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3)
2023(6853)
2022(5751)
2021(5480)
2020(4544)
2019(10243)
2018(9948)
2017(19396)
2016(10839)
2015(12192)
2014(12236)
2013(11688)
2012(10631)
2011(9211)
2010(9553)
2009(9248)
2008(10025)
2007(8741)
2006(7693)
2005(7293)
作者
(27713)
(23138)
(22881)
(22126)
(14805)
(10901)
(10620)
(8800)
(8728)
(8366)
(7880)
(7770)
(7432)
(7389)
(7305)
(6903)
(6823)
(6749)
(6676)
(6614)
(5843)
(5674)
(5585)
(5360)
(5325)
(5288)
(5190)
(5006)
(4552)
(4427)
学科
管理(45441)
(41305)
(38455)
企业(38455)
(36050)
经济(35951)
(23157)
(17681)
财务(17663)
财务管理(17624)
企业财务(16773)
(15282)
方法(14893)
数学(12279)
数学方法(12187)
(11117)
业经(10278)
体制(9747)
(9490)
中国(9353)
(8183)
银行(8174)
(7703)
金融(7701)
(7481)
(7433)
环境(6694)
(6406)
技术(6384)
(6069)
机构
学院(149784)
大学(149663)
(61817)
经济(60516)
管理(58922)
理学(50315)
理学院(49877)
管理学(49380)
管理学院(49091)
研究(45352)
(40319)
中国(38180)
(30308)
财经(29758)
(26778)
(23317)
科学(22481)
(22023)
财经大学(21990)
中心(21121)
经济学(19227)
北京(18957)
研究所(18447)
商学(17904)
(17851)
商学院(17772)
经济学院(17229)
(17157)
(16848)
师范(16718)
基金
项目(91136)
科学(73196)
研究(71363)
基金(67982)
(57039)
国家(56540)
科学基金(50037)
社会(47342)
社会科(44845)
社会科学(44836)
基金项目(35644)
(34057)
教育(33464)
自然(30258)
自然科(29528)
自然科学(29522)
自然科学基金(29056)
编号(28867)
(28419)
资助(27145)
成果(25881)
(24867)
(22196)
(20772)
重点(20420)
教育部(20005)
课题(19873)
国家社会(19854)
(19518)
人文(19345)
期刊
(70922)
经济(70922)
研究(47730)
(40060)
中国(32394)
管理(23572)
学报(17893)
(17203)
金融(17203)
科学(16998)
(16986)
会计(16528)
财经(15852)
教育(15305)
大学(15279)
学学(14366)
财会(14051)
(13346)
农业(11099)
技术(10806)
经济研究(10667)
业经(10101)
通讯(9597)
会通(9582)
问题(9012)
(8607)
(7875)
世界(7751)
(7555)
(7161)
共检索到235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綦好东  
尽管人们已经发现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然而,它们之中究竟哪一个起导向作用,在理论上并未得到很好的阐释。本文以国内外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经验事实为依据,提出并论证了“会计管制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坚持以公司治理为导向进行会计管制改进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雪南  
本文从企业契约理论出发,在回顾会计管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将会计管制引入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思考,指出了会计管制目标的实现对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性。其不仅要求反思会计管制理论与实践,同时要求在具体分析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会计管制的目标及其实现问题。提出应从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下改进会计管制措施,从而实现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吕良宏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治理结构的竞争。在此,以文献梳理的形式,对公司治理的内涵及理论渊源进行阐述,并评析了治理模式、形成原因及趋同表现。在我国治理模式选择的问题上,提出应汲取西方治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原则下,着力构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以内部治理为主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晓颖  
英国土地管制的效果明显,在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互动下,中央与地方土地管理制度相融合,其土地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制度优势。而我国当前的土地管制中存在诸多突出难题,借鉴英国土地管制经验对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体系大有裨益。应进一步优化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制,构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及增值收益的良性互动和协同机制,调整土地出让金征收及土地收益账目管理,并完善国有土地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陈红   翟国方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德国在立法、立项、资金支持、空间监测、可持续发展与气候保护等领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子卉  翟国方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日本国土空间的用途类型以及管制措施,为中国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日本国土空间规划与法律体系具有权威性,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了立法支撑与制度保障;(2)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各部门、各层级职权清晰,能够统一协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3)日本尊重国土空间使用类型的多样性,实施刚柔结合的用途管制制度;(4)日本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保证了规划的实施效力;(5)日本重视国土空间的系统性,保障用途管制的整体性。研究结论:日本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对中国有所启示,主要包括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立法、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机制、确立常态化的多维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构建刚柔结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提升国土空间管制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刚  
作为医疗体制市场化转型的成功典范,新加坡医疗服务效率高、医患关系和谐,广受国际社会赞誉。该国以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推动体制转型的实践经验极具借鉴价值。本文从历史背景、经济逻辑和政策框架三个方面对新加坡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政策进行深入梳理、分析,揭示其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启示意义,据此提出"控费增效"、"医患和谐"任务十分紧迫的我国,应当向"市场"要效率,以效率促和谐,明确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构建以信息披露管制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构筑、完善医疗市场,让市场对医疗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常以  黄泰康  
在介绍英国、德国、日本药品价格管制方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三个国家的药品价格管制经验,提出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从实施更有效的"价格管制"措施、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结合、实行药品价格分类管制等三个方面来提升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红  王乐锦  
美国的会计管制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无管制阶段、松懈管制阶段、强化管制阶段和后安然时代的会计管制阶段。美国会计管制变迁呈现以下特点:会计管制是国家政府驱动型的;财务丑闻或经济危机等重大经济事件是会计管制演进的助推力;会计管制的变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密切相关;会计管制内容渐趋于严格和规范,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会计管制的历史关系与逻辑关系。美国的会计管制变迁路径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重视社会事件在会计管制变迁中的诱导性作用,重视政府在会计管制变迁的主导作用,导入会计管制的动态纠偏机制,以完备的立法推进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鹏  龙军  刘格菘  
美国对公众公司的监管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基于公众公司规模的分层差异化监管。其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由1934年《证券交易法》及SEC的系列条例和表格构成,对报告公司的注册准入、定期报告等事项均作出规定,并对小型报告公司降低了信息披露要求。JOBS法案进一步放松了监管要求,大幅提高报告公司人数门槛。我国公众公司监管存在按市场分割、监管上位法支持不足、监管思路不够明晰等问题。应该借鉴美国经验,建立起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有限监管边界、高效便捷低成本、大一统差异化的公众公司监管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奥利弗·哈特   朱俊   汪冰   顾恒中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只要以下两个条件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就必然会在一个组织中产生。第一个条件是代理问题,确切地说是组织成员(可能是所有者、管理者、工人或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第二个条件是,交易费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合约解决。 1.为什么在没有代理问题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无关紧要。在没有代理问题的情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党印  
国有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组织形式从分权模式更多地朝着集权模式的方向演变,也有部分国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双重所有权管理模式。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国家的职责应为:制定国家所有权政策;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其所有者权利;不应干预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提高运营透明度是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必要手段。中国深化国企改革,应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重新定位,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问责机制,提高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龙华  
自1991年以来,印度进行了银行业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营管理绩效显著。作为与中国一样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和转轨市场经济体,印度的经验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