术(13744)
业经(13350)
(13201)
问题(10955)
(10542)
国际(9669)
现代(8701)
理论(8536)
世界(8441)
(7614)
实践(7519)
(7519)
技术经济(7353)
共检索到268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欢丽  王晓雷  
商业银行体系在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至关重要。由于存在内生缺陷和现实约束,日本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对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缺乏弹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严重扭曲,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无法拉动投资和消费,导致日本2001~2006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灵。2013年,作为"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支柱,日本又重启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考虑到传导机制仍然处于扭曲状态,我们有理由判断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仍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向松祚  
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早已深陷负利率和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失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量化宽松和伯南克的货币政策准则当地时间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3)。根据联储公报,QE3包括如下举措:第一,每月新增购买400亿美元联邦机构发行的抵押债券,主要是联邦房贷机构发行的债券。第二,继续实施利率扭曲操作,以降低长期利率。加上利率扭曲操作的长期债券购买量,到今年年底,联储每月购买的债券量为850亿美元,与第二轮量化宽松购债量持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万铮雨  
论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对比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和效果,信贷渠道突出传导效果的时效性、显著性,而货币渠道侧重传导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制定具体货币政策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时,中国央行仍然应该以货币供应量M2作为比较合意的中介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赵经涛  
本文对日本QE的典型做法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剖析,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日本  QE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日本实施零利率政策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历史经验,认识特殊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和效果,从而为理解当前发达国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提供参照。本文回顾了日本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历程及其影响,并从日本的经济现实探讨了影响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本文指出,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产生的需求萎缩,常规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可能都难以奏效,但及时稳定金融市场将有助于经济的复苏。这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功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彬  邓美薇  
在国际与国内因素影响下,安倍政权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无限度、无限期的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旨在短期内提振日本经济。时隔一年多,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差强人意。在出口方面,日元大幅贬值却未带来"J曲线效应"。在消费方面,受提高消费税影响,物价增幅过快,没有达到稳定增长目标。在投资方面,企业没有显著增加设备投资,整体经济规模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潜藏着债务加剧和海外投资者投机行为加剧等风险,从而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金融动荡等诸多隐患。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赵经涛  
本文对日本QE的典型做法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剖析,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日本  QE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胤英  王锦华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基础,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2007年至2012年8月美联储、居民、企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做出评述,得出: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QE2)的实施主要解决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置与降低资本补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中的资金紧张,避免更深层次的金融系统性危机爆发。但由于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货币流动性并未形成大量有效信贷进入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对宏观经济变量如产出、就业、物价并没起到预期的作用,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美国政府于2012年9月14日宣布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是对实体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石凯  黄剑  
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经济衰退得到了显著遏制,但失业率却持续在高水平运行,表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降低失业水平无效。研究显示,金融危机造成了美国金融生态的明显恶化,银行体系采取了紧缩信贷的应对措施,因此,美国政府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被截留在银行体系内部,不能形成满足市场投资需求的流动性供给,国内投资不能扩张,失业率就不可能下降,其结果必然导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业效应的失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扈文秀  王锦华  黄胤英  
本文首先基于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视角,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托宾Q值、货币政策及经济走势进行梳理总结,探索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走向的启示意义,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美联储的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保持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刺激创新型企业融资,起到了恢复市场信心、复苏房地产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我国,随着股票市场在货币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托宾Q值逐步显现。2007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我国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但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呈下滑趋势,金融市场资金持续紧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永波  周倬君  
继日本在2001年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P)之后,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也纷纷采用QEP刺激经济发展。但目前美国经济前景依旧令人担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日本债务危机亦悄然升温,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困扰,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令人深思。文章对QEP的理论基础、传导渠道、逻辑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在超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经济在两个方面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其一是美国的证券市场复苏强劲。道琼斯、标准普尔、纳斯达克三大股指差不多回到了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其表现远远好于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其二是美国的银行体系恢复正常。得益于美国政府的直接注资和对"有毒资产"的收购,加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流动性超常宽松,美国银行体系基本上摆脱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