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5)
- 2023(12355)
- 2022(10582)
- 2021(9566)
- 2020(8355)
- 2019(19315)
- 2018(19090)
- 2017(36339)
- 2016(19956)
- 2015(22869)
- 2014(23067)
- 2013(23139)
- 2012(21972)
- 2011(20015)
- 2010(20678)
- 2009(19546)
- 2008(19952)
- 2007(18265)
- 2006(16179)
- 2005(14974)
- 学科
- 济(99183)
- 经济(99061)
- 管理(63283)
- 业(56093)
- 企(46908)
- 企业(46908)
- 方法(37501)
- 数学(32627)
- 数学方法(32328)
- 财(27546)
- 制(23005)
- 中国(22532)
- 农(22141)
- 地方(21662)
- 学(20979)
- 业经(19805)
- 务(17365)
- 财务(17332)
- 财务管理(17278)
- 银(16906)
- 银行(16864)
- 企业财务(16245)
- 体(16154)
- 融(16115)
- 金融(16110)
- 行(15882)
- 贸(14924)
- 贸易(14916)
- 农业(14501)
- 易(14396)
- 机构
- 大学(302348)
- 学院(301174)
- 济(132229)
- 经济(129425)
- 管理(110326)
- 研究(106239)
- 理学(93311)
- 理学院(92223)
- 管理学(90711)
- 管理学院(90140)
- 中国(82652)
- 财(67274)
- 京(63606)
- 科学(63012)
- 所(56111)
- 财经(51325)
- 农(51108)
- 研究所(49951)
- 江(48503)
- 中心(48122)
- 经(46042)
- 业大(42714)
- 经济学(41989)
- 北京(40268)
- 农业(40132)
- 范(37812)
- 经济学院(37544)
- 财经大学(37508)
- 师范(37431)
- 院(37327)
- 基金
- 项目(187839)
- 科学(146655)
- 研究(136645)
- 基金(136138)
- 家(118793)
- 国家(117847)
- 科学基金(99468)
- 社会(87690)
- 社会科(83033)
- 社会科学(83007)
- 省(72782)
- 基金项目(71805)
- 自然(62847)
- 教育(62536)
- 划(61430)
- 自然科(61339)
- 自然科学(61309)
- 自然科学基金(60256)
- 资助(55987)
- 编号(54635)
- 成果(46645)
- 重点(43205)
- 部(42708)
- 发(40876)
- 课题(38645)
- 创(38323)
- 制(37837)
- 国家社会(36532)
- 教育部(36413)
- 创新(36140)
- 期刊
- 济(156385)
- 经济(156385)
- 研究(94696)
- 中国(62353)
- 财(58229)
- 学报(47657)
- 农(46740)
- 科学(42837)
- 管理(41103)
- 大学(35808)
- 学学(34073)
- 融(31533)
- 金融(31533)
- 农业(30719)
- 财经(27081)
- 教育(26943)
- 技术(25348)
- 经济研究(25169)
- 经(23234)
- 业经(21924)
- 问题(20267)
- 会计(18038)
- 技术经济(16405)
- 业(16234)
- 贸(15998)
- 财会(15921)
- 版(15371)
- 统计(14432)
- 理论(14416)
- 世界(14408)
共检索到471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冬芳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会计监管中存在的诸如会计监管法制建设落后,会计市场准入制度混乱,会计监管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使会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成为影响会计行业发展的瓶颈。要根治我国会计信息失灵现象,解决我国会计监管缺位和失效问题,必须构建融合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会计监管框架,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外部监管实施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会计监管体系。
关键词:
会计监管 经济学分析 实施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明
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与证监部门的市场监管之间构成一个动态博弈与均衡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业绩操纵行为在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原因、危害 ,提出抑制业绩操纵行为、提高市场监管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业绩操纵 市场监管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涛
独立审计制度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造假大案的相继曝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违规事件也浮出水面,学术界从各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就我国现行独立审计制度中实施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有效实施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独立审计制度 实施机制 重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毅
银行业由于负债经营的特点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显得十分必要。在银行监管理论中,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便是谨慎监管论。谨慎监管论的经济学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作为银行服务消费者的储户个人进行保护,以防范银行倒闭带来的风险;二是对银行体系从整体上予以保护,以防范“传染性”危机带来的风险。为防范银行危机,应消除信息不对称,构建减少银行危机危害的保护制度,政府要为民众构建一个银行负债公共安全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佑民 万方 于广云
在高校实行人事代理制度是高校人事管理的创新,对于激活用人机制、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人事代理的内涵,剖析了高校产生人事代理制度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用制度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实施人事代理制度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人事代理 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艳军 李崇光
