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5)
2023(11334)
2022(10070)
2021(9482)
2020(8049)
2019(18798)
2018(18603)
2017(35925)
2016(19394)
2015(21765)
2014(21704)
2013(21604)
2012(19515)
2011(17443)
2010(17463)
2009(15869)
2008(15749)
2007(13454)
2006(11697)
2005(10210)
作者
(55515)
(45967)
(45416)
(43616)
(29272)
(21996)
(20842)
(18255)
(17601)
(16454)
(15880)
(15294)
(14513)
(14468)
(14151)
(13959)
(13710)
(13652)
(13094)
(12983)
(11586)
(11245)
(11103)
(10492)
(10243)
(10221)
(10158)
(10006)
(9134)
(9078)
学科
(78756)
经济(78678)
管理(55902)
(51128)
(43640)
企业(43640)
方法(36398)
数学(31274)
数学方法(30785)
(20433)
中国(18963)
(18921)
地方(18856)
(18656)
业经(16211)
(14167)
财务(14098)
财务管理(14070)
理论(13527)
企业财务(13184)
(12695)
农业(12603)
(12379)
贸易(12369)
(12114)
环境(12102)
(11922)
技术(11353)
地方经济(10752)
教育(10592)
机构
大学(270558)
学院(268822)
管理(109325)
(101870)
经济(99491)
理学(95199)
理学院(94125)
管理学(92319)
管理学院(91837)
研究(88194)
中国(65341)
(58353)
科学(56781)
(48980)
(44795)
(40955)
研究所(40445)
业大(40337)
中心(39720)
(39058)
财经(38664)
北京(36932)
(36157)
师范(35868)
(34928)
(32679)
农业(31956)
(31955)
师范大学(29111)
经济学(29084)
基金
项目(187963)
科学(147550)
研究(137208)
基金(135887)
(118425)
国家(117461)
科学基金(101086)
社会(84628)
社会科(80193)
社会科学(80170)
(73492)
基金项目(72622)
自然(67005)
自然科(65429)
自然科学(65416)
自然科学基金(64176)
教育(62640)
(62073)
编号(56547)
资助(56271)
成果(45746)
重点(41970)
(40889)
(39727)
课题(38636)
(38577)
科研(36237)
创新(35929)
项目编号(35087)
大学(34876)
期刊
(109101)
经济(109101)
研究(78881)
中国(50537)
学报(43062)
(39666)
科学(39540)
管理(39034)
(36004)
大学(32255)
教育(31157)
学学(30067)
农业(25482)
技术(23578)
(19278)
金融(19278)
财经(17937)
业经(17416)
经济研究(17041)
图书(15803)
会计(15685)
(15079)
问题(13969)
理论(13666)
科技(13428)
技术经济(13292)
(13030)
(12931)
财会(12832)
实践(12813)
共检索到390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苏锡嘉  彼得·西科德  
(一) 广而言之,会计研究就是以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寻求解决某一会计问题的答案。会计研究包括实务性研究和学术性研究两大类别。实务性研究属应用性研究,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譬如,研究某一会计主体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将对税前、税后净收益及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就是一项实务性研究。学术性研究对会计实务只有间接的影响,它代表着人们在会计学领域里所积累的认识。与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汤世国  
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在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管理部门引起了极大的注意和反响。在西方国家,这些“革命”的说法是以“创新理论”为其重要理论基础的。实际上,技术创新被认为是技术革命的最基本的形式。几项重大的基础性技术创新组合在一起,就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从而形成一次新的产业革命,推动经济从其发展周期的“波谷”走向“波峰”。由于技术创新的这种重要作用,技术创新问题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和科技管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技术创新研究越来越成为经济学与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风笑天  
针对大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现实,本文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了婚姻家庭问题对于青年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并将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特定的“重大事件”来探讨其对农村青年的婚姻家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农村外出打工青年婚姻家庭现象的若干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领导学大师Bennis有句名言:"没有伟大的追随者就没有伟大的领导者"。毫无疑问,追随者和领导者,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形影不离。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领导力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对追随力的研究却关注不多。在这样背景下,本期专题组织了"追随力研究"的一组文章,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既有理论述评,也有实证研究,全方位展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实属难得。事实上,领导力和追随力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荣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世界经济中广泛存在 ,然而当前理论界缺乏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本文从文化和经济学两个角度解释了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 ,并认为这种组织形式是效率中性的。最后部分 ,联系我国实际 ,提出现阶段关于家族企业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四个领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闫慧  
梳理和阐述社群信息学(CI)的内涵、研究领域和问题、研究方法、学科基础等。CI强调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探索社群信息和知识形成与共享规律,关注信息通讯技术(ICT)与社群的互动和平衡,利用ICT实现公民权利,可以完善中国情报学体系,促进情报学在缩小数字鸿沟和建设信息社会中发挥作用。最后提供实践案例并预测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凌  韩悦  
本文在对越南经济特别是越南银行业发展现状详细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越南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资本进入情况;并就我国投资越南银行业的可行性及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本文认为,越南商业银行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一个值得关注和发掘的领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福泉  王振岫  
本文介绍了实证会计的渊源和现状、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原理、基本方法论、贡献与局限性等方面的问题,最终指出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相辅相成,且应该以规范会计研究的目的为归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雯雯  夏建国  
相对于美国2000年提出将技术素养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专门深入研究,我国对技术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高等技术教育更应注重加强对技术素养的研究。文章着眼于技术素养的内涵,从高等技术院校培养学生良好技术素养的特征、功能与策略性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正  马钰瑛  
一、引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述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新表述,是指企业在发现并纠正前期已经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并没有相应制度直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述,仅有与此间接相关的制度,例如,2022年1月21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学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病"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已有的研究凤毛麟角。通过对目前关于"农村病"研究的概念、表现、原因、对策以及"农村病"与"城市病"关系的梳理和综合分析、评价,本文提出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病"的后续研究应首先回答"农村病"是否具有必然性,其次要加强对"农村病"的概念和类型、表现和原因的系统化、动态化和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农村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英  胡曼军  
研究环境会计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进行环境会计研究 ,有助于遏制国外高“环境成本”产业与企业向我国的转移 ,与进行环境会计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 GDP增长模式所隐含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向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来,我国人口科学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得到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探讨;西方的人口理论和方法、手段也得到了广泛的引进、吸收和应用。人口学本身及其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研究正逐步开展。这些巨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应加充分肯定的。但是,在回顾这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看到人口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不容回避的课题,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筱苏 ,赵捷  
今年初春,约有几百万被称为“盲流”的农民涌入北京、广州、武汉、沈阳等大城市,滞留在这些城市的火车站及其它地方,造成交通堵塞,食品供应紧张,秩序混乱,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随后,经过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公安机关以及报纸舆论的宣传、疏导和动员回乡,才使这一延续2~3个月的浪潮渐渐平静下来。建国40年来,农民第一次浪潮般地冲击城市,这是一个突发的偶然现象吗?它的产生有无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否通过行政手段就能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它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年8月下旬,我们对滞留在京的500多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对工作的理想选择,移居城镇的意愿以及对承包土地的处理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简要情况及我们的对策建议介绍如下: 一、“盲流”的构成及来源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共回收495份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