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0)
- 2023(7600)
- 2022(6774)
- 2021(6239)
- 2020(5575)
- 2019(12977)
- 2018(13014)
- 2017(24803)
- 2016(14033)
- 2015(16250)
- 2014(16972)
- 2013(16528)
- 2012(15489)
- 2011(13916)
- 2010(14272)
- 2009(13449)
- 2008(13877)
- 2007(12718)
- 2006(10840)
- 2005(9766)
- 学科
- 济(54182)
- 经济(54120)
- 管理(42822)
- 业(37232)
- 企(30429)
- 企业(30429)
- 方法(26369)
- 数学(22995)
- 数学方法(22795)
- 财(18187)
- 农(15622)
- 学(14688)
- 中国(13749)
- 环境(12549)
- 务(12342)
- 财务(12313)
- 财务管理(12278)
- 制(12023)
- 企业财务(11417)
- 地方(11247)
- 业经(10243)
- 贸(10080)
- 贸易(10078)
- 农业(9771)
- 易(9757)
- 理论(9563)
- 和(9359)
- 银(9315)
- 银行(9285)
- 划(9159)
- 机构
- 学院(205494)
- 大学(204120)
- 济(79434)
- 经济(77465)
- 管理(75579)
- 研究(68132)
- 理学(64614)
- 理学院(63841)
- 管理学(62583)
- 管理学院(62231)
- 中国(52493)
- 科学(43974)
- 京(43768)
- 财(41114)
- 农(38978)
- 所(36595)
- 江(32973)
- 研究所(32802)
- 业大(32593)
- 中心(32400)
- 财经(31351)
- 农业(30980)
- 经(28036)
- 北京(27379)
- 范(26981)
- 师范(26651)
- 州(25735)
- 院(24145)
- 经济学(23838)
- 技术(23438)
- 基金
- 项目(131602)
- 科学(101110)
- 研究(95638)
- 基金(92390)
- 家(80814)
- 国家(80122)
- 科学基金(67073)
- 社会(57931)
- 社会科(54675)
- 社会科学(54654)
- 省(53159)
- 基金项目(49327)
- 教育(44873)
- 划(44560)
- 自然(43503)
- 自然科(42407)
- 自然科学(42389)
- 自然科学基金(41612)
- 编号(40622)
- 资助(38443)
- 成果(34105)
- 重点(30066)
- 部(29161)
- 课题(28405)
- 发(28220)
- 创(26655)
- 科研(25828)
- 创新(24996)
- 计划(24697)
- 性(24634)
共检索到307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仇俊林 李宇飞
一、会计造假的主体分析会计造假主体是指会计造假的策划、组织、指挥、参与和具体实施者,也就是假账的"涉案人"和后果承担者。假账是会计人员直接制造的,但造假既需要综合知识、做假技巧、胆量,更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背景,因而一般绝不是一个会计人员能完成的,会计造假主体应包括炮制假账和相关违法乱纪活动的主谋、共谋和执行者。准确界定会计造假主体对追究造假责任、杜绝造假行为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冠众
本文分析了会计人员造假的四种心理的成因,认为会计造假无一不是在企业主要领导的默许或授意下进行的。因此。要治理会计造假,关键是要企业主要领导带头打假。由此,本文推断:随着党风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质量必将越来越高。
关键词:
会计 造假 心理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智 梁国萍
本文对会计造假从供需双方和委托代理两角度进行分析,分别建立静态博弈和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找到纳什均衡,并通过对其均衡条件的分析找出导致会计造假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会计造假 纳什均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瑞宇
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为达到不同的目的人为进行会计报表造假,调整报表利润,使报表反映的错误信息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了市场运行机制,文章从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造假原因分析、避免会计造假的的对策三个方面重点关注了会计报表造假,强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重视社会舆论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春然
安然事件是公司经营失败的结果,为了掩盖这种失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具有欺诈性的会计方法。这些欺诈性的会计方法有使用备考利润,以掩盖公司的真实的经营业绩;利用特殊目的实体,掩盖债务和不良资产,实施利润欺诈;按市计价法操纵利润等。
关键词:
安然 会计造假 备考利润 按市计价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黎军
运用经济学的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原理、博弈理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会计造假的深层机理予以经济学分析和解释,会计造假主体出于其实体追求效用最大而对社会产生着负面影响,这正是进行会计造假违法性分析并用于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研究的原则。
关键词:
会计造假 博弈分析 行为经济学 多元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竺素娥
本文在定义会计造假的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造假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认为造成我国会计造假现象泛滥的原因是从制度上存在着对会计造假的强烈需求和供给源。本文的结论是:降低造假的预期收益和提高预期成本,是抑制会计造假行为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
会计造假 需求 供给 预期收益 预期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
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企业会计造假行为的动机主要是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 ,企业管理者的政治动机等六个方面。可以从企业治理结构和造假风险两个方面提出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造假 治理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正山
会计造假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 ,属于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 ,会计行为模式主要取决于该行为所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 ,如果会计造假能够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其经济行为必然选择违法。只有加大违法的处罚力度和监管力度 ,使会计造假的期望收益为负时 ,才能真正遏制会计造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尧春
本文从商业伦理道德角度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加大造假惩处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商业伦理道德评价机制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
伦理道德 假帐 诚信 信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广达 袁玮
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承担,迫切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公司环境审计鉴证,以促进公司履行环境责任;本文依据"受托责任"理论,针对我国民间审计主体缺位的现实状况,从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环境审计的本质和绿色市场对民间制度的要求,提出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导地位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审计鉴证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环境责任 CPA审计 主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晋
社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财务纠纷更是趋于多样化与复杂化。此时,一个新兴的学科随之产生,即法务会计。文章从法务会计定义及其产生的动因入手,分析了作为法务会计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要求,并列举了其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以及违背义务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最后建议相关法律制度尽快出台,为法务会计制度实施保驾护航。
关键词:
法务会计 法务会计主体 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穆大常
笔者针对普遍存在的会计造假现象,剖析了各类企业会计造假的目的,会计造假的特点、手法及会计造假得逞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督、堵塞会计造假漏洞;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规范社会审计、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等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造假 目的 特点 手法 治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