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3)
2023(9070)
2022(8229)
2021(7858)
2020(6625)
2019(15341)
2018(15360)
2017(29388)
2016(16430)
2015(18465)
2014(18373)
2013(18243)
2012(16547)
2011(14865)
2010(14564)
2009(13033)
2008(12529)
2007(10565)
2006(9007)
2005(7572)
作者
(49415)
(40837)
(40559)
(38506)
(26050)
(19809)
(18397)
(16230)
(15576)
(14499)
(14119)
(13642)
(12874)
(12806)
(12771)
(12537)
(12491)
(12192)
(11660)
(11477)
(10425)
(10006)
(9977)
(9306)
(9178)
(9160)
(9115)
(8961)
(8309)
(8276)
学科
(59239)
经济(59175)
管理(44087)
(41772)
(35134)
企业(35134)
方法(29938)
数学(25855)
数学方法(25563)
(16934)
(15562)
中国(14229)
(13946)
业经(13268)
地方(12180)
(10819)
理论(10628)
农业(10523)
(10381)
贸易(10377)
(10054)
环境(9987)
技术(9939)
(9298)
财务(9239)
财务管理(9225)
(9137)
企业财务(8728)
教育(8718)
(8515)
机构
大学(228952)
学院(227014)
管理(90994)
(80624)
理学(79970)
理学院(78998)
经济(78700)
管理学(77515)
管理学院(77142)
研究(76463)
科学(53573)
中国(52919)
(49135)
(44316)
业大(40815)
(39879)
研究所(37131)
农业(35212)
(34755)
中心(33761)
(31349)
北京(30746)
(29681)
师范(29304)
财经(28872)
(27811)
(26333)
技术(26278)
(25981)
师范大学(23767)
基金
项目(167079)
科学(128721)
基金(119447)
研究(116575)
(106096)
国家(105236)
科学基金(89107)
社会(69450)
(66677)
社会科(65623)
社会科学(65604)
基金项目(64755)
自然(61742)
自然科(60229)
自然科学(60206)
自然科学基金(59089)
(56373)
教育(52985)
资助(49381)
编号(47392)
成果(37722)
重点(37489)
(35372)
(35115)
(34819)
计划(32890)
科研(32813)
课题(32546)
创新(32461)
大学(30458)
期刊
(83521)
经济(83521)
研究(60975)
学报(45588)
(39988)
科学(38826)
中国(38254)
大学(32936)
管理(31549)
学学(31287)
农业(28494)
(24362)
教育(24214)
技术(18682)
(14489)
业经(14186)
(14185)
金融(14185)
图书(13400)
业大(13090)
科技(13072)
财经(12850)
经济研究(12617)
(12050)
理论(11768)
林业(11590)
实践(11156)
(11156)
问题(10840)
(10708)
共检索到311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端  周立刚  姜微波  吴建勇  
简要归纳了伞形科抗菌植物种类,对精油、苯丙素类抗菌化合物及其活性进行了介绍。对伞形科抗菌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抗菌成分在抗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谈满良  周立刚  汪冶  王敬国  
简要归纳了桃金娘科抗菌植物种类,对从中提取的精油、单宁、三萜、黄酮等抗菌活性成分进行了介绍,并对桃金娘科植物抗菌成分在新农药和新医药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兆勇  陈应龙  刘润进  
龙脑香科植物为典型的菌根营养型树种,对菌根的依赖性很大。该类植物菌根真菌资源多样性丰富,其菌根形态也具有多样性。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龙脑香科菌根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菌根技术在天然林恢复、改造和人工林建设方面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觉  于晓英  邱收  李达  
干旱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从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根系结构;叶片的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渗透势和参与渗透调节的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及甜菜碱活性和含量的变化;抗旱调节和功能蛋白的产生和作用及抗旱基因工程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抗旱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明星  王玉莲  朱惠玲  刘振利  袁宗辉  
免疫激活主要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影响动物食欲和促进机体蛋白质及糖类分解,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抗菌药物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影响机体免疫激活状态。现有的研究提示,在应用抗菌药时除应注意考虑其在体内的药效外,还应考虑其免疫调节作用,以维护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暴志茹  包满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现代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杆菌转化法具有外植体基因型依赖性,使得一些顽抗物种很难获得转化植株,有效利用参与转化过程的植物基因是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可能路径。VIP1是一种bZIP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但最近研究发现激活VIP1蛋白会促进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过程,通过优化植物组织培养条件,增加植物体内VIP1的表达量可以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总结植物与农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将为提高植物转化效率提供新的策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陈建林  查丁石  朱为民  
阐述了一氧化氮(NO)的产生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促途径),NO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O的信号转导途径和NO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敏  龚茂江  徐小雁  王彩霞  
