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4)
- 2023(6127)
- 2022(5346)
- 2021(4988)
- 2020(4377)
- 2019(10664)
- 2018(10418)
- 2017(20286)
- 2016(11250)
- 2015(12997)
- 2014(13636)
- 2013(13695)
- 2012(12833)
- 2011(11611)
- 2010(11935)
- 2009(11461)
- 2008(12203)
- 2007(11021)
- 2006(9370)
- 2005(8466)
- 学科
- 济(49924)
- 经济(49873)
- 管理(33354)
- 业(32611)
- 企(27124)
- 企业(27124)
- 方法(26021)
- 数学(22328)
- 数学方法(22120)
- 财(16221)
- 农(13254)
- 学(12669)
- 中国(11631)
- 务(11323)
- 财务(11308)
- 财务管理(11277)
- 企业财务(10483)
- 业经(9612)
- 理论(9220)
- 贸(9211)
- 贸易(9209)
- 制(8947)
- 易(8899)
- 地方(8775)
- 农业(8669)
- 和(8190)
- 银(7623)
- 银行(7603)
- 融(6941)
- 金融(6939)
- 机构
- 大学(174830)
- 学院(173524)
- 济(71527)
- 经济(69932)
- 管理(65678)
- 理学(56561)
- 理学院(55924)
- 研究(55667)
- 管理学(54999)
- 管理学院(54675)
- 中国(43050)
- 财(37269)
- 京(36519)
- 科学(34345)
- 农(29716)
- 所(29488)
- 财经(28801)
- 江(26717)
- 研究所(26273)
- 中心(26072)
- 经(25777)
- 业大(25652)
- 农业(23627)
- 北京(22945)
- 经济学(22648)
- 范(22329)
- 师范(22123)
- 财经大学(20981)
- 州(20929)
- 经济学院(20557)
- 基金
- 项目(107712)
- 科学(83541)
- 研究(78849)
- 基金(77325)
- 家(66737)
- 国家(66172)
- 科学基金(55953)
- 社会(48956)
- 社会科(46250)
- 社会科学(46232)
- 省(42105)
- 基金项目(41033)
- 教育(37161)
- 自然(35875)
- 划(35465)
- 自然科(34989)
- 自然科学(34975)
- 自然科学基金(34373)
- 编号(33353)
- 资助(32155)
- 成果(28320)
- 部(24806)
- 重点(24564)
- 发(22960)
- 课题(22513)
- 创(21819)
- 教育部(21145)
- 科研(21098)
- 性(20974)
- 大学(20674)
共检索到25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琼 丁胜红
本文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阐述变迁理论背景以及在不同市场主体中会计目标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揭示市场不断地发育成熟作为变迁的原动力。认为会计目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而导致会计目标变迁的规律。
关键词:
会计实务理论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翁怀达 张廷新 何倩
近年来,资本市场诚信缺失问题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功能被严重忽视,诸多社会功能的缺位,已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良序发展,志在为完善资本市场提供信息的会计目标应随之作出调整。文章从环境变迁角度分析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历史演进,提出两种观点各自的存在基础和功能,最后提出在现行市场环境下会计目标应包含权益保护观。
关键词: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权益保护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本文从制度层面对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着重从我国的制度背景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强化的原因,西方国家会计稳健性提高的主要因素很难为其提供解释。以盈余为基础的监管和评价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强化的外在制度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作为一种财务报告机制可以改善公司的盈余质量,并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会计制度 变迁盈余稳健性 理论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殷红
政府会计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着具有不同预期成本收益的利益主体;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由于预期的成本和收益不同,改革中既存在"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的正向作用力,也可能存在来自"竞争利益团体"的负向作用力,不同作用力的合力形成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它决定着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方向与结果。在不同的改革策略(方案)下,各利益主体的预期成本收益将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在政府会计改革动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改革策略"变量,并构建"政府会计改革动力"与"改革策略"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这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改革 动力机制 改革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朝阳 宋英慧
交易费用的本质是知识不完备的代价,知识不完备的现实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便是保证交易顺利进行、防止租值消散、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会计准则变迁是朝着租值与交易费用之间的"楔"最大化走。当会计准则制度安排诱发的交易量超过成本无差别点时,诱致性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更有利;反之,强制性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更有利。一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安排是内嵌在一国制度结构中的,会计准则必须与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相协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开始关注其细节的变迁问题,并从制度的核心概念入手,设计出由制度领域向行为领域转化的框架结构。研究管理会计的变迁可以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具(如成本企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变迁 路径 规则 成本企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兵 陈惠珍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高度肯定了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维护国家经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本文拟对2003年至2009年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排名变迁进行初步分析,以进一步评价行业的发展状况。因为自2003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榜单以来,事务所排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财政部积极推动行业做大做强,会计师事务所竞相合并,排名次序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排名的位次不仅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而且也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增加业务...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事务所规模 行业统计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栾甫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种结构性的变迁。从制度变迁的一般特征到成本特征,体现了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成本约束机制形成的内在规律。借助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为会计制度变迁提供合理的对策和优化的路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成本约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乔旭东 李忠林 李婉丽
会计披露起源于复式簿记 ,在其漫长的发展变迁中曾先后经历以账簿披露为主体、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以及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等发展阶段。引致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对于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关键词:
会计披露 历史变迁 需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宁 张蕊
会计准则变迁是一种动态演化博弈,强调的是一种动态均衡。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实际就是利益各方实现动态均衡的过程。潜规则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制度转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潜规则对会计准则演化博弈的影响,认为初始条件和当前状态对会计准则的产生和演化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康萍
新会计准则不是对原会计准则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和构建。本文探讨了新会计准则所体现的理念转变,分别从准则设计、信息列报、以及基于新准则的报表阅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准则学习者以及新会计准则的信息使用者领会新准则提供帮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纪萍 孙立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佟贺
会计准则变迁与管理行为交替进行、互相推动。文章在对会计准则与主要理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从资产负债观、原则导向、公允价值等重要理念和股份支付、资本化范围界定具体准则变迁研究分析对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应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用"脑"定准则的同时,重点用"眼"盯着企业管理行为的变化,为会计准则的继续变迁找准着力点。
关键词:
会计准则变迁 理念变化 管理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圣民
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哈耶克的道德进化论,都研究道德和伦理。两者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概念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基本假设的“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意识性和自发秩序,意识形态的作用权重,不同的基本方法论等。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借鉴,两者相似之处有:理论出发点上均重视“文化”和“学习”的作用,基本假设上对“有限理性”的认识趋同,具体方法论上都注意博弈论的运用,哲学基础均是自由主义的世界观,一致认为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系统稳定与变迁的重要因素,得出了正式制度变迁应在意识形态框架内进行的结论。本文认为两者有综合的可能,并对制度变迁视角下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意识形态理论 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