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7)
- 2023(9734)
- 2022(8244)
- 2021(7781)
- 2020(6682)
- 2019(15211)
- 2018(15100)
- 2017(28588)
- 2016(15604)
- 2015(17534)
- 2014(17522)
- 2013(16705)
- 2012(14983)
- 2011(13065)
- 2010(12825)
- 2009(11545)
- 2008(11237)
- 2007(9530)
- 2006(7915)
- 2005(6793)
- 学科
- 济(55538)
- 经济(55463)
- 管理(47364)
- 业(42584)
- 企(36302)
- 企业(36302)
- 方法(27915)
- 数学(24803)
- 数学方法(24399)
- 财(19885)
- 农(15294)
- 中国(15001)
- 务(13761)
- 财务(13708)
- 财务管理(13676)
- 制(12895)
- 企业财务(12855)
- 学(12577)
- 业经(11827)
- 地方(10632)
- 理论(10249)
- 体(9995)
- 银(9826)
- 银行(9806)
- 农业(9770)
- 贸(9041)
- 贸易(9035)
- 行(9010)
- 技术(8939)
- 易(8788)
- 机构
- 学院(203357)
- 大学(202133)
- 管理(81093)
- 济(79500)
- 经济(77787)
- 理学(70129)
- 理学院(69477)
- 管理学(68173)
- 管理学院(67795)
- 研究(61600)
- 中国(48454)
- 财(42191)
- 京(41125)
- 科学(36875)
- 财经(32551)
- 农(32062)
- 江(31928)
- 中心(31342)
- 业大(30003)
- 经(29492)
- 所(29281)
- 研究所(26089)
- 范(25288)
- 农业(25053)
- 师范(24955)
- 北京(24660)
- 州(24473)
- 财经大学(24132)
- 经济学(24028)
- 院(23207)
- 基金
- 项目(141906)
- 科学(112562)
- 研究(104887)
- 基金(103670)
- 家(89935)
- 国家(89200)
- 科学基金(77982)
- 社会(66372)
- 社会科(62910)
- 社会科学(62899)
- 省(56237)
- 基金项目(54805)
- 自然(50949)
- 教育(49876)
- 自然科(49836)
- 自然科学(49821)
- 自然科学基金(48908)
- 划(47039)
- 编号(42837)
- 资助(42127)
- 成果(34400)
- 重点(31878)
- 部(31767)
- 创(30091)
- 发(29623)
- 课题(29348)
- 创新(28141)
- 科研(27899)
- 教育部(27660)
- 国家社会(27554)
共检索到298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聂顺江 胡永康
笼统地将会计目标定位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难以解释丰富多彩的会计实践 ,也不利于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只有结合会计主体的产权结构及利益关系人的利益特点。制定有差别的会计准则 ,并根据会计活动主体的状况对会计目标进行分解定位 ,才有利于提升会计的整体功能 ,并保障会计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产权结构 会计目标 定位 保证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安平
本文在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现有会计目标定位主流观点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会计目标定位问题视为一个系统(称为会计目标定位系统),探讨了会计目标定位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揭示了会计目标定位系统的演化规律及其与会计信息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会计目标定位的系统观。即业主制企业的会计目标定位是:服务管理观;合伙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计目标定位是:基础目标是服务管理观,主导目标是受托责任观;股份上市公司的会计目标定位是:基础目标的基础目标是服务管理观,基础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主导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会计的原本目标是服务管理观,而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均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由业主制企业会计,进化到合伙制及股份上市公司会计过程中,在服务管理观基础上逐渐产生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之间的关系,也只有在会计信息系统进化到股份上市公司会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且它们之间在结构上是对立与同一,功能上是基础与主导的关系等几条重要结论。
关键词:
会计目标定位 基础目标 主导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会计目标》课题组
本文在对会计目标和相关影响因素一般认识的基础上,详尽地分析了影响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几大因素,包括政治经济体制、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以及证券市场的特征等,并据以提出了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晨明
本文在总结两种会计目标观念的基础上,根据目标的基本特性具体考虑了会计目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约束会计目标的条件,并结合中国会计环境的现状,指出我国的会计目标决非是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间选其一的问题,中国的会计目标将是一个战略选择的过程,应该根据具体社会经济环境,根据会计信息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不同时期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
会计目标 战略 定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思想,从"心"部,古人谓"心之官则思"。人们在头脑中对客体(某事、某物)产生思考判断,而这种思考判断具有某种记载时即称之为思想。当下中国会计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思想。一个关于"章鱼"的故事或可概述会计思想被遮蔽、被放逐的过程:一只章鱼的体重可以达到70磅。身体如此庞大却非常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至2011的百年,实际上也是中国会计生发现代性的100年。回望会计百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凡是中国会计主体性得以彰显、得到扬弃的时期,便是原创思想领地繁华似锦、满目葱茏的时期;反之,则是会计思想鹅行鸭步、一片萧瑟的时期。我们该怎样寻找当代中国会计的创新思想坐标?我们该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顺华 沃夫冈·米勒
资本市场高度发展的美国 ,其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 ,以满足投资的需要 ;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 ,其会计目标相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处于权力中心地位 ,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会计目标必然会从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的统一。
关键词:
会计目标 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虹 刘海玲 李宽
科层制的分工,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同时,也伴生着消极的影响。分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受制于分工所带给他的好处,一方面专业技能虽娴熟但不可逾越;另一方面科层制的组织方式虽显现出条理、清晰的运转模式,却给员工带来拘囿,隐含着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文章从道本管理的视角,对科层制与员工主体性之间矛盾的表现以及如何调和矛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科层制 主体性 道本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 戴德明 刘俊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证监会所主导的"公认会计原则"偏离了历史成本会计的悠久传统,它们所推出的公允价值会计规则实质上是一种十分荒谬的金融分析规则。财务会计不应把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作为首要目标,而应当以加强管理为宗旨致力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民经济管理提供具有法律证据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学忠
文章在阐述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以及分析当前高校会计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会计目标应定位于以"受托责任"为基础,并将"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有机融合,才能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关键词:
会计环境 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 决策有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世忠
为了系统地回答管理会计从何而来、管理会计是什么、如何应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走向何方等问题,本文从管理会计的产生发展及其概念入手,分析了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包括管理会计的主体、管理会计的目标和管理会计的定位。
关键词:
管理会计主体 会计目标 会计定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和学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的构建和完善。一、活动是人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