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5)
2023(14580)
2022(12587)
2021(11950)
2020(9976)
2019(22616)
2018(22639)
2017(42508)
2016(23266)
2015(26003)
2014(25945)
2013(25067)
2012(22551)
2011(20185)
2010(20039)
2009(18548)
2008(17995)
2007(15320)
2006(13171)
2005(11248)
作者
(65866)
(54400)
(54079)
(51540)
(34631)
(26066)
(24646)
(21542)
(20760)
(19409)
(18602)
(18264)
(17341)
(17008)
(16697)
(16636)
(16489)
(16265)
(15595)
(15275)
(13876)
(13297)
(13157)
(12400)
(12228)
(12211)
(12169)
(11910)
(10959)
(10842)
学科
(80360)
经济(80250)
管理(68679)
(61226)
(51705)
企业(51705)
方法(36325)
数学(30636)
数学方法(30236)
(24679)
(23412)
(22397)
中国(21968)
业经(19120)
(16932)
财务(16855)
财务管理(16823)
地方(16763)
环境(16442)
(16328)
理论(16096)
企业财务(15762)
农业(15476)
(14699)
(14447)
贸易(14440)
(14017)
(13342)
银行(13293)
技术(13230)
机构
学院(316285)
大学(313944)
管理(123443)
(114764)
经济(111986)
理学(107082)
理学院(105879)
管理学(103899)
研究(103366)
管理学院(103357)
中国(76342)
科学(67636)
(66771)
(56938)
(53250)
(52423)
业大(49578)
研究所(47606)
中心(47070)
(46453)
财经(44781)
(42656)
师范(42178)
农业(41852)
北京(41757)
(40541)
(38395)
(37867)
技术(36001)
师范大学(33744)
基金
项目(221662)
科学(172589)
研究(162666)
基金(157949)
(138465)
国家(137290)
科学基金(117128)
社会(99135)
社会科(93654)
社会科学(93633)
(88168)
基金项目(84196)
自然(77263)
自然科(75348)
自然科学(75326)
教育(74854)
(74234)
自然科学基金(73933)
编号(67848)
资助(64063)
成果(54971)
重点(49773)
(47564)
课题(46835)
(46805)
(46225)
创新(43025)
科研(42556)
项目编号(41912)
大学(40928)
期刊
(125950)
经济(125950)
研究(89038)
中国(60773)
学报(53877)
(47916)
科学(47566)
(46599)
管理(43399)
大学(39683)
教育(39066)
学学(37407)
农业(33505)
技术(26502)
(23293)
金融(23293)
业经(22672)
财经(20717)
经济研究(19671)
(17537)
会计(17406)
(17398)
图书(17126)
(16481)
科技(15908)
问题(15870)
财会(15282)
理论(14775)
资源(13813)
实践(13757)
共检索到454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川  张心灵  冯丽丽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对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行至关重要。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的合理定价,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定价环节最大的阻碍,生态系统会计能够为生态系统定价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以生态系统会计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服务和生产能力两个层面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构成,进而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已经出台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分析了机会成本法、生态服务功能法以及意愿调查法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的实施方法。价值在于推进草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通 孔德帅 靳乐山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 - 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述“草畜平衡奖励”对于后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地调研.对草畜平衡奖励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研究结果显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偏低的问题.也有标准差别化的问题。草畜平衡的实现包含了两种活动类型一种是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另一种是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避免出现超载的情形.两种活动类型需要区别对待.前者的补偿是必须的.在一定的政策设计下.后者的补偿不一定是必须的。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产生了错误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晓斌  
文章针对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状况,明晰构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在总结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辨识当前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草原生态补偿责权认定、范围界定、标准确定、方式选择和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进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并提出新时期完善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宇晨  张心灵  
结合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首先定量分析三地区牧民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出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分析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牧民满意度的具体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各地区相对应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应动态确定合理载畜量以及实施贷款优惠政策对牧民进行补偿;中部地区应给予牧民相应的舍饲技术培训,转变养殖模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宣传,提高牧民保护草原思想意识;西部地区应给予牧民饲草料价格补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巩芳  王芳  长青  刘鑫  