本文以我国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种子市场实施价格管制为出发点,用经济学价格管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种子市场的特征、种子价格上涨或经销环节利润率过高的原因、实施价格管制的可行性及价格管制目标能否实现等问题。本文认为,价格管制对我国种子市场只具有部分适应性,种子市场价格过高或不合理现象并不都适合通过价格管制来治理。要从根本上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证种业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相关政策的配套改革和种子市场的全面规范与建设。
关键词:
种子市场 价格管制 可行性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珠明 陈建梁
本文对金融机构资本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预先承诺制的有约束最小化预先承诺制模型 ( A)评价后 ,给出其修正式 ( B) ,研究了最优资本金的配置 ,不同类型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资本量之间的关系。构造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 PCA模型 ( C)。回答了监管者实施 PCA时的三个问题 :罚谁 ?什么时候罚 ?罚多少 ?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昭 李安渝
考虑到市场监管措施包含惩罚与激励两个层面,笔者从演化博弈视角考察了医疗器械监管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进而探讨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监管边界。研究发现:(1)如果市场监管策略只侧重于惩罚或激励机制中的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作用,可能导致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监管博弈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陷入"监管困境";(2)市场监管的理想边界应当是设计足以覆盖企业违规收益的"重奖轻罚"或"轻奖重罚"策略,而非"轻奖轻罚"或"重奖重罚"策略,如此方能为企业在合规经营下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双赢";(3)违规收益的负面冲击和高质量发展的诱导效应都是影响监管博弈的重要因素,设计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时不应忽略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二 张晋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面对各种互联网金融业态争相涌现,政府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但在2014年"两会"后则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指出如果放任互联网巨头开展互联网金融,可能会导致互联网超额利润和金融超额利润的叠加,从而引起新的社会不公。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鼓励有序竞争,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久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导致日本金融监管的失败给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日本的金融监管为什么在金融自由化的冲击下遭到了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吗?我国的金融体制和监管制度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否一定会遭到同样的失败?是否一定要和日本一样,“亡羊补牢”、积重再返?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尝试性的解释。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日本 金融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赵少钦
2010年7月美国发布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是新世纪美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重要的金融改革法律,是美国反思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美国金融监管政策导向从危机前的"自由主义"转向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但新法案透露出的改革趋势并非是对混业经营模式和金融创新的否定和扬弃,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套更为完善和审慎的风险管理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危机反思 经济学分析 政策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民国时期存在两种金融监管制度,即1927年前的市场化监管制度和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化监管制度。新比较经济学给出的分析框架可以考察民国时期金融监管的演进:民国金融业的初始状态处在制度可能性曲线的独立执法状态,随着北京政府对金融业逐渐失控,金融业进入私人侵占的私立秩序状态,导致了金融业的混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逐步确立政府统制的行政化监管制度,此种制度因降低了市场化监管制度下私人侵占而导致的高额损失,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抗战以后,国民政府对金融业实施严厉管制,金融业进入国家专制状态,因政府专制引致的社会损失不断增大,以致金融监管完全失灵,金融经济因之全盘崩溃。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金融监管 新比较经济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莺 史晋川
本文基于信息披露外部性的模型,分析了对企业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的经济缘由,指出监管的主要收益在于促使单个企业将其信息披露的社会价值内部化。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对企业信息披露进行监管以改善社会福利的空间,但问题是针对所有企业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并不一定有效、对各个企业制定不同的标准虽然有效却不切实际,而分行业的监管能克服以上两种监管方法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整体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