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9)
- 2023(11660)
- 2022(9629)
- 2021(8841)
- 2020(7719)
- 2019(17606)
- 2018(16895)
- 2017(34430)
- 2016(17889)
- 2015(19960)
- 2014(19924)
- 2013(20269)
- 2012(18890)
- 2011(16876)
- 2010(17357)
- 2009(16583)
- 2008(16349)
- 2007(14668)
- 2006(13002)
- 2005(12157)
- 学科
- 济(77106)
- 经济(77020)
- 管理(56670)
- 业(56560)
- 企(46919)
- 企业(46919)
- 方法(37831)
- 数学(34457)
- 数学方法(34236)
- 融(29816)
- 金融(29816)
- 银(28732)
- 银行(28723)
- 财(28706)
- 中国(28021)
- 行(27478)
- 制(21206)
- 务(20289)
- 财务(20260)
- 财务管理(20218)
- 企业财务(19000)
- 农(18819)
- 贸(16532)
- 贸易(16512)
- 易(16121)
- 业经(15116)
- 地方(13970)
- 学(13116)
- 体(12658)
- 农业(12027)
- 机构
- 大学(258360)
- 学院(257041)
- 济(117872)
- 经济(115552)
- 管理(98728)
- 理学(84087)
- 研究(83527)
- 理学院(83260)
- 管理学(82133)
- 管理学院(81646)
- 中国(76283)
- 财(65542)
- 京(53300)
- 财经(50591)
- 经(45879)
- 科学(43457)
- 中心(41532)
- 所(41441)
- 经济学(39027)
- 江(38379)
- 财经大学(37775)
- 农(36768)
- 研究所(36052)
- 经济学院(35606)
- 北京(34246)
- 融(32222)
- 金融(31641)
- 业大(31524)
- 州(31302)
- 院(29802)
- 基金
- 项目(157602)
- 科学(125350)
- 基金(118680)
- 研究(116904)
- 家(101428)
- 国家(100648)
- 科学基金(87289)
- 社会(77835)
- 社会科(74277)
- 社会科学(74257)
- 基金项目(61306)
- 省(58674)
- 自然(54359)
- 教育(53771)
- 自然科(53156)
- 自然科学(53137)
- 自然科学基金(52275)
- 资助(50582)
- 划(49373)
- 编号(45744)
- 成果(38438)
- 部(37401)
- 重点(35289)
- 国家社会(33363)
- 发(33278)
- 教育部(33137)
- 性(33127)
- 创(32893)
- 人文(32157)
- 课题(31237)
- 期刊
- 济(125469)
- 经济(125469)
- 研究(84088)
- 财(56191)
- 中国(51020)
- 融(49297)
- 金融(49297)
- 管理(37185)
- 学报(35160)
- 农(31670)
- 科学(31667)
- 大学(28038)
- 财经(27308)
- 学学(26602)
- 经(23225)
- 经济研究(22061)
- 教育(20376)
- 农业(19720)
- 技术(19111)
- 业经(18169)
- 会计(17311)
- 问题(16838)
- 贸(16557)
- 理论(15190)
- 财会(15025)
- 国际(14298)
- 实践(13508)
- 践(13508)
- 技术经济(12808)
- 统计(12577)
共检索到406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尔稼 李路 肖土盛
债券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至关重要。已有文献在研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时,普遍得出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结论。与之不同,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在沪深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用债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债券发行人的会计稳健性越高,其债券发行的信用利差也越高,意味着发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将增加其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的债券合约重新谈判成本越高,发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对其债券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越强,支持了债券合约的重新谈判成本是影响会计稳健性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结论深化了学术界对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认识,亦为政府监管部门规范债券市场运行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鹏飞 胡奕明
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都受政府隐性担保,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因两者之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2007-2012年上市债券的研究,我们发现,政府隐性担保降低了国有企业债券的风险,却增加了地方融资平台债券的风险。我们还发现,信用评级越低,政府隐性担保越能降低国有企业债券的风险,相反,信用评级越高,政府隐性担保越能增加地方融资平台债券的风险。不同于国有企业,政府帮助地方融资平台取得债务资金,隐性担保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关键词:
政府隐性担保 地方融资平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仰树 辛明磊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债券市场上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考察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可以降低公司信息不对称性,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结果表明,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减少债券直接融资市场上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公司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运国 吴小蒙 蒋涛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Basu模型研究了债务(尤其是不同期限的银行借款)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要求短期借款比例高和长期借款比例低的公司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考虑到两类产权性质时,银行对终极控制人为私有产权控股的公司有更加稳健的要求,且对短期借款比例高的私有产权控股公司会计政策要求更加稳健,而对长期借款比例高的国有产权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的要求相对更低。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债务融资 产权性质 政府干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慧清 陈新国
本文以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债务融资环境的两个代理变量:贷款额度和贷款成本两个角度,考察会计稳健性是否改善了企业的债务融资环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债务融资环境,会计稳健程度越高,企业更易获取较多的贷款额度和支付较低的贷款成本。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会计稳健性对非国有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即稳健程度越高的非国有企业,其贷款额度就越高及贷款成本就越低,而会计稳健性对国有企业没有影响。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融资环境 产权性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宇翔 李婉丽
本文以发行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我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下研究了发行公司债券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合我国发行公司债券的政策规定以及债务契约设计,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债券发行前,由于我国制度背景的特殊性,为了达到债券发行条件,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方法提高盈利水平,从而降低会计稳健性;而在债券发行之后,由于债券契约里并没有直接包含基于会计信息的条款,导致会计稳健性不能提高债务契约效率,会计稳健性并没有显著提高。
[期刊] 预测
[作者]
吕怀立 钟宇翔 林艳艳
