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0)
- 2023(10451)
- 2022(9039)
- 2021(8600)
- 2020(7233)
- 2019(17037)
- 2018(16704)
- 2017(32332)
- 2016(17583)
- 2015(19391)
- 2014(19604)
- 2013(19252)
- 2012(17507)
- 2011(15625)
- 2010(16170)
- 2009(15205)
- 2008(15941)
- 2007(14095)
- 2006(12750)
- 2005(11585)
- 学科
- 济(68774)
- 经济(68679)
- 管理(66525)
- 业(58917)
- 企(51328)
- 企业(51328)
- 方法(34062)
- 数学(29822)
- 数学方法(29534)
- 财(28733)
- 制(19008)
- 农(18962)
- 务(18854)
- 财务(18814)
- 财务管理(18768)
- 中国(18386)
- 企业财务(17795)
- 业经(15484)
- 银(14449)
- 银行(14448)
- 策(14016)
- 行(13417)
- 贸(12887)
- 贸易(12877)
- 融(12547)
- 金融(12547)
- 易(12533)
- 农业(12419)
- 体(12222)
- 地方(11569)
- 机构
- 学院(240388)
- 大学(239868)
- 济(105252)
- 经济(103027)
- 管理(100760)
- 理学(84981)
- 理学院(84205)
- 管理学(83212)
- 管理学院(82707)
- 研究(74422)
- 中国(63441)
- 财(60471)
- 京(48948)
- 财经(44656)
- 经(40531)
- 江(39044)
- 科学(38460)
- 中心(36294)
- 所(35761)
- 财经大学(32971)
- 经济学(32510)
- 北京(31171)
- 研究所(30829)
- 农(30504)
- 州(30012)
- 范(29513)
- 经济学院(29320)
- 师范(29304)
- 商学(28130)
- 商学院(27870)
- 基金
- 项目(147522)
- 科学(118961)
- 研究(114213)
- 基金(110018)
- 家(92619)
- 国家(91797)
- 科学基金(81467)
- 社会(74800)
- 社会科(71119)
- 社会科学(71107)
- 基金项目(56912)
- 省(55229)
- 教育(54614)
- 自然(50460)
- 自然科(49376)
- 自然科学(49368)
- 自然科学基金(48588)
- 编号(46707)
- 划(46297)
- 资助(46297)
- 成果(39911)
- 部(35425)
- 重点(32276)
- 课题(32201)
- 教育部(31900)
- 国家社会(31272)
- 人文(31016)
- 创(30573)
- 性(30455)
- 制(30143)
- 期刊
- 济(118649)
- 经济(118649)
- 研究(79085)
- 财(53522)
- 中国(52341)
- 管理(40827)
- 融(31531)
- 金融(31531)
- 教育(28952)
- 科学(27576)
- 学报(27142)
- 农(26416)
- 财经(23624)
- 大学(22984)
- 学学(21103)
- 技术(20725)
- 经(20221)
- 经济研究(19190)
- 业经(18173)
- 会计(17697)
- 农业(16938)
- 财会(14929)
- 问题(14778)
- 贸(13213)
- 技术经济(11973)
- 理论(11660)
- 务(11288)
- 国际(11179)
- 统计(11008)
- 现代(10996)
共检索到383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贾兴飞 张先治
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影响财务报告和资本市场,其带来的会计观念转变也将引起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从而影响管理层的决策行为。本文分析了会计观念转变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管理层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的变化,并以2003-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后,净利润与高管薪酬的敏感性显著下降,而净资产与高管薪酬的敏感性显著上升,这反映出随着会计观念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管理者在经营理念和决策行为上也更注重资产价值管理和资本增值,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转变在会计敏感度高的公司和国有控股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会计准则变革的效应,拓展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钟高 刘捷先
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管理层薪酬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考察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管理层薪酬之间敏感系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薪酬与资本化研发支出强度显著正相关;在研发支出费用化强度更高的公司,管理层薪酬与研发支出费用化强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对于企业盈余,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人并未给予研发支出资本化更高的薪酬激励,即使在研发支出资本化强度更高的公司也是如此,说明委托人无法理性察觉,由研发支出资本化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带来的股东未来财富的增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细雄 谭瑾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理论阐释,利用中国A股2004-201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契约的参照点效应及其治理后果。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呈现明显的参照点效应,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显著受到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等外部参照基准的影响;(2)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引发的主观心理感知对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和主动离职行为等都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讲,当高管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时,企业高管将产生自我利益被侵蚀的消极心理感知,进而导致他们通过在职消费途径寻求替代性激励补偿的动机显著增强;同时,企业高管发生主动离职行为的概率也明显增强。
