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6)
- 2023(4806)
- 2022(4055)
- 2021(3755)
- 2020(3336)
- 2019(7533)
- 2018(7226)
- 2017(14492)
- 2016(7589)
- 2015(8110)
- 2014(8283)
- 2013(8250)
- 2012(7512)
- 2011(6482)
- 2010(6597)
- 2009(6187)
- 2008(6918)
- 2007(6034)
- 2006(5134)
- 2005(4839)
- 学科
- 济(29021)
- 经济(28987)
- 业(26971)
- 管理(26418)
- 企(24097)
- 企业(24097)
- 方法(15858)
- 财(14478)
- 数学(14002)
- 数学方法(13894)
- 务(12044)
- 财务(12040)
- 财务管理(12020)
- 企业财务(11451)
- 学(6925)
- 制(6824)
- 银(6638)
- 银行(6632)
- 融(6387)
- 金融(6387)
- 中国(6005)
- 行(5872)
- 业经(5122)
- 农(5003)
- 理论(4587)
- 贸(4543)
- 贸易(4540)
- 易(4454)
- 技术(4246)
- 体(4132)
- 机构
- 大学(108495)
- 学院(108037)
- 济(44772)
- 经济(43799)
- 管理(42589)
- 理学(36911)
- 理学院(36507)
- 管理学(35860)
- 管理学院(35654)
- 研究(33116)
- 财(28283)
- 中国(28010)
- 京(21689)
- 财经(21367)
- 经(19303)
- 科学(19247)
- 所(17375)
- 农(16022)
- 财经大学(15914)
- 江(15707)
- 中心(15564)
- 研究所(14985)
- 业大(14258)
- 经济学(13700)
- 商学(13696)
- 商学院(13589)
- 北京(13558)
- 州(12645)
- 农业(12615)
- 经济学院(12430)
- 基金
- 项目(69033)
- 科学(55034)
- 基金(53003)
- 研究(47444)
- 家(46511)
- 国家(46115)
- 科学基金(40330)
- 社会(31097)
- 社会科(29699)
- 社会科学(29689)
- 自然(27945)
- 基金项目(27726)
- 自然科(27336)
- 自然科学(27327)
- 自然科学基金(26891)
- 省(25437)
- 资助(22765)
- 教育(22196)
- 划(21676)
- 编号(17667)
- 部(16145)
- 重点(15340)
- 性(14920)
- 成果(14540)
- 教育部(14110)
- 创(14011)
- 科研(13976)
- 人文(13752)
- 大学(13330)
- 国家社会(13172)
共检索到162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王生年 吴春贤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信号传递理论,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的方法,探究投资者情绪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以及会计稳健性在投资者情绪与资产误定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越乐观,股价越被高估;会计稳健性的提高能够缓解投资者乐观情绪对股价高估的正向影响;相比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者乐观情绪与股价高估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表现得更为突出。该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从会计稳健性入手缓解投资者情绪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也为提高证券市场定价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投资者情绪 资产误定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倩 吴昊 高宇妮
新兴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着资产误定价金融异象。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可以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从分析师评级出发,通过投资者情绪传导,与资产误定价三者之间建立分析逻辑。通过对2009—2015年625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分析师的乐观评级及调级会引起价格向上的资产误定价扩大,价格向下的资产误定价减小;乐观评级会比悲观评级引发更大程度的资产误定价;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分析师评级及调级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是通过投资者情绪变化作为中介传导的。根据研究结论,如能在政策层面通过加强分析师队伍管理、强化投资者教育、提高机构投资者的业务素养,就能提高分析师评级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促使投资者正确对待分析师评级信息,从而减少乃至消除资产误定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宜峰 王燕鸣
本文构建了情绪水平和变化综合指标,应用时序、横截面定价检验等方法,系统探讨情绪在资产定价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情绪变化对市场收益、市场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当情绪水平低时,情绪交易者参与投资的兴趣下降,情绪变化对市场收益和波动率的影响不显著;情绪变化与市场收益、实际波动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情绪是股市的内生变量;情绪变化具有反转的特征,不同阶段的情绪变化对市场收益、波动率存在方向相反的影响,近期情绪高涨将导致市场收益下降、实际波动上升,近期市场收益、实际波动上升将激发情绪高涨;情绪因素的风险溢价显著为正数,符合噪声交易者模型,情绪因素可以补充完善传统定价模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爱华
以2000—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本身和市场异质性的视角,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会导致企业会计稳健性的下降,在国有企业、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中这种负向关系增强了,而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负向关系无显著影响,此外,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而言,"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导致会计稳健性下降更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启新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2010年至2014年数据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显著影响盈余管理:较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会计稳健性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过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适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会计稳健性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启新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2010年至2014年数据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显著影响盈余管理:较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会计稳健性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过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适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会计稳健性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峻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经济方式的转变,并购已成为企业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实现全球经营战略的主要手段,我国频繁出现的大规模并购事件也证明了并购的重要性,但随着并购规模及涉及金额的不断增大,我国企业的并购绩效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并购事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引入到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中。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会计稳健性 并购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良平 郭均英
本文选取2009-2012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计稳健性越低;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与高成长性和信息不对称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与低成长性、信息不对称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章林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最为重要的特征和惯例之一。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会计原则,稳健性在实务中的应用应不断加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并以200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越稳健。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稳健性 股权制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红星
文章试图揭示伴随资本市场制度变迁以及投资者保护力度的加大,一种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稳健性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在2007年之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及投资者法律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相应呈现出阶段递增的特征;但是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施行,自2007年开始会计稳健性不再显著,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大可能对会计稳健性起到了消极作用。因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在修订会计准则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合龙 李海菲 张卫国
本文基于20102016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当持股比例较高且会计稳健性水平较高时,这种正向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同时,整体而言,机构投资者通过提升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可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当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较高且持股比例较高时,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会计稳健性水平,可显著地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博
笔者构建了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就投资者情绪对风险资产定价有系统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股票均衡价格可以分解成理性部分和情绪部分,投资者情绪导致价格偏离内在价值并导致高的波动率和价格泡沫。基于信息的动态情绪资产定价模型和连续时间情绪资产定价模型,对以模糊数学为基础构建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进芳
投资者情绪是行为金融研究的热点,对资产价格具有系统性影响。本文总结了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研究相关文献,从投资者情绪的定义、投资者情绪测度研究、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影响和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理论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文献述评,指出从投资者情绪角度进行资产定价分析能够解释更多的金融异象。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资产定价 金融异象 行为金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勋勇 张壬癸
为了研究易变的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动态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表明在均衡时投资者情绪影响单个情绪投资者的认知价格,而且时变投资者情绪导致了多样的价格变化形式。在多个交易者情况下,投资者情绪影响投资者下期的财富比例,而且股票价格是所有情绪投资者的认知价格的财富比例加权平均值。最后,模型从投资者情绪对财富波动的影响机理出发,阐述了收益长期反转现象,即对价格过度波动异象和收益长期反转之谜给出了部分解释。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时变情绪 资产定价模型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假设在投资者实践当中难以有效运用,存在很多资产定价模型所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一直是解释金融市场异象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去研究资产定价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异质情绪的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加强投资者情绪理论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相结合,与非线性资产定价研究模式相结合,考虑政策、文化因素的资产定价研究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