基于我国公募债券市场,本文考察了主承销商与发债企业建立的业务合作关系(我们称之为关系型承销)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替代作用。我们选取2008年至2014年我国非金融上市企业的1917笔公募债券融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关系型承销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具有替代作用,即关系型承销水平越高的发债企业,其会计稳健性越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关系型承销与会计稳健性的替代作用在国有企业更强。结果表明,在公募债券市场,关系型承销和会计稳健性都可以视为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关系型承销降低了对发债企业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而且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本研究从关系型承销的角度补充了有关会计稳健性的替代机制的理论成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易俊玲
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导向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ESG及其各维度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主要通过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而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的债务融资成本降低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性披露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以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提出了加强企业ESG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ESG披露以及政府进一步规范与优化企业ESG制度环境的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上坤 赵刚 董宣君
财务报告的稳健性在企业与内外各方的契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可能会受之影响。以2000~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的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越大,再融资费用率和再融资金额也越低。在多种稳健性测试下,这一结果仍保持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豫湘 宋云华 饶茜
本文选取2007-2010年A股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研究了制度环境及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较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较低的债务融资成本。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也会较低。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会计稳健性在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上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莹 王健
本文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视角,以2014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市场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发自还"试点产生的市场约束能显著降低城投债的风险溢价。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不透明和财政不平衡会抑制市场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自发自还"试点降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效果在财政透明度高和财政较平衡的地区更显著,而在财政透明度低和财政不平衡的地区则不显著。本文的启示是:目前财政体制改革滞后于政府融资机制的改革,阻碍了政府债务市场化治理的进程。因此,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长效机制的关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兴宇 王满 马勇
供应链隐性契约以及客户集中度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本文以2007-2017年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客户集中度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客户集中度的升高债务融资成本先升高后降低,即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种关系仅在地区法治化水平较低和行业垄断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存在,而在行业垄断程度高的情况下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的关系。在进一步区分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后,回归结果显示,这种倒U型关系仅存在于国有企业中,在民营企业中二者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为处于不同情境下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管理供应链关系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付雷鸣
以2007年1月~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政治关联对公司新增债务融资规模和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政治关联有利于公司获得更高水平的融资规模,而且这种便利性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中都有体现。不同于以往研究,当以增量法刻画债务期限结构,并以债券种类代表公司新增债务期限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公司更可能以短期融资券融资,而不是中期票据。
关键词:
政治关联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债务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鹿 张宗新
基于International CAPM理论,本文运用NLSUR方法,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背景下,检验了人民币债券价格中是否出现汇率风险溢价,并分析了汇率对债券融资成本中各部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债券通启动近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成为债券新的定价因子。第二,与债券市场开放前相比,长期限国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正,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升值时上升不足;信用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负,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贬值时上升过多。第三,债券收益率各组成部分与汇率的关系主要呈现门限效应,当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债的期限溢价会增大;当贬值超过一定幅度时,信用债的信用溢价会增大。本文就防范汇市、债市风险传染和债券投资双向开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秦 傅东升
交易机制会对市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理论上说,由于做市商具有维持市场稳定有序的义务,所以,通常做市商市场的稳定性较高。本文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数据,利用非参数检验和Levene方差检验,实证验证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发现做市商并没有起到降低市场波动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
做市商 波动性 银行间债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稳健的会计政策让融资变的更难吗?——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有产权、会计稳健性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机构持股、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产品市场竞争、会计稳健性与商业信用融资成本
保证贷款是降低融资成本的有效手段吗?——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基金一定能够稳定股市吗?——来自金融实验的证据
分析师跟进能够降低审计费用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中国《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