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
- 2023(738)
- 2022(572)
- 2021(566)
- 2020(309)
- 2019(711)
- 2018(691)
- 2017(997)
- 2016(562)
- 2015(640)
- 2014(640)
- 2013(602)
- 2012(550)
- 2011(480)
- 2010(570)
- 2009(418)
- 2008(433)
- 2007(322)
- 2006(283)
- 2005(291)
- 学科
- 济(1915)
- 经济(1906)
- 管理(1101)
- 中国(939)
- 教育(937)
- 教学(886)
- 理论(857)
- 业(706)
- 农(631)
- 学法(631)
- 教学法(631)
- 地方(601)
- 业经(558)
- 企(532)
- 企业(532)
- 学理(498)
- 学理论(498)
- 和(455)
- 农业(448)
- 制(429)
- 政治(428)
- 思想(419)
- 学(418)
- 发(405)
- 体(388)
- 思想政治(378)
- 政治教育(378)
- 治教(378)
- 德育(374)
- 地方经济(356)
- 机构
- 学院(7345)
- 大学(7118)
- 研究(2888)
- 济(2516)
- 经济(2409)
- 中国(2280)
- 管理(1894)
- 科学(1625)
- 京(1553)
- 理学(1506)
- 理学院(1466)
- 范(1434)
- 管理学(1428)
- 师范(1424)
- 管理学院(1412)
- 江(1345)
- 职业(1310)
- 所(1305)
- 财(1302)
- 中心(1286)
- 技术(1255)
- 教育(1195)
- 研究所(1179)
- 师范大学(1169)
- 院(1138)
- 北京(1116)
- 州(1099)
- 社会(990)
- 农(983)
- 财经(928)
共检索到13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建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植于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建设伟大实践,对中国经济发展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明确回答了经济形势怎么看、发展阶段怎么判、发展目标怎么定、经济工作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统完整、博大精深、逻辑严密,每一方面的论述都有富有创见的重大观点、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和"四梁八柱"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尝试从方向论、目标论、主体论、认识论、方略论、动力论、底线论等7个方面,梳理归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关键词:
经济思想 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 党的十九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宪铎
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李宪铎祖国的统一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的夙愿,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以后,祖国的统一就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问题给予了新的回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实现了多个"有机统一",推动新时代经邦济世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一座思想丰碑,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指南,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经济复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2018月11月2日,由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暨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2018月11月2日,由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暨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永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核与科学构成。从历史逻辑看,从正定实践到领航中国,其形成和发展展现出清晰的历史脉络;从理论逻辑看,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全面发展思想、世界经济发展理论的时代发挥与创新发展,凸显其原创性理论贡献;从实践逻辑看,以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以新发展理念为科学指引、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实践方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旨归,彰显其向现实转化的价值路径与实践智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惠波 张凯
全面准确地分析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和重大意义,需要从其基本内涵出发,对其学理逻辑和实践进路进行深入分析。学理逻辑包括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逻辑起点,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主线以及由发展理念、制度创新、发展思路、工作方法构成的逻辑框架;实践进路是理论指导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是由领导主体、发展依据、实践指向等构成的实践场景。文章明晰学理逻辑,发现实践进路,以期在未来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不断完善这一思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茜 周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改革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在适应国情世情变化中丰富和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实现再定位,并呈现六大显著特征:在改革引领上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改革方向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改革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深化上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改革主线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核心上坚持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国霞
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多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使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极大缓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但是,目前扶贫开发工作仍然面临严峻考验,发展差距正在成为阻碍我们继续前进的突出矛盾,致贫因素更加复杂,缓解贫困难度加大。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继续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实施针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专项扶持政策,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切实维护贫困人群的基本权益,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而努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胡荣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蕴含丰富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智慧,是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领域的充分体现。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古代民本思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古代市场经济思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古代宏观调控思想;习近平"三农"思想与古代农本思想;产权改革保护思想与古代恒产论思想;"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代"丝路"精神六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加以论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邱海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有力地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是发展理念的伟大创新,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海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的实践标志。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时代之问"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的理论回答,这是从肩负历史使命角度所体现的实践品格。它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突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特别要求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方法,特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特别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其实践品格在思想内容上的主要体现。它致力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其实践品格在现实任务和目标追求上的突出体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理论创新的逻辑基点与实践基础在于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为逻辑起点、以战略思维为理论支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实践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以群众路线为根本方法、以法治建设为主要依托、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了当代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辟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柯健
在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体系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的中国要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新时代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的重大问题,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时期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新思想的正确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钰
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不仅包括历史渊源,而且具有理论构建,更具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逻辑,由此形成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理论创新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的历史渊源有四:一是马恩列斯的民族复兴理论,二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民族复兴的梦想,三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族复兴理想,四是习近平民族复兴的政治抱负和历史担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其战略目标、基本内涵、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布局共同构建形成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施战略、具体举措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不仅是历史渊源、基本构建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概括,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使伟大理论变成客观现实和客观现实完善伟大理论、最终实现伟大理论与客观现实互为补充、彼此促进的结果。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