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具有唇瓣、蕊柱等独特花形结构。近年来,关于兰科植物开花调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分离鉴定出一些花发育调控基因,包括花器官特异基因及一些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研究表明:MADS-box等基因在兰花的成花转换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B类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可能与兰花结构的特异性及多样性有关。表1参3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蔡文杰  吕复兵  肖文芳  李佐  朱根发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是最重要的观赏花卉,构建遗传图谱,特别是高密度遗传图谱有助于提高育种水平,本研究主要对兰科植物遗传图谱与重要性状的QTL定位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2007年报道出兰科石斛属第一张遗传图谱以来,累计发表了13张兰科植物遗传连锁图谱。2)从图谱类型来看,5张为品种间图谱,8张为种间图谱;从图谱用途来分,7张可以用于QTL定位,3张可用于精细定位或基因克隆,另3张为基础参考图谱。3)从已构建的兰科植物遗传图谱看,总图距越来越高且平均图距越来越小,为图谱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但作图群体较小始终是个问题。4)虽然在蝴蝶兰叶片、花色,石斛兰萼片大小及石斛茎及多糖含量等相关性状上进行了QTL定位,但在花朵大小、花朵数、花香、花型、花斑和植株抗性等方面均未涉及。因此,构建遗传图谱,特别是高密度遗传图谱能够为兰花的生物学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凯婷  芦建国  郭聪聪  
蜡梅科为第三纪孑遗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蜡梅科植物的种质资源、有性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方法等方面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建议对蜡梅科植物繁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研究较少的蜡梅科物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红  郭建宏  刘文婷  梁宗锁  
生物碱为半夏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咳、祛痰、止呕、抗心律失常、抗炎等作用,在抗癌和对帕金森病的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文章对近5年来有关半夏生物碱的含量分布、代谢调控及相关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半夏生物碱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唯涌  韩鲁佳  王振  吴万灵  
针对植物功能成分浸提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扩散原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不同类型模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植物组织结构和所含功能成分的多样性以及浸提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尚无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型。依据物料组织结构以及功能成分浸提过程的特点,探索和建立适用范围更广的动力学模型仍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对于应用研究,改进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提高模型在提取工艺优化方面的实用性及预测精度应是研究的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春雨   杨智宇   李丽丽   杨洪一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减少氮素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增强土壤-菌根真菌-植物三者之间的氮素交流,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从菌根真菌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菌根真菌影响植物氮代谢、菌根真菌对土壤氮循环的生态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基于当前菌根真菌对植物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现状,建议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环境基因组学技术,重点研究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氮转运机制,解析菌根真菌—植物—土壤间氮素交流的主要路径及基因互作网络,以期促进植物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施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涛  段廷玉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能够与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为宿主植物带来多种正向效应,包括提高植物抗逆性,尤其是在协助植物抵抗病菌的入侵方面。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学术总库,总结归纳了近年来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新进展及AM真菌与其他微生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协同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分析了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的机理,包括提高寄主植物营养状况、激活根系周围养分、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并就AM真菌群落的抗病功能、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以及多因素复合下影响植物病害的研究做了展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新华  陈力耕  陈怡  
氮素固定是地球上维持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生态反应,是继CO2固定之后最重要的生化反应。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固氮放线菌Frankia共生形成根瘤固氮,这些植物对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供氮者。Frankia菌具有对宿主的侵染范围广、固氮活性比较强和对氧气不敏感等特性,在Frankia菌与农作物之间建立起新的共生固氮体系的可能性很大。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方法构建高效的Frankia工程菌和新的固氮共生体系将成为今后生物固氮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目标。重点介绍了弗氏放线菌中共生固氮相关的固氮基因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根瘤中结瘤固氮相关的nod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