关键词:
薪酬契约 参照点效应 在职消费 主动离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正飞 张会丽
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净利润与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之间的差异。本文研究新旧准则下该差异相对于合并报表净利润的增量信息含量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上述差异在旧准则下并没有为母公司投资者的股票定价决策带来额外的信息;而在新准则下,该差异的决策相关性显著提高,并能提供合并报表净利润之外的增量信息含量。这就意味着,合并报表净利润中已包括但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中未包括的子公司已实现而未分配盈余,能够在合并报表净利润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含量。
关键词:
子公司盈余 会计准则变革 增量信息含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白智奇 于洪鉴
本文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切入,利用我国A股2010—2016年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契约参照点作用下,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高管职务侵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明显受到契约参照点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相较于契约参照点得益越少,其职务侵占动机越强。进一步,"得益—损失"价值函数下处于损失区域的高管职务侵占倾向对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契约参照点效应与职务侵占二者的敏感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显著差异。抑制机制方面,所选取的外部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个体补偿激励皆能有效抑制高管职务侵占倾向。本文解释了激励实践与最优契约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及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寿昌 陈星光 李朝晖
以管理层异质性作为概念基础,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决定效率和激励效率实施了联合检验。研究表明,董事与高管之间的"合谋"使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更多地满足了董事与高管的个人偏好而不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董事与高管以超额薪酬方式共同分享"企业租金"的行为导致管理层薪酬契约偏离了最优契约标准。此外,董事与高管"合谋"对管理层薪酬契约效率的消极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进一步恶化,并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所弱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池国华 邹威
本文通过引入薪酬EVA敏感性度量EVA考核与管理层薪酬相挂钩的激励效用,以2010—2012年度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考察了基于EVA的管理层薪酬机制对代理成本和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后果。研究发现,基于EVA的管理层薪酬机制正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有效抑制了非效率投资,且这种治理效果随着EVA考核有效性的增强而增强。本文不仅通过关注管理层薪酬为EVA考核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肯定了EVA考核对非效率投资的治理作用,揭示了该作用发挥的内在机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栋 肖星
业绩预告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同于以往文献单纯从外部资本市场的角度研究业绩预告,本文关注了业绩预告在企业内部决策中的作用。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4年至2020年间公布的管理层业绩预告,本文研究了管理层借助业绩预告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契约中业绩考核目标的预期管理行为。我们发现与其他时间相比,管理层在绩效考核目标确定之前做出的业绩预告更加偏向于悲观。这种悲观倾向与绩效考核目标选择、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相对业绩表现密切相关,当管理层薪酬—业绩(净利润)联系更加紧密、管理层在职消费越多以及公司相对业绩表现更差时,管理层做出的业绩预告更加悲观。此外,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如两职分离、降低管理层持股比例可以对管理层的预期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我们还发现业绩预告的悲观程度与管理层下一年度得到的货币薪酬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董事会并未完全识别出管理层的预期管理行为。本文的结果佐证了业绩预告的内外部“双重信息”属性,表明管理层存在利用向外部投资者披露业绩预测在企业内部决策中“暗度陈仓”;也为改进公司薪酬契约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业绩预告 预期管理 绩效考核目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坤鹏 张先治 李庆华
本文从预期业绩的视角,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薪酬-业绩敏感性分析和检验管理层权力对显性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与业绩无关的薪酬越低,但最终却导致显性薪酬总水平的提高;预期业绩上升时,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施加的这种影响程度更高。说明管理层权力对显性薪酬契约的影响是出于"薪酬辩护"的自利行为。此外,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地方国企的这种薪酬契约自利行为较民企更明显,而央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薪酬契约自利行为。上述影响薪酬契约有效性因素的认识,对于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制订更合理、有效薪酬激励契约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坤鹏 张先治 李庆华