草原生态补偿意愿是确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理论上补偿意愿包括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通过采用SPSS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内蒙古地区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是23.10元/hm2.年;内蒙古草原牧区牧民的受偿意愿是1 944.75/hm2.年。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是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即学历水平)、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和家庭人口;影响受偿意愿的因素主要是牲畜饲养方式和牧民居住地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的距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慧敏  赵宇  付晓  吴钢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广泛,占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40.9%,是我国几大河流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受损现象频发,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然而,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起步较晚,目前尚未有系统的量化评估体系与方法。论文从草原生态系统产品损害和服务功能损害两个方面,建立了草原生态系统损害的量化评估体系;同时基于损害赔偿的考虑,在进行损害价值定量时加入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和维护费用,完善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应用的角度,为该损害价值量化体系的实践应用提出理论补充与应用建议。本研究旨在为草原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生态保护和损害赔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慧敏  赵宇  付晓  吴钢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广泛,占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40.9%,是我国几大河流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受损现象频发,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然而,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起步较晚,目前尚未有系统的量化评估体系与方法。论文从草原生态系统产品损害和服务功能损害两个方面,建立了草原生态系统损害的量化评估体系;同时基于损害赔偿的考虑,在进行损害价值定量时加入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和维护费用,完善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应用的角度,为该损害价值量化体系的实践应用提出理论补充与应用建议。本研究旨在为草原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生态保护和损害赔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振通  孔德帅  魏同洋  靳乐山  
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是通过补助和奖励的政策手段达到减畜和草畜平衡的政策目标,最终使牧民收入不减少的条件下草原退化得到减缓。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分析草原生态补偿减畜和补偿对等关系的框架,然后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为例,对草原生态补偿减畜和补偿的对等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因为超载情况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牧户差异性,实际的超载率较统计的超载率被低估了。补偿在区域总量上是不足够的,维持区域总量补偿足够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应为28.5元/hm2。减畜和补偿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关系,47.9%的资金给了那些不需要减畜的牧户,减畜比例0%;5.5%的资金给了那些需要减畜也愿意减畜的牧户,减畜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广达  吴杰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通过建立生态保护的污染补偿机制解决此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其关键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和外部成本内部化机理的建立,既能使补偿各方顾及各方利益,又能体现补偿标准的公平和合理。本文以我国工业行业生态污染补偿标准确定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成本视角量化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补偿上下限,运用博弈逐步缩小区间,确定具体补偿标准。研究表明,博弈基础上达成的最终补偿标准能提升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并进而推动生态污染补偿机制的市场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靳乐山  胡振通  
在禁牧地区,禁牧补助只能补偿草场的要素价值,通过配套政策措施帮助牧民转产再就业是禁牧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现有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未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这会造成减畜和补偿的不对等关系,进而降低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效果。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监管体系是草畜平衡框架下的数量监管体系,呈现出弱监管的特性,会影响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草场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与草原生态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琦  侯向阳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振通  孔德帅  靳乐山  
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对于保证草原生态补偿支付的条件性进而实现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2015年)即将结束,本文通过在内蒙古的实地调研,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问题。研究发现,弱监管会极大地限制草原生态补偿生态目标的实现,弱监管的根源在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违约成本太低和实际监管概率偏低。为了改进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应该合理制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提高草原生态补偿的违约成本和完善已有的草原生态补偿监管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勇  
一、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面积大约是耕地的3.2倍、林地的2.5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雷  彭新宇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边玉花  解学竟  张瑞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是确立补偿标准,本文将保护区视为提供生态服务的企业,基于会计体系、运用恰当的会计计量属性,对生态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予以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期限内摊消,结合各年度的期间费用和合理收益,测算生态服务价值。根据生态保护质量和受益程度对其进行修正和分配,形成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并测算出2013年的京张区域间生态补偿额为98.13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