本文从预期业绩的视角,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薪酬-业绩敏感性分析和检验管理层权力对显性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与业绩无关的薪酬越低,但最终却导致显性薪酬总水平的提高;预期业绩上升时,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施加的这种影响程度更高。说明管理层权力对显性薪酬契约的影响是出于"薪酬辩护"的自利行为。此外,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地方国企的这种薪酬契约自利行为较民企更明显,而央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薪酬契约自利行为。上述影响薪酬契约有效性因素的认识,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顾水彬 陈佳丽
笔者以会计准则的内涵变革为出发点,以会计的契约影响为路径,以"制度—行为"为演绎范式,理论探讨与经验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在企业投资行为层面的非预期效应。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能够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管理,更注重价值的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晏超
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财务报告和资本市场产生预期影响,而且对企业契约、经营方式与投资行为、宏观经济与社会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经济后果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根据会计准则变革的目标和相关经验证据,界定了会计准则变革的预期效应与非预期效应,构建了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系统框架,包括未实现的预期效应、后续间接效应、超出效应和事前效应四个方面,分为微观非预期效应和宏观非预期效应两个层次,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对于界定会计学本质及范畴,拓展会计研究领域,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经长 曾雪云
本文以2007、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收益、公允价值损失与管理层薪酬之间的敏感系数。研究结果表明,A股上市公司存在着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奖轻罚"现象。"重奖轻罚"现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有效而约束乏力的薪酬不对称特征也存在于盈余分项目层面,这将会助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放大企业风险。本文还发现,公允价值"持有收益"并不必然增加股东财富,委托人不能辨别新增财富的可实现性与现实性的差异,也不能辨别市场优势地位与管理层努力程度对业绩的影响,常见的公司治理机制在该问题上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控制作用,表明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仍有待完善。
关键词:
管理层薪酬 公允价值 盈余结构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卢锐 邢怡媛
股权分置改革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重大制度变革,而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是衡量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常用指标。文章旨在分析与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变化以及机构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治理效应。基于2002年-2008年我国A股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总体上得到了提高;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高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不显著;相对于境内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股改后显著提高了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上坤 陈冬华
新兴与转型经济的中国,其政治、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在高管激励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薪酬契约组合中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如何达到均衡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中,经营不确定性是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相对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业绩波动性较大时,在职消费契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成本,因而在契约组合中会更多被采用,这一推论得到了本文实证结果的支持;结果还显示,这一关系在保护性行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本文首次提供了在职消费契约与货币薪酬契约灵活性比较的直接证据。本文的研究为Marino和Zabojnik(2008)的理论推导提供...
关键词:
在职消费 货币薪酬 国有企业 业绩波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籍高管驱动高管薪酬增长了吗——来自契约参照点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激励目标异质性与高管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企业分类的经验证据
非效率劳动投资是薪酬激励失效吗?——基于契约参照点效应的证据
公司董事联结与薪酬契约参照——中国情境下的分析框架和经验证据
高管继任、职工薪酬与隐性契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顾客集中与管理层治理——基于薪酬契约和代理成本的视角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和数据
契约参照点、高管才能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情景下行业属性和产权性质的经验证据
关联贷款与商业银行的薪酬